返回

第七十章 授職

首頁
    君仁厚博愛、善納雅言,隻要身邊都是賢臣輔佐,則其當不在齊桓之下也。

     故楊清也願意給他做個好玩的物件讓他放松放松,畢竟自己對其在玩樂方面有一定的影響力總比奸佞小人帶壞皇帝要好得多。

     “那還請陛下容臣一段時間,待臣三思之後,當為陛下做一機巧物件以張陛下之聖明。

    ” 劉禅原本以為楊清身為諸葛亮看重的人才,當是一闆正經的人物,哪知此人如此上道,這下對楊清大為看重,笑道:“如此,朕就靜候楊卿的好消息了。

    ” 與小胖子劉禅約定好之後,楊清回到丞相府準備辦理好交接事宜,一回自家吏舍,就見蔣琬、馬谡、張裔、廖化、李邵、馬忠等人早已等候多時,待楊清一回來,當即上前祝賀。

     楊清這幾個月在丞相府一向與人和善相處,從未起過争執,在衆官眼中其人雖才幹出衆但從不恃才傲物,對一幹前輩都是敬重有加,因此楊清在丞相府的人緣還是很好的。

     如今他要外放為官,衆人也覺得頗為不舍,盡皆來此恭賀道别。

     馬谡笑道:“某本與君志趣相投,今君遠赴邊郡,不知何時才能再與君暢談一番,隻願明之到越嶲郡後能報國安民、有所作為,不負朝廷之望也。

    ” 馬谡真是有些悲傷,他認為楊清一走,整個丞相府一衆屬吏中再沒有能和自己說得上兵事的人了。

     他自然說的是情真意切,隻不過楊清還覺得他的笑容中帶有些許扭捏之色,至于為何楊清隐隐有些猜到原因。

     楊清曾看遍越嶲郡的檔案,馬谡曾被先帝任命為越巂太守,但因建安二十三年夷王高定作亂,緻使他未能前去上任。

     此事雖情有可原,但之後叛亂被平定之後,馬谡依然借故滞留于成都,最後始終未去越嶲郡上任,這其中恐怕有他畏懼艱難、耽于安樂的緣故。

     楊清因此揣度,馬谡之所以被先帝認定為不可委以重任,并非其人才能不夠的緣故,恐怕最令先帝失望的是,他因始終未去越嶲郡上任體現出來缺乏敢于擔當的一面,這才緻使先帝對這位曾經寄予厚望的青年俊傑大失所望。

     這一點馬谡在曆史上街亭之戰的表現展現的淋漓盡緻,他作為一個新人打不過張郃這等成名已久的老将其實是可以原諒的,但他不應該抛棄部衆潛逃回漢中,這種缺乏擔當的表現恐怕才是擊潰諸葛亮的最後一根稻草。

     不過此時楊清也好多說什麼,隻得日後再想辦法改變馬谡的人生吧,尤其注意其人在北伐中的動作,這是他最為擔憂的。

     “多謝幼常兄的叮囑,清定當努力。

    ” 馬谡說完後,蔣琬一幹人等也向楊清說了些鼓勵祝賀的話語,楊清都一一謝過。

     “馬将軍,還有勞你多多幫忙了。

    ”楊清還要從馬忠麾下挑選護衛,當然要對其表示謝意。

     馬忠自是曉得楊清的意思,拍着胸脯道:“楊主簿放心,不說丞相已知會過在下,隻要主簿開口,某當鼎力相助。

    ” “如此,就有勞了。

    ” 衆人散去,楊清喚來自己屬吏之首杜均,對其交待道:“文平,某走之後,這些文冊務必要交于下任主簿。

    ” 楊清不是沒向杜均暗示過,但其人乃是成都本地人士,不願離家太遠,又想在相府長久發展,故而楊清也不強求,念及其人忠厚勤勉,還是特意向李邵美言了幾句。

     杜均道:“主簿放心,均定當守好我們總錄一曹的門面。

    要是有機會,在下仍願在主簿麾下做事。

    ”杜均也知拒絕了楊清的邀請有些不好,當即找補了一二。

     楊清自是理解他的難處,微笑道:“如此,本官就放心了。

    ”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