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都江堰,因此時季漢朝廷在當地設置了都安縣,所以如今的百姓多稱呼它為都安堰,又喚作金堤。
此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邊的岷江上,去成都百裡左右,為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鼈靈修建的基礎工程上大修起來的,其主要包括寶瓶口進水口、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三部分。
憑借此堰防洪灌溉之力,岷江水患得以治理,成都平原由此變為千裡沃土,從而使蜀中有了天府之國的美稱。
都安縣,乃是分綿虒縣南部所置,隸屬汶山郡,縣内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丘陵多、平壩少。
此刻官道上,一輛馬車正在前行,周圍跟着數十騎兵護衛。
馬車旁楊清和一青年男子正在交談,兩人皆騎着馬并排而行。
這青年男子正是諸葛亮之子諸葛喬,今年二十歲,原字仲慎,過繼過來以後自然成了諸葛亮這一房的嫡長子,因此諸葛亮将他表字改成伯松。
一路相談,楊清覺得其人寬和有禮、穩重質樸,難怪東吳的人都說他的才能不及其兄,也就是那位著名神通諸葛恪,但在本身的個性上勝之。
至于諸葛喬為何和楊清在去都安縣的官道上,那不得不從今早說起。
今日一大早,楊清就帶着門下督馬忠調來保護他的十幾名騎兵前往都安縣,誰知一出江橋門就看見黃月英、諸葛喬、諸葛果三人在不遠處,他上去見禮後,才得知這母子三人從諸葛亮那兒得知今日他要去看看都安堰,就特意在此等候欲與他同去。
這又多了許多人,還有女眷,楊清很是頭痛,他本想一個人快去快回的,可這畢竟是諸葛夫人,無奈隻得答應。
黃月英昨日聽得楊清要去探察都安堰,好奇心一起也想去瞧瞧,自從入蜀後她還未曾去過這名滿天下的水利工程呢。
當然她本來是個好動的性子,這些時日在城中呆着無聊,正好出去轉轉。
将想法給兒女一說,諸葛果自無不可,諸葛喬也是贊同,他早就想認識認識這位楊明之了。
“明之,不知還有多久才能到達?”馬車中傳來黃月英的詢問。
楊清也不曾去過,哪裡知曉,隻好轉過頭看看了身後的沈達,這個三十多歲的漢子是馬忠派來的十四名騎兵的領頭之人,不僅身手不錯而且他還去過都安堰,看來是馬忠精挑細選過的,這個人情楊清自是記下了。
“回主簿,約莫還有個把時辰。
”
他們一早出發,現在已過了未時,大概走了有四個時辰,還好一行人不是坐車就是騎馬的,中途隻歇了一次。
“那就抓緊趕路吧,争取天黑前進入都安縣。
”黃月英估算了時間,當即命衆人加速前進。
衆人進得都安縣城後不久天色就黑了下來,在縣令嚴弘的安排下進入了驿館歇息,行路勞累,謝絕了嚴縣令的宴請,大家早早安歇了,一夜無話。
第二日上午,在嚴弘的陪同下,楊清一行人終于來到大堰邊,登上岷江右岸的山坡,來到紀念蜀王的望帝祠,遠眺大堰即見江心處的魚嘴分水堤将岷江一分為二。
據嚴弘說,西邊叫外江,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而東邊的叫内江,主要用于人工引水灌溉。
這嚴弘也是個博學之人,一路上将都安縣的人文掌故、風土人情娓娓道來,來到都安堰後,此人又将大堰分水、引水的作用一一道出,衆人随着他的講解倒也将都安堰的來曆和作用弄了個清楚。
正當衆人繼續觀看大堰時,一名小吏突然跑着上山來到嚴弘身旁對其低聲附語一番,嚴弘聽完禀報一臉嚴肅地來到楊清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