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狀。
了解自身還在江州後,他準備好好地遊覽一千多年前的巴蜀大地,順道看看自己能不能做一番事業。
沿着山路先是來到臨近的村子向一家境較為殷實的人家借了一身衣服換上,雖然借的時候主人并不在家,不過借就是借,穿越者的事兒能叫拿嗎?記住了這戶人家的方位後,楊清向着江州城走去。
他知道離自己最近的蜀漢重臣正是那位坐鎮永安的李嚴,此公也是劉備永安托孤的對象之一,在蜀漢朝堂上僅次于諸葛亮。
楊清也算江州人氏,按理說去投效這位離得近、地位高的大佬也是機會大大的,可是知道些曆史的楊清可不想與這位腹有鱗甲的李都護打交道,畢竟于情于理自己投效的第一人選還是那位名垂宇宙的諸葛武侯。
因此在江州混迹了兩個多月後,楊清還是跟随着一隊布匹商人前往成都。
憑借後世的知識,在江州的日子楊清雖然因為頭發、語言不符合三國時期的原因出過幾次醜,混得不怎樣,不過倒是也沒挨過餓。
為了不惹人懷疑,這段時間他謹小慎微給自己經營了個流民加孤兒的人設,并對三國時的語言文字、社交禮儀、風土人情等等有了個初步的熟悉和了解。
待頭發長了起來,挽出發髻用塊方巾裹着後,充作那位李姓布商的賬房幫閑離開了江州。
一路無話,楊清謝絕了李姓商人的挽留,在離成都城一百裡的官道上離了隊,中途離隊他自是有自己的一番計較的,畢竟自己即将正式開啟踏入朝堂之旅,為了快速地進入官場,入了那位的法眼,原先的人設就顯得很無力了,自己得用個更能引人矚目的人設才能趕上那些重要的大事件。
不然老天讓自己回到了三國,什麼大事都沒參與,那不是白穿越一遭嗎?
收回了思緒,楊清準備起身入城,就在這時兩名青壯漢子扶着一老者快速地向村西走去,皆都神色慌張,老者顯有怒狀。
正聽得那老者對兩人說道:“怎會發生如此之事,派人去禀告官府沒有?”左邊的漢子急忙答道:“尚未前去,這不是先來禀報您老決斷嗎?”老者怒道:“糊塗,爾等就不能抽一人先去報官嗎,不知道咱們村的重要之處嗎?”見老者大怒,回話的漢子擦了擦臉上的汗:“侄孫糊塗,我這就去,小二你扶着叔公。
”
楊清看着幾人的背影想道:“這老者看起來像是裡正、村老一般的人物,需要報官,村中定是發生了大事,要不要去看一看,貌似還順路,算了還是不要理會,入城要緊。
”正在他思索之際,遠處又跑來一群村民,有老有少,扛着鋤頭。
他定睛一看,不久前給他水喝的老丈也在人群中,急忙上前攔住問道:“老丈,敢問發生何事,怎麼衆人皆往一個地方跑去?”
“是你啊,前面陳三家的剛剛上吊死了,我等正前往理會喃。
”老頭見人攔住去路,本要發火,見是先前禮數周全讨水喝的後生這才平息怒氣答道。
、
“原來如此,難怪大家如此急切。
”“老丈,小子扶您老過去吧,雖然我隻是個過路之人,但受老丈碗水之恩,怎能不報答衆鄉親呢。
”楊清正言道。
“額,這,好人啊,那就有勞郎君了”老者頗為感動,這後生是個懂禮數之人,不過這一停下來還真是有些疲累喲。
楊清雖然不是急公好義之人,但是見有人死了去察看幫襯一二還是能做到的,另外滿足下好奇之心也是應有之義,上吊自殺這種事可還未遇到過,國人天性自己也是有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