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章

首頁
    “上策,輕徭薄賦,縮減官員俸祿……” “中策,鼓勵底層百姓從商……” “下策,改革二十等軍功爵,開源節流,對外征戰……” 李斯負手而立,聲音抑揚頓挫極富節奏感,有條不紊說出對策。

     經過一天一夜的整理,李斯的上中下三策更加詳細,還貼心地列出可能遇到的阻力。

     等李斯全部說完,已經是一個時辰後。

     “以上三策,可解決商君之法的弊端,是真正的強國之法。

    ” “諸位若有疑問,李斯可作出解答。

    ” 李斯說完結詞,目光掃過一衆大臣。

     有人立馬想起身提問,被身邊的同伴拉住,同伴輕輕搖頭。

     鹹陽宮内陷入詭異的死寂。

     看到這種場面,嬴政微微眯起的雙眸平靜似水,淡淡道: “滿朝諸卿,為何一言不發?” 話說完,還是沒人說話。

     “李信,”嬴政輕敲長案,“你來說說。

    ” 一個年輕将領愣了一下,沒想到自己會被喊到。

     年輕将領便是李信。

     如今年紀剛過三十歲,屬于秦國将領中的少壯派。

     李信有點蒙,要是談打仗,他能聊幾天幾夜不帶重樣。

     談治國,專業不對口啊! “臣乃武将,不善言辭。

    ”李信抱拳推脫。

     嬴政卻露出笑容:“無妨,你随便說。

    ” 李信無可奈何,隻能搜腸刮肚思考該說什麼。

     半晌。

     李信總算憋出一句話:“臣覺得下策不好。

    ” 嬴政贊許地點頭:“不錯,繼續。

    ” 得到嬴政鼓勵,李信多了一點信心,繼續往下說: “打仗哪有那麼簡單,就拿匈奴人來說,咱們死了多少兄弟,才把他們攔在長城外。

    ” “怎麼到了丞相這裡,打仗和喝水一樣,要是打敗了,不僅沒錢賞賜士兵,還要往裡面賠錢。

    ” “臣就想到這些,胡言亂語,希望陛下不要怪我。

    ” “說得好,”嬴政微微一笑,對史官吩咐,“把李信的話記下來。

    ” 史官手持一頁竹簡,筆走龍蛇。

     “始皇帝三十五年,丞相李斯奏請上中下三策,信曰:戰争不易。

    ” 寫完後,史官放好竹簡,又取出一頁空白竹簡,興緻勃勃等待下一位發言人。

     一般人上朝,都會随身攜帶刀和筆。

     史官隻帶筆,不帶刀。

     李斯突然有種不祥的預感。

     這些史官都不要命,記下來的東西絕不會更改。

     要是說錯話,估計會遺臭萬年。

     相反,說得好會青史留名。

     就在李斯感到不安時,其他大臣瞬間來勁了。

     “陛下,臣有話要說。

    ” 一名大臣激動地老臉通紅,迫不及待站出來大喊: “臣反對中策,商業是賤業,商人重利輕義,鼓勵百姓經商,誰去種地,沒人種地哪有糧食。

    ” 史官側耳傾聽,快速在竹簡上落筆。

     見此,說話的大臣眉開眼笑。

     緊接着,不斷有人跳出來,指出李斯三策的不足。

     “放開老夫!” “老夫願以死明志,懇求陛下三思。

    ” 突然,殿内有人大喊,一個上了年紀的大臣往柱子上撞去。

     “羅老師,别這樣。

    ” 衆人眼疾手快,抱着他阻止他撞柱子。

     “别攔我。

    ” 羅姓老臣一邊喊一邊哭。

     嘔吼!有人死谏! 史官臉上露出興奮之色,記錄下這一幕。

     李斯心中毫無波瀾,甚至有點想笑。

     一大把年紀了,年輕時沒有作為,隻能靠這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