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那位年輕女廚師有些花容失色的樣子,邊沐連忙解釋了幾句。
“咳!到底還是鬧誤會了不是!不是說你那位室友得了什麼輕度精神分裂症,心理層面,她沒什麼問題,最多也就在生活意識方面略微出現了一些小偏差,剛才之所以詢問你的學曆,為的是确保你不至于聽岔喽!呵呵……之前,你相信中醫脈診之類的診斷手段嗎?”邊沐笑着問道。
“說實話……之前是不大信的,有些病……吃中藥療效可能體現得比較緩慢吧!”年輕女廚師笑着回應道。
“是嗎?呵呵……從某個角度觀照的話,切脈其實體察的是患者對于大自然、自身所處生活處境的一種變頻式反應,這一點,跟高品質的空調的運作原理倒有幾分相似,通俗地講,我們給患者把脈的時候,往往會揣摩患者原先、現在、将來可能長期身處什麼樣的生活頻道、頻率如何,是否具備自如變頻的自我調節功能,你平時聽收音機嗎?”臨了,邊沐笑着問了問。
“從不!有時候乘坐我師兄的車子出去采購,他愛聽,不過……好象全是當地路況信息彙總什麼的,反正我在車上從來沒聽過音樂頻道什麼的,播音台怕是已經被淘汰得差不多了吧?”年輕女廚師笑着說道。
“那倒未必!每個人在街面上讨生活,都會不自覺地挑選适合自己的人生頻道,有的人調試得挺合适的,大概率會幸福一生;有的人活得粗粗拉拉的,撞到哪個人生頻道算哪個,很少主動去改變、調整一下,每個頻道自有其特有的運作頻率,要是踏錯了節奏,頻率沒調節好,大概率,人就會得各種各樣的疾病,或輕或重,或可治或無可救藥。
”葉護士在那兒可勁地篩選病人,可得一陣子呢,邊沐也就不怎麼着急了,坐那兒耐心地解釋了一番。
“無可救藥?!這麼嚴重?”年輕女廚師表情嚴肅地回應道。
“别誤會!不是說你室友,有人執迷不悟,或者生活處境過于惡劣,最終難免會演化到難以救治的地步,沒辦法,物競天擇,優勝劣汰!頻率低點的,生活節奏相對就比較緩慢,大多數人一般都能漸漸适應,隻要匹配就好,你那位室友自身的生活頻率其實調得蠻高的,她所處的工作環境的自身頻率還要再高上一籌或者更多,兩下不大匹配,她就有些不大适應了,加之她父親去逝也沒多久,她一直也沒能從舊有的家庭生活頻道走出來,一個本應正常的人,長期處在高頻變化的生活環境下,能落下個好?!”說到這兒,邊沐端起自己的保溫杯喝了兩口早茶。
“哦……聽邊大夫這意思,所謂的新我,是不是指那新頻道,而且……僅僅把自個兒調頻到正确,不!适合自己的頻道還不夠,關鍵還得将後續生活頻率調節得合合适适的,那什麼病的大概率也就好一半了,是這意思嗎?”年輕女廚師腦子轉得相當快,依照邊沐已經鋪墊好的邏輯重新編輯了幾句。
“沒錯!理論上講吧……你那位室友若想徹底痊愈,确實應該考慮回到老家,夫妻團聚不說,早早生個大胖小子,生活節奏一下子就慢下來了,病情立馬好一半兒,不過……現在看,那基本是不大可能的,她吧,八成非常迷戀大都會那種高頻生活,所以……調養起來就有些難度了,或者,她也不必就此返鄉,重新換家公司,甚至改行,将自己的生活頻率調節到适合自己的節奏,她現在吧,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