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飲食一道,我畢竟是職業中醫醫師,什麼節令吃什麼、該怎麼穿衣服,肯定比你們要注意多了,大體就是這個樣子。
”
“這麼複雜啊!秒懂!謝謝你這麼有耐心的講解,那……為什麼單單選中南瓜子?其它食品不行嗎?”
“你們村我是第二回來了,周邊環境多少也留意過一些,在你們這兒,還就數南瓜最接地氣了,五行缺火,所以要借助火力清炒一下,你所得的水土不服之症主要表現為腎力不足,所以我才借助你們當地的白沙、鹽鹵援引一下腎氣,打個比方,你到城裡念書,相當于浮在半空過日子,白沙加鹽鹵相當于把你從半空中拽下來腳踩實地,雖說你身處大學校園,吃了這種炒過的南瓜子就相當于接了老家的地氣了,很快就沒事了。
”
“這樣子啊……聽着好有意思耶!那……為什麼必須在下午18點以後練習慢跑呢?其它時間效果欠佳嗎?”女學生問題還真夠多的,一個接着一個問個不停。
“中醫治病最講究時辰相合了,日落時分,陽最衰陰漸盛,最适于調節陰陽失和之症了,這要是展開了談,兩三個小時也講不完呢!”
“我隻要知道個大概就行了,謝謝你!”
“不客氣!大一第一個學期,但有可能,最好一口冷飲也别吃,多吃溫和的食物,大二大三再慢慢調整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好的,我記下來了,謝謝!再見!”
“預祝你學業有成!”
“謝謝!拜拜!”說罷,那個女學生上米姓老村醫那兒複診了一下,老爺子簡單問了幾句就把她打發回家了。
沒過多一會兒,米姓老中醫又打發過來一個四十多歲的男性患者,耳朵上的事。
好嘛!老村醫這是把邊沐當助理使喚了。
該患者内耳長年潮濕得很,耳塞總也淤堵,各種醫院看了好幾年了,一直無法徹底痊愈。
把脈的時候,邊沐随口問了幾句,得知眼前這位是從鄰縣專程過來挂号看病的,算是慕名而來。
“我就說嘛!一個小村子……就算周日,說啥也不至于一下子積下這麼多患者,還排隊,看這架式,至少有一半是外鄉人。
”想到這兒,邊沐心下也就釋然了。
看來,米老爺子這是醫聲在外啊!
……
“沒啥大事,街上有一種挺出名的藥,專治跌打損傷的,一打開藥瓶,裡面放着一團棉花,你上藥店問問,讓他們幫你比照那種棉花做點藥棉,越幹燥越好,一天兩小團,不影響你正常上班、休息的前提下,你把那藥粉蘸到藥棉上面,盡量弄得均勻些,塞到兩耳之中,松松垮垮那樣就行,别塞太實了,等耳朵不再發癢,你把藥棉團去了,買點蒲公英用砂鍋炒一炒再弄得碎碎的,包到藥棉棉團裡再塞到耳朵邊,堅持六周時間,對了,所有用過的棉團可别扔了,用木炭燒點火,把那些廢棄的棉團燒了,燒得越幹淨越好,耐心在旁邊守着,把棉灰收集起來,再用藥棉包一下,塞耳朵裡,還是六周,如果不出意外,半年左右也就徹底好了。
”邊沐耐心地解釋了一番。
“就這麼簡單?!”該患者有點不大相信地質疑了一下。
“原本也沒多複雜,你上米老那兒複診一下,看看他老人家咋說。
”
“這……好吧!謝謝你!”
“不客氣!”說罷,邊沐将自己的診斷給那男的寫在病曆本上,打發他找老村醫複診去了。
喜歡行商坐醫請大家收藏:()行商坐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