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個夜哭郎,過路君子念三遍,一覺睡到大天亮。
”
聽着像是民謠,其實,這是中國古代傳統中醫“祝由科”治療小兒夜啼不止的藥方變式,“祝由科”類原文晦澀難懂,不知哪一朝哪一代有那聰明睿智的高明醫師,透徹領悟“祝由科”相關要旨基礎上,他或者他們将其“編譯”成通俗易懂的民謠式的“歌辭”樣式,傳誦至今。
有效無效還真不好說,畢竟,當代醫學發展日新月異,小兒哭鬧不止,西醫也好,中醫也罷,總能幫着初為人母的媽媽們擺平此事,類似民謠式歌辭自然也就漸漸随風凋零了。
通過對尚經理奇特脈象精心梳理,邊沐敏銳地捕捉到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非常陳舊的“脈氣”,似有若無卻又真實存在,表面虛浮而不可捉摸,實則沉實而深沉。
從醫以來,邊沐還是頭一回遭遇如此隐蔽晦澀的脈象。
對邊沐來說,這是一次難得的挑戰,隻要自己在技術上所有突破,相關醫術肯定會獲得一次大的提升。
大三那年暑假,邊沐跟随一位師兄上他們老家采挖“崖柏”掙點零花錢,順便領略一下萬重大山的雄奇,無意間,邊沐發現一處山潤,說深不深,說淺不淺,半人工鑿建半渾然天成,經邊沐仔細考證,他懷疑山澗周圍應該是西晉前期某位複姓司馬的王爺暗練私兵的小型軍事訓練基地。
好多年過去,曾經的記憶已經變得有些支離破碎,但是,那條經人工改造之後的山潤洪流給他留下極深的印象,每每想起,邊沐後背禁不住輕輕發緊。
那是一股自東北方向流向西南方向的水流,明明看着沒多寬的水面,流速也不是很快,但是,隐隐約約的,邊沐的确聽到水底時不時傳來的“雷鳴”聲,而且,水流過處,直接拉低了周邊的水溫,一股似有若無的寒氣在邊沐所站位置層層疊加,令人感覺非常壓抑。
邊沐還好,靜靜地站那兒凝視着多少有些令人望而生畏的水流,腦子裡浮想聯翩,那位師兄沒練過功夫,身上陽氣有限,陪着邊沐站立沒多一會兒就開始接二連三地打噴嚏,看那架式,再堅持一會兒他馬上就會染上重感冒似的。
邊沐趕緊勸說那位師兄找個陽光直射的位置将後背好好曬曬,否則,當晚他鐵定會發燒。
邊沐稍微多待了一會兒,感覺古橋下那股洪流其實泾流量相當驚人,可能受某種磁場或者某種旋轉切線力的牽制才收起它們原本很恣肆、放浪的奔流氣勢,好比……虎跳澗大瀑布?!
當時,邊沐突然就明白啥樣的水勢稱得起“靜水流深”,刹那間,邊沐對脈象洪流的認識一下子就提升了好幾個台階……
現如今,在尚經理這兒,邊沐再次感受到那種神秘、潛能無限、陰沉沉的力量。
最後,邊沐認定那就是傳說中的“鈎沉脈”。
結合種種醫學研究成果、臨床實踐經驗,邊沐認定尚經理應該屬于骨子裡極任性的性格,而且,還是“靜水流深”那種類型,小時候,條件允許,她就表現為啼哭不止、動辄就大吵大鬧般任性;稍大一點,她已經懂得利用自身的各種優勢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