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71章 一心普治

首頁
    唐代孫思邈着有《備急千金要方》,其中第一卷名曰《大醫精誠》,主要講述行醫者應該如何正确涵養醫德,邊沐對此自然默記于胸,潛移默化之下,邊沐一般不挑剔病人,用他的話說,有醫無類。

     《大醫精誠》裡有一條:不論患者品性優劣,皆須“一心普治”,用老百姓的話講,就是說職業中醫醫師,你不能根據自己狹隘的偏見,看哪個患者不順眼就拒絕為其醫治,挑病人! 然而,面對眼前這對母子,邊沐對“一心普治”這一條的信念開始有所動搖了。

     邊沐已經後悔接這一單了。

     以邊沐現在的醫術水平,這一單隻收100塊錢的話,那跟上門免費治療幾乎沒什麼區别,偏偏這對母子品性都比較愚俗,将來,邊沐很有可能落個出力不讨好的下場。

     老太太的寶貝小兒子病勢沉重不說,而且,病程至少得拉長到一年零七個月左右,“快餐”思維盛行的時代,老太太的兒媳願意等這麼久嗎?!老太太能夠始終如一遵從邊沐所下醫囑精心守護她兒子嗎?!誰敢保證床上躺着的那位半死不活的“媽寶男”中途不鬧幾個笑話?! 變數太多! 稍有不慎,邊沐好不容易積攢的醫聲怕是會毀在這對母子手上。

     邊沐不後悔那是假的。

     沒辦法,先拿話把老太太“鎮”住,慢慢再治吧! 見老太太吓得夠嗆,邊沐也有些于心不忍。

     “我之所以實話實說,為的是你得有個長遠打算,咱們得打持久戰,你要知道,我們中醫行向來把脾胃比作‘釜鍋’,腎氣就相當于鍋台下面燃燒的天然氣,腎氣不是一年兩年形成的,你把兒子養得太‘嬌氣’了,從小到大,他體内的腎陽值跟同齡孩子們差得可不是一星半點,我們伸手一搭脈就知道了!舉個例子,一般人吧,手腕那地方的表皮、肌肉、筋節、筋膜、血流、氣血……基本上都是渾然一體的,他呢,皮是皮,肉是肉,筋節歸筋節……它是相互分離的,明白了點吧?!好象中間隔着一層極薄的細紗似的,為什麼呢?腎氣離散的結果,幾十年形成的病根,那得花費多少工夫慢慢調理,你一想不就明白了嗎?”邊沐耐心地解釋了半天。

     老太太到底還有些文化底蘊,邊沐所說的基本醫理,她多多少少也能聽懂一半句。

     “那……最少得多久才能有點起色?”老太太失魂落魄地問道。

     “至少得一年零七個月。

    ” “這麼久?!那得花多少錢呐?!”老太太有些急眼了。

     “眼下我還說不好,肯定上萬了,具體多少,隻能先治着看了,你先準備個3萬吧!家裡家外的要是沒啥大事,這筆錢先别動,不管咋說,先把你兒子的命保住!”表情非常嚴肅,邊沐正告了老太太幾句。

     “哎!3萬我還是有的……讓你費心了!” “職責所在,應該的!病程比較長,你可得咬牙堅持呐!另外,每天正午,大中午,你得找個幫手,把他扶到樓下正經八百曬太陽,每天最少45分鐘,越往後,他自己就有力氣下樓了,你也就輕生多了。

    陰雨天就在家裡散散步,聽聽音樂,至于你兒媳那邊,你要嫌她心煩讓她上診所找我去,我跟她聊聊。

    ” “那敢情好,謝謝邊大夫!” “不客氣!咱先給他紮兩針再說。

    ”說罷,邊沐從身上取出“滾龍金針”,再次返回她們家次卧室,“足三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