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明确流露出觊觎自己工作筆記的同行,邊沐确切知道的隻有“晖康”醫院中醫九科當家人武大夫一個。
其實,在邊沐看來,武大夫在業務方面雖然算不上優秀,跟同齡人相比,卻也差不到哪兒去,不過,獨力坐鎮“晖康”醫院中醫九科那個位子,就醫術而言,她确實有些勉強。
心底發虛,武大夫就琢磨着走走捷徑,邊沐平時擱她眼前的那些工作筆記自然就成了所謂的“速成秘籍”。
至于其他同行會不會惦記自己的工作筆記,邊沐也就無從可知了。
上大學那會兒,為了提高筆錄課堂筆記的速率,邊沐堅持不用錄音筆之類的外設,而是自學了一下甲申速記法,那是一種基于“河圖洛書”基礎之上的傳統速記法,利用這種速記法,邊沐輕輕松松就将緊緊張張的課堂筆記揮之而就。
上班之後,每接診一位患者,不論治起來或難或易,邊沐都會立馬記下相關工作筆記,那是一種極好的從醫習慣,這一點,跟初三、高三的學霸非常相似。
就此而言,放眼整個麗津名醫圈,僅僅就邊沐一人而已。
至于為什麼要這麼做,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邊沐的從醫直覺,反正他覺着這些東西将來肯定有用。
不僅如此,精通高等數學的邊沐在工作筆記中運用了大量的數學符号和公式,外人要是翻看他的工作筆記,除了得懂點速記之法,還得有相當深厚的高等數學修為。
再有,中醫之道,源自傳統中醫藥之學,醫學古文、陰陽易學、天幹地支……那都是必須熟練掌握的基本技能,邊沐深精此道,用起來自然得心應手、揮筆自成。
如此一來,外人翻閱邊沐積累多年的工作筆記、工作心得,如果缺乏必要的綜合修為能力,根本就看不懂。
不僅如此,邊沐在文中很少書寫那種總結性理論闡述,如果沒有深厚的中醫學修為,其它基本功也稀松平常的話,看邊沐的工作筆記自然也就形如天書了。
夜深人靜時分,邊沐将手頭的工作筆記大體整理了一下,挑選了一本頁碼最少、患者總數最少、經驗性總結最為平庸的筆記本,就着台燈反複查驗了一遍。
“這本的醫學研究價值應該是最低的了,不過……卻也直觀地記錄了我的成長史,就這麼轉手賣了,豈不有些可惜?萬一将來我還能派上些用場呢?到那時,我上哪兒找去啊?!”想到這兒,不敢有絲毫遲疑,邊沐連忙起身拿起手機将眼前這本工作筆記從頭到尾翻拍了一遍。
通過USB數據線,邊沐将自己翻拍的筆記照片全都傳輸到筆記本電腦最後一個硬盤分區,新建了一個名為“工作筆記備忘錄”的文檔文件,将那些筆記照片全都存放在裡面。
不為别的,做個技術備份,天知道将來能派上啥用場。
随後,邊沐找來兩套紙質精良的包裝盒,剪裁了幾下,用包裝盒将那本工作筆記封包了一下,折縫處貼上透明膠帶,準備明天通過手機APP軟件“達達超人”找個閃送小哥,多加5塊錢将工作筆記遞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