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3章 韓非

首頁
    在前世的曆史中,韓非創立的法家學說,為大秦統一大業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即便他去世後,嬴政仍沿用了他的法家思想作為秦國的治國方略。

     因此,無論是赢塵還是嬴政,都會因韓非的才智冒險親自去韓國拜訪他。

     此外,韓非與漢初三傑之一、幫助劉邦逃脫鴻門宴的張良關系密切。

     張良前往小聖賢莊求學,也是受到了韓非的影響。

     所以,隻要能夠收服韓非,未來的謀聖張良自然也會追随韓非效忠赢塵。

     面對這兩位足以留名青史的才俊,赢塵怎能不動心? 赢塵的志向遠不止局限于七國。

     他希望普天之下,無論何處都屬于自己的疆域! 而在這一過程中,最需要的是什麼?當然是忠誠的人才。

     畢竟這個世界遼闊無垠,盡管有陰陽術、道術、内力等神異手段,信息的傳遞遠比真正的古代容易得多,但仍無法像現代那樣便捷。

     這也就意味着,管理一方的地方官必須極其忠誠。

     比如未來秦國的丞相李斯,雖然他是個人才,但他過于重視權力,缺乏忠誠度。

     這樣的人才,赢塵雖然可以任用,卻不會将他派駐外地。

     然而,韓非與李斯卻大不相同。

     韓非非常重視百姓,也非常重視親情,而對自己個人的利益卻看得較輕。

     這也意味着,隻要嬴塵能夠利用韓非對親情的重視,韓非幾乎不可能背叛他。

     即使未來的韓國将被大秦所滅,按照常理,韓非不太可能投靠大秦帝國的三公子嬴塵。

     然而,嬴塵的最大優勢在于他通過前世的記憶,了解韓非的為人。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在太乙山上,道家為儒家特設的别院裡。

     此時的韓非正和他的師兄伏念,帶着好奇心讨論着嬴塵。

     “師兄,你聽說過秦國的三公子,嬴塵嗎?” 伏念,這位儒家的首席弟子,見韓非剛從外面回來,就一臉神秘的樣子,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地問道:“聽說過。

    ” “秦帝國有個三公子,自幼不研究兵法經學,也不習武,而是整日沉迷于道家的至高天道。

    ” 韓非見師兄依然面無表情,繼續神秘地說道: “你知不知道,這位大秦的三公子,居然也來了這裡?” 伏念的表情終于有了些變化,眼中帶着一絲疑惑。

     “道家雖位于秦國境内,但并不受秦國管轄。

    ” “嬴塵是以什麼身份參加天人之約的?” 見到師兄終于表現出疑惑,韓非才心滿意足地解釋: “這個嬴塵的身份确實很特别。

    ” “他居然是以陰陽家副掌門的身份參加此次天人之約的。

    ” “陰陽家副掌門?” “陰陽家是最為神秘莫測的諸子百家之一,竟能讓大秦的公子出任副掌門,并讓他代表陰陽家參加天人之約,實在是件怪事。

    ” 韓非點點頭,肯定了伏念的觀點:“我的看法也是這樣。

    ” “按理說,陰陽家和道家本是同源,派人來參加天人之約也屬正常。

    ” “但為什麼偏偏由秦國的三公子來代表陰陽家,參加此次天人之約呢?” 說到這裡,韓非似乎又想到了什麼。

    “還有更有趣的事呢!” “不知道昨天發生了什麼,現在的道家上下都在談論嬴塵,尤其是那些道家之人,每當提到他的名字,無不是一臉恭敬。

    ” “雖然我多方打聽過,但隻知道嬴塵曾經為他們講解過道家的教義,因此受到了大家的尊重。

    ” “可惜我們來晚了一步,沒能親眼目睹當時的盛況。

    ” 韓非的話音剛落,伏念不由自主地與他對視了一眼,眼中的疑惑絲毫未減。

     他們想不明白,一場普通的講道為何能讓整個道家上下都感到如此感恩。

     與此同時,韓非心中更多的則是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