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章 東皇閣下

首頁
    ,乃是天地的本質。

    ” “四時的循環,乃陰陽運行的法則。

    ”“施政須順應四時。

    ”他手指向中宮天極神殿上的二十四個星座,象征着一年的二十四節氣。

     “春天播種、夏日生長、秋天收獲、冬天收藏。

    ” “這是天道的至高準則,違背它,便無法治理天下。

    ” “四時、八方、十二支、二十四節,各有其法度,順之則昌,違之則必敗!” “大道在陰陽之中,無極與太一相生,五德輪回終始,這就是我陰陽家所說的‘道’!” “祭典鼓樂齊鳴,傳遞芭蕉交替起舞,美貌佳人翩翩起舞,春有蘭秋有菊,綿延不斷永不終結。

    ” “這便是我陰陽家的終極之道!”聽罷東皇太一的論述,嬴塵微微點頭,若有所思。

     如果道家的“道”是一種模糊的隻能體會卻難以言表的領悟,那麼……陰陽家的道卻出奇地具有科學性,探讨了日月星辰、天地四時以及二十四節氣與萬物之間的重要規律。

     然而,很明顯的是,陰陽家的根源在于道家,在這一點上,依然與道家強調的道法自然緊密相連。

     “那麼赢塵公子,現在你可以回答我的問題了——你的道在哪裡?”東皇太一問道。

     赢塵明白,東皇太一所問的問題實際上是探詢他是否會與陰陽家對立。

     因此,他并沒有賣關子,直接開口,語氣堅定:“我的道就是太虛。

    ” “太虛之中,無論日、月、星、辰、風、露、雷、電,還是陰霾和氣霭,有何物不在其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又有什麼東西能阻擋太虛的廣大?人心也是如此。

    ” “心雖為主宰自身,但實則包含天下之理。

    這些道理雖然分散在萬事萬物中,但實際上并未超出一人之心。

    ” “如果脫離内心去尋找道理,就會導緻知與行分離。

     若在心中尋求真理,那就是儒家所說的‘知行合一’。

    ” “我不因外物而喜,不因自我而悲,心中光明,更無其他可說!” ”東皇太一看着赢塵,眼眸微動,掩飾不住臉上的震驚:“你不因外物而喜,不因自我而悲,心中光明,更……更無可言……” 盡管東皇太一并不贊同赢塵這種類似儒學的觀點,但他不得不承認,這一論述即便成為一派的理論基礎,也可以流傳萬世。

     他實在想不通,赢塵在這樣的年紀,怎麼會有這般震撼人心的想法。

     “好!”“好一個心如光明,無須多言!” “沒想到赢塵公子如此深谙儒學,恐怕與當代的大儒荀子論辯,也能旗鼓相當。

    ”“難道這便是你心中的天道?!” 聽完東皇太一的驚歎,赢塵卻微笑着搖搖頭:“這是心學,是我心中的道,但并非全部。

    ” “無論是陰陽家的天人關系極限,還是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甚至墨家的非攻兼愛、公平對待;鬼谷派的縱橫捭阖、獨領風騷;或者法家的平等無私、一斷于法一切都可以為我之道所用。

    ” “正如軒轅黃帝所述:包羅萬象,融會貫通。

    ” “所以,我的道便是天道!” “包羅萬象,融會貫通,好個‘我的道便是天道’!” 東皇太一望着眼前如此年輕的赢塵,内心不由得充滿了感慨:“既然如此,赢塵先生,你可以離開了。

    ” 喜歡大秦:開局覺醒逆天悟性請大家收藏:()大秦:開局覺醒逆天悟性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