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1章 參軍熱

首頁
    為國捐軀了......” 聽到這個噩耗,張老漢如遭雷擊,身體晃了幾晃,險些站立不穩。

    但他很快就穩住了身形,強忍着悲痛說道:“原來是這樣,我家那小子一直都是個孝順懂事的孩子,既然他選擇了從軍報國,戰死沙場也是他的宿命。

    隻是可憐我這白發人送黑發人呐......” 村長見狀,趕緊扶住張老漢,安慰道:“老張啊,節哀順變。

    張柱兄弟是咱們村裡的英雄,他的壯舉定會被後人銘記。

    ” 這時,差役從身後取出一個包裹和一塊牌位,遞到張老漢面前,鄭重地說道:“這是朝廷發放的撫恤金以及令郎的牌位,請您收下。

    陛下和蜀王對令郎的英勇表現深感敬佩,特命我們前來慰問家屬,以表哀思。

    ” 張老漢顫抖着雙手接過包裹和牌位,淚水止不住地流了下來。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多謝陛下和蜀王的恩賜,我兒能夠為國盡忠,雖死猶榮。

    如今這太平盛世皆是陛下和蜀王賜予百姓的福祉,老漢的兒子能死在保衛國家的戰場上,我倍感驕傲與自豪。

    待我回去後,定要将此事上報宗族,把他的排位放在宗祠裡面,為他單獨開辟一頁族譜,讓後世子孫永遠銘記他的功績!” 如此這般的畫面頻繁地呈現在大宋遼闊疆土的每一個角落裡,那些英勇捐軀的将士們的家眷們,盡管内心悲痛欲絕,但那份源自親人保家衛國、馬革裹屍的自豪感卻愈發強烈起來。

     就在同一時刻,一股洶湧澎湃的參軍報國熱潮如燎原之火般在全國各地迅速興起。

    許多熱血青年懷揣着滿腔熱忱和雄心壯志,紛紛投身軍旅,渴望能像那些英烈一般建功立業,為國家和民族争光添彩。

     然而,一些目光長遠且心思敏銳之人已然洞察到,當今聖上似乎已在不知不覺間受到了蜀王宋子文的影響…… 甚至有人直言不諱地道出:聖上怕是已經被宋子文給帶偏了,不再像往昔那般對文臣予以高度重視啦! 這一點,從此次朝廷對于武将們的大規模賞賜封爵便可窺見一斑。

     于是乎,“投筆從戎”成為了當下衆多年輕人心目中一條通向成功與榮耀的捷徑。

     相較于傳統的科舉之路,通過馳騁沙場、建立赫赫戰功來獲取功名爵位顯然要更為快捷高效。

     特别是那些驟然暴富的新興家族勢力,即所謂的“暴發戶們”,更是将從軍視為改變自身命運、提升家族地位的不二之選。

    畢竟,他們可遠不及那些曆史悠久、底蘊深厚的千年世家大族,後者憑借着世代相傳的家學淵源以及曆經成百上千年積累沉澱下來的豐富經驗,早已将科舉考試的門道和規律摸得一清二楚。

     而對于這些根基尚淺的“暴發戶們”來說,想要在科舉場上嶄露頭角絕非易事。

    因此,投身行伍、奮勇殺敵便成為了他們實現階層跨越、光宗耀祖的最佳途徑。

     喜歡影視穿越人生請大家收藏:()影視穿越人生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