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章 照顧孩子丢工作,處戀愛人找上門

首頁
    面對突如其來的支書兒子,曉雅父親心裡一陣緊張,雖然不明白他今天來家裡的目的,至少他明白,支書兒子以後還有可能是自己的未來女婿。

     這隻是自己的一種讓為而已,曉雅上次帶那個男孩到自己的家裡來的事,他最擔心的是支書兒子知道,你自家的臉就丢光了。

     還好,曉雅父親把信封交給支書兒子時,他能打聽曉雅的地址說明自己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

     看着支書兒子文鄒鄒的吃飯的樣子,想到那個男孩喝的沉睡的樣子,曉雅父親愈來愈喜歡這個懂禮貌會說話的年輕人。

     從曉雅父親的角度考慮,他還是希望能借支書兒子的尋找,緩和他和女兒之間的隔閡,以達到女兒和支書兒子的結婚。

     想到這,曉雅父親就問支書兒子:“你能保證你在市裡找到她?” “隻要你提供的地址對,應該沒問題。

    ”支書兒子很自信。

     看到自信滿滿的年輕人,曉雅父親放心的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相信你。

    ” 年輕人看了他一眼,點了點頭。

     曉雅父親忽然想起來一件事:“你去這兩年多的時間,為什麼和家裡斷聯系?以至于你爸還來我這裡問你的地址?” 支書兒子吃完最後一口飯,他停了一下:“叔,我現在回來了,有些事情按規定是不能告訴你的,包括我家人,反正就是不方便也不能說,希望你能理解。

    ” “那我就不問了,這些你叔還是明白的。

    該知道的知道,不該知道的絕不打聽。

    ” “還是我叔有格局。

    ”年輕人給曉雅父親豎着大拇指。

     曉雅因孩子的出生而請假,婆婆半個月後才從老家趕來照顧。

     看到孫子,婆婆高興的合不攏嘴:“頂門杠子,雅雅真會生,到時候再要個弟弟。

    ” 曉雅一陣高興,在農村媳婦能生個男孩子就說是能行媳婦,也不知道是啥為衡量标準。

     婆婆來了後,讓曉雅不解的是婆婆竟然不太會做飯,簡單的家常便飯還能湊合,一旦煮個肉或者炖個雞什麼的就不知如何下手。

     這不由得曉雅想起第一次到老公家,婆婆從外面端回來的餅子,說是讓鄰居七嬸做的這件事。

     婆婆一個婦道人家問什麼竟不太會做飯,更不太會照顧嬰兒,曉雅咋都想不通。

     曉雅覺得婆婆在經管孩子方面好像還是有那麼點不熟練,最讓曉雅疑惑的是婆婆老是有一種害怕的心理在經管着孩子。

     婆婆做的飯在曉雅看來,完全是在完成任務,簡單的再簡單不過,以至于稍微繁瑣一點的飯就滿臉的不高興。

    像切個土豆絲或者蘿蔔絲之類的全部都是曉雅去幹。

     婆婆來了後,曉雅覺得自己好像很謹慎拘束,放不開。

    而婆婆也感覺老不自在。

     雖然兩個人口上不說,但彼此的行為都在告訴對方的不适應。

     十幾平米的單間擠滿了大小四口人。

    看着心不在焉的婆婆,想到各種的不方便,曉雅隻能委屈的将就着。

     待了一個禮拜多,婆婆老在表揚曉雅的能幹和中用,她看着很放心。

    老在強調說自己的無能,不會照顧在産期的兒媳婦,幫不上忙還添倒忙,希望能回老家去。

     曉雅心想反正婆婆在和不在似乎沒多大區别,也默許了婆婆回老家去。

     兩個月後,廠裡傳來曉雅被除名的消息。

     這可是曉雅萬萬沒想到的事情啊。

     曉雅抱着孩子找到紡織廠的人事部門,得到的答複是臨時工産假超過一個月就按自動離職對待,廠裡的規定誰也沒辦法。

     雖然曉雅工作認真踏實,還是班組的先進個人,但臨時工的身份決定了她生完孩子就失業的窘境。

     曉雅一橫心,算了,暫時不用上班了,還是先把孩子帶着。

    而老公認為孩子的突然出生首先給自己帶來的就是錢的緊張不夠花,想着讓曉雅接娘家媽來這裡帶孩子。

     曉雅根本不同意,她不想和娘家來往,父親的斷絕父女關系的話她一直記在心裡。

     生氣的老公沖她大喊:“你媽不帶,我媽不會,你不上班,我們都喝西北風?” 曉雅沒想到老公竟然說出這種沒有擔當的話來,自己為和你結婚和娘家斷絕了來往,給公公婆婆撒謊,陪你去老家,死心塌地的和你搬到一塊住,不要彩禮,不辦宴席,便宜讓你占完了。

     現在孩子給你生了,自己工作沒了,你卻還要我去掙錢,,太不是男人了。

     想到這些,聽了老公的話,曉雅忍不住傷心的哭了起來,我這是為什麼? 母親的話又萦繞在她的耳旁:“他靠什麼能給你生活費?” 自己上班期間,還不知道生個孩子這麼費錢,到底是自己沒有正确的人生規劃還是這個孩子來的太突然,以至于措手不及。

     我也想上班掙錢,讓婆婆幫自己帶孩子,可婆婆通過前面的來到足以證明她的不合适,而媽媽的邀請我決不同意。

     我還是自己想辦法。

     曉雅的觀察和感覺是正确的,真正要讓婆婆帶孩子,她是根本無法勝任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曉雅并不知道的是婆婆的出身是什麼。

     生于抗日戰争全面爆發的1936年的婆婆,因母親生産而大出血身亡,婆婆又是家裡最小的孩子,爹爹疼愛有加。

    從小就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富貴家庭。

    家裡丫鬟、傭人、保安、長工應有盡有,吃喝不愁,出行無憂。

     爹爹曾經是當地有名的紳士,雖然妻妾成群,但就是沒有男孩子,隻有兩個女兒。

    鋪子方圓百裡到處都是,家境殷實,遠近聞名。

     誰知随着土改的政策出台,家裡的地産、糧田、号字、鋪子逐步被平均分發,抑郁的父親自缢身亡,妻妾四散,宅子被占,家敗人散。

     曉雅老公的爺爺曾經是婆婆家的長工,看着婆婆無家可歸,便把她收留在自己的家中供她吃穿。

     婆婆舉目無親,無依無靠,就委屈自己和曉雅老公的爸爸結了婚,生下兄妹三個人。

     當然婆婆的身世之事都是老公後來講給曉雅聽的。

    曉雅目前最需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