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當試探了。
陳雲秋很快便選好了位置,是一個離學校不遠的沿街民房,有個後門和窗戶,改建一下就是一個很好的鋪面。
地面是水泥的,牆面是刷的大白,竈台在背向街道的室外,不過可以加裝擋雨棚。
陳雲秋也和孫素英讨論過,幹淨的店鋪對于生意的影響是很大的,所以二人商議用什麼材料裝修才又省錢又幹淨衛生。
陳嶼跟随觀察,發現他們沒有什麼問題也沒有繼續參與。
兩人都不懶,這種很難不掙錢的店随他們自己做,怎麼做都肯定沒有問題。
很快店鋪就開了起來,而生意也和陳嶼估計的一樣,初期生意平淡了一陣子,後來生意直接好到要擠破門。
夫妻二人發現忙不過來,又招聘了兩個熟人來幫忙,是兩位四五十歲的老阿姨。
這附近四五十歲的老阿姨,沒事做的挺多的,要地沒地,要工作沒工作,隻能打打零工。
就這樣又到九六年了,陳嶼開始上小學三年級了。
小學的内容對于陳嶼來說簡直是不用浪費任何一個腦細胞。
但凡有一次考試,下降到第二名,那都是對三十歲的侮辱!
次次考試都能拿全校第一的陳嶼在家裡的地位更高了,在整個街道都是享有盛名的。
啊對對,就是那個别人家的孩子!
陳旭也開始上學前班了。
學前班是這兩年才新辦起來的,以前都是沒有的。
孫素英有兩年是專門在家看着陳旭的,畢竟陳旭不懂事也不乖,經常闖禍,如果沒人看管,這種小孩是很危險的,而店鋪這些年已經開始進入正軌,有陳雲秋看着就沒有什麼問題,二人商議就讓孫素英在家看兩年孩子。
陳嶼看着這個弟弟被母親看慣的有點不聽話了,再看看陳旭的身高,捏着自己光滑的下巴,做了個決定,差不多了,可以開始教育弟弟了!嘿嘿!
陳旭第二天一早,不到六點就把陳旭拉了起來,出來跑步一千米。
一千米對于小孩子來講還是很長的。
跑這一千米的主要目的不是要把陳旭鍛煉出強健的體魄,最主要的是要鍛煉陳旭的毅力和自制力。
時間一長,這就成為一種本能,就像是軍人退伍後也通常會保持一定的鍛煉,幾年後這種習慣才慢慢消逝。
陳旭當然是不想跑的,但是陳旭抵擋不了陳嶼的鐵拳,隻能乖乖跟上。
衆所周知,能管得了弟弟妹妹的隻有哥哥姐姐,他們是真動手,毫不留情!
除了拉着陳旭跑步之外,陳嶼也讓陳旭背誦一些經典的古文、古詩詞,不是像是一些家長那樣,隻需要會背就行,在親戚朋友面前掙點面子就萬事大吉了,陳嶼是把文章内容都講給陳旭,對具體的某件事,分析出對錯來講給陳旭聽。
有時候還摻雜一些成語、典故等故事,陳嶼一定要把陳旭教育成一個有道德卻不迂腐的有志青年。
時間也就一天天的過去,陳雲秋也沒像是劇中那樣冷酷的離開。
雖然陳雲秋沒有走,但陳嶼仍然像是劇中那樣照顧、教育陳旭,不同的是,陳嶼不像劇中那樣不情願,現在的陳嶼,覺得這樣教育陳旭還是蠻有趣的,嘿嘿!
喜歡影視:都市萬界煉心請大家收藏:()影視:都市萬界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