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八章 智闖張難堡

首頁
    聽了老者的話,張德政轉念一想,他家離得并不遠,自己正想找人打聽一些情況哩,便點頭同意了。

    張德政帶着兩名親兵随同這對父女來到他們家中,老者請他們入座,端上茶水,然後在對面坐下,道:“恩人,敢問你們是什麼軍隊?” “我們是唐軍。

    ” “唐軍?這麼說,大唐的軍隊打回來啦?” 張德政搖了搖頭,道:“沒有,我們隻是一支偏師,奉命到劉武周的後方切斷他們的糧道,卻始終不得要領,故此很是煩惱。

    ”老者點了點頭,道:“此地向北五十裡,有一個地方叫張難堡,恩人可去那裡看看。

    ” “張難堡?” “對,張難堡位于平遙和永安之間,”老者說着用手指在自己的茶杯裡沾了點水,在桌面上劃着圓圈,“這是平遙,這是永安,平遙和永安之間隔着險峻的高山,隻有一條官道可走,”老者說着又在兩個圓圈之間劃了一條連接線,“這是汾水,那條官道有三十裡就是傍着汾水而行。

    ” 張德政雖然對這一帶地形不太熟悉,但大緻方位他還是知道的,永安就在他們附近,而平遙遠在北邊兩百裡外,宋金剛的糧秣就是從平遙那邊運過來的。

    他聽明白了,忙道:“老伯,你是說平遙到永安隻有一條官道可走,而那條官道有三十裡位于汾水河谷之中,對嗎?”老者點頭道:“你說的不錯。

    小老兒年輕時以打獵和采藥為生,對那一帶地形很熟悉。

    方圓幾百裡之内,就數汾水河谷中的那一段官道最為險峻,一邊傍山,一邊臨水,而張難堡就位于谷口處,如果卡住那裡,南北的商路一下子就斷了。

    ” 張德政一聽十分高興,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他終于找到截斷宋金剛糧道的關鍵之處了。

     張德政回到營地後,将獲得的情況告訴了毛玠,毛玠一聽也很高興,道:“那咱們明日一早就出發,去張難堡。

    ” 翌日,張德政和毛玠率領着隊伍,經過一日急行軍,于辰時來到離張難堡五裡外的一個小村子,駐紮了下來。

    張德政向村民打聽,得知張難堡大概有一千名敵軍駐守。

     苐二天,張德政帶領兩名親兵去張難堡抵近偵察。

    他們登上離城堡一裡遠的一座小山丘,藏身在一片灌木之中。

    張德政舉目望去,隻見張難堡依山而建,東面的城牆緊挨着數十仞高的懸崖絕壁,西邊的城牆外面就是水流湍急的汾水,而從平遙到永安的官道正好從城堡中穿過,它就像一座扼守要隘的雄關。

     像所有的城堡一樣,張難堡防禦設施完備,城牆高約兩丈五尺,周長大約二裡,城外有一道護城河,寬約四五丈,護城河裡灌滿了從汾水引來的河水。

    城牆上飄揚着劉武周軍隊的旗幟,城頭敵軍守備森嚴,每隔五步遠,就有一名士兵手持兵器肅立,他們身上的盔甲和手中的矛戈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爍着耀眼的光芒。

     張德政觀察良久,不禁眉頭緊鎖。

    城堡裡守軍有一千人,城牆又如此高大,還有護城河阻擋,而他手上隻有六七百人,想憑這點人馬攻破防衛固若金湯的張難堡,簡直比登天還要難。

     正當張德政心情沮喪之時,一直緊閉的城門打開了,護城河上的吊橋也被放了下來。

    緊接着,從城裡駛出了一輛又一輛騾馬大車,大車上裝滿了一袋袋糧食。

    顯然,這是敵軍的一支運糧車隊。

    這支運糧隊一共有三四十輛大車,押運的士兵有四五百名。

    車夫們趕着大車通過吊橋後,吊橋被拉了起來,城門也重新關閉。

     敵軍的運糧車隊沿着官道往南面迤逦而去,望着車隊遠去的背影,張德政的腦海中突然靈光一閃。

    他興奮地對親兵道:“有辦法了,咱們回去吧。

    ” 張德政回到駐地,将偵察到的情況告訴了毛玠,然後道:“敵衆我寡,無法強攻,隻能智取。

    ” “如何智取?” “咱們翻越大山,插入到汾水河谷裡,伏擊敵軍的運糧隊,然後喬扮成敵軍進入張難堡,來它個中心開花。

    ” “這個辦法不錯。

    ”毛玠表示贊同。

     于是,張德政在當地找到一名獵戶,給了他一筆錢,讓他帶路繞道進入汾水河谷。

    要翻越崇山峻嶺,騾馬辎重當然不能帶了,張德政留下了五十名士兵,讓他們看守辎重,其他人全部輕裝,在向導的帶領下,向大山深處進發。

     橫亘在汾水東側的這座山乃是太行山的支脈雲丘山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