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部隊,去迎戰姜寶誼和李仲文。
五月的晉中大地,驕陽似火,花香馥郁。
田裡的麥子已經開始抽穗了,一陣陣清風吹來,卷起了一層層綠色的波浪。
麥田旁的官道上,緩慢地行走着一支軍隊。
這支隊伍人數衆多,拖了十幾裡長不見其尾。
隊伍的最前面,兩匹高頭大馬上,坐着兩位身穿甲胄的将領。
左邊那位身材粗壯,皮膚黧黑,一臉絡腮胡子,此人便是右武衛将軍姜寶誼。
右邊那位身材修長,面皮白皙,留着一縷短須,他就是行軍總管李仲文。
姜寶誼是跟從阿爸晉陽起兵的将領之一,據說他是三國時蜀漢名将姜維的裔孫,也不知是真是假。
這次出征,他是主将。
至于他旁邊的那位副将李仲文,倒可以好好地說道說道。
隋朝末年,有個叫李密的人,此君不是在造反,就是在謀劃造反。
李密成了瓦崗軍的帶頭大哥,把隋朝搞得天翻地覆。
古代的時候,謀反是十惡不赦大罪的第一條,要被誅滅九族。
李密是反賊的頭目,隋朝官軍自然要抓捕他的親屬。
李仲文是李密的從父(古代讀書人把父親的兄弟稱為從父),自然要遭到官軍的追捕。
李仲文出身高貴,他的爺爺是西魏八柱國之一的李弼。
他本來有大好的前程,結果卻被倒黴的侄子李密連累,成了朝廷的通緝犯。
李仲文不甘心坐以待斃,就散盡家财,招募了一支軍隊自保。
他的隊伍在關中地區以打家劫舍為生,倒也混得風生水起。
李仲文被隋朝官軍圍剿,另一股盜匪武裝何潘仁與他互相照應。
兩人一起對抗隋軍,結成了戰火中的友誼。
阿爸在晉陽起兵後,三姐在鄠縣老家拉起了一支幾百人的隊伍。
她派家奴馬三寶去說服何潘仁,馬三寶憑着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何潘仁投奔了三姐。
何潘仁就向三姐推薦了他的好朋友李仲文,三姐又派馬三寶去招募李仲文,馬三寶又鼓動三寸不爛之舌,把李仲文給說服了,李仲文率領人馬投奔了三姐。
後來,阿爸率軍攻打長安城的時候,李仲文和何潘仁的部隊都很賣力。
阿爸登基後論功行賞,李仲文被任命為太常少卿。
這一次,他被阿爸派來與姜寶誼一起攻打劉武周。
此刻,姜寶誼坐在馬背上,手搭涼棚遠眺,隻見前方是一片連綿起伏的群山,便道:“李将軍,前方是何所在?”
“此地名叫雀鼠谷。
”
雀鼠谷?姜寶誼還想問什麼,倏見一匹快馬急馳而來。
駿馬來到跟前,馬上斥候勒住缰繩,雙手抱拳道:“禀告兩位将軍,宋金剛的大軍已經進入雀鼠谷。
”
“知道了,”李仲文一擺手,“再探再報。
”
“遵命!”斥候說罷,撥轉馬頭,急馳而去。
李仲文扭頭對姜寶誼道:“姜将軍,雀鼠谷地形複雜,宋金剛又狡猾多詐,咱們可要多加小心。
”
雀鼠谷就是一條幾十裡長的山谷,官道在山谷中彎延曲折地向前延伸,兩旁群山巍峨,衆峰聳立。
大軍進入雀鼠谷後,沒多久,就看見前面陣列着一隊人馬,大約有五六百人,大大咧咧地擋在了官道上。
姜寶誼冷哼一聲,“就這幾個人,也想老虎嘴上撥毛?待我沖上前去,殺他個片甲不留!”他說罷,也不等李仲文答話,便提着大刀,一馬當先地沖了上去。
對面的敵軍一觸即潰,掉頭就跑。
姜寶誼想要追擊,李仲文從後面趕了上來,叫道:“姜将軍,窮寇莫追,小心中了埋伏!”
姜寶誼聽了,這才撥轉馬頭,沖地上唾了口唾沫,“也罷,便宜了這幫龜孫子!”李仲文擡頭看看已經西垂的日頭,道:“此處地形還算開闊,咱們就此紮營吧?”
“好吧。
”
大軍紮下營寨後,兵營内燃起了一堆堆篝火,士兵們圍攏在一起,開始埋鍋造飯。
入夜,一盞小油燈微弱的火苗搖曳着,給帳篷裡帶來了一絲光亮。
李仲文躺在簡易的床榻上,剛剛入睡,突然被帳篷外的一陣喧嚣聲驚醒了。
他聽見了武器的碰擊聲和戰馬的嘶鳴聲,連忙一骨碌爬了起來,穿戴上盔甲,拿起武器沖出了帳篷。
他跑了沒多遠,就碰見了騎馬過來的姜寶誼。
“姜将軍,怎麼回事?”
“沒事,宋金剛派人偷襲營寨,已經被我擊退了,你回去歇着吧。
”
李仲文一聽,松了一口氣。
他回到帳篷裡,解甲後躺下,剛合上眼睛沒多久,外面又是一片喧鬧之聲,他不得不又一次爬了起來。
如此這般,一夜三驚。
宋金剛真是長本事了,學會了麻雀戰,三番五次地派出小股部隊偷襲營寨,雖未造成什麼大的損失,可驚擾得大軍一夜未眠,疲憊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