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八章 初探陰華山

首頁
    少,顯得十分安靜。

    李智雲跨進了廟門,隻見廟内光線幽暗,正對着大門有一座佛龛,佛龛裡供的不知是什麼佛像。

    佛龛前的木案上,燃着幾十盞長明燈。

     他在廟堂裡轉了一圈,發現南牆那兒放着一隻功德箱,旁邊有一隻木幾,木幾上堆放許多紀念品,大概是供捐款的人随意拿取的。

    其中就有與周深口袋裡那隻一模一樣的木雕。

    顯然,周深的木雕就是在這兒拿的。

     這時候,一名女尼從佛龛後面走了出來,給長明燈添油。

    洪主簿走了過去,喊了一聲:“靜宜師傅。

    ”女尼放下手中的油壺,轉過身來,雙手合十,微微垂首道:“洪施主。

    ” 李智雲側目望去,這名尼姑身穿深灰色海青,頭戴僧帽,看上去大約二十歲,皮膚白皙,瓜子臉,籠煙眉,水杏一樣的眼中波光流閃,頗有幾分妖娆之氣。

    洪主簿雙手合十道:“靜宜師傅,此次上山過于匆忙,忘了攜帶香油錢,下次一定補上。

    我供奉的那兩盞長明燈,還望您多有照應。

    ” “洪施主,貧尼知道了。

    ”女尼說罷,轉過身去繼續添油…… 走出蓮花禅寺,李智雲笑道:“洪主簿,你與這山上的僧尼倒挺熟稔的。

    ” “不瞞楚王,小人就是本地人,世代居住在夏縣。

    這陰華山上的寺廟,許多已經上百年了,不少僧尼也是自小出家來此修行。

    小人經常上山拜佛進香,而寺廟裡的僧人也免不了下山采買一些貨品,彼此接觸多了,自然也就熟悉了。

    ”洪主簿解釋得很詳細,似乎是怕李智雲有什麼誤會。

     李智雲隻是随口一說而已,并沒有其他的意思,便抛開這個話題,道:“洪主簿,你既是本地人,本王倒想問問你,這陰華山與陰麗華有無關聯?” “回楚王,小人還真做過一番考證。

    陰麗華的出生地距此地不過百裡,此山原叫博瑤山,東漢永平年間才改名陰華山,小人認為其中應該有所關聯。

    ” 這時候,刀疤臉插嘴道:“陰麗華是誰?”李智雲笑了笑,道:“一位美麗而賢淑的女子。

    漢光武帝當皇帝前曾言,‘當官要當執金吾,娶妻要娶陰麗華。

    ’等他當了皇帝,果然娶到陰麗華為皇後。

    ”停了一下,他扭頭問英姑:“怎麼樣,今日爬山,覺得累嗎?”英姑搖頭道:“不累。

    ”李智雲笑道:“你不累,我還覺得有一些累呢,好吧,咱們就此下山吧……” 夏縣的兵營裡隻有一千名兵丁。

    李智雲和宇文歆花了半天時間,将兵營和倉廪庫房巡查完畢。

    但他還不想離開,那幾樁案子還沒有着落,他也不放心離去。

    他雖然不是地方官員,偵辦案件不歸他管,但既然碰見了,總不能漠不關心吧?況且,現在畢竟是戰時,任何不安定的因素,都可能被敵對勢力所利用。

    他打算在夏縣多住幾天,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破案的線索。

    他把自己的想法跟宇文歆和幾名随從說了,他們都表示贊同。

     晚上,李智雲将宇文歆、張正和蔡虎叫到自己的客房,跟他們一邊喝茶一邊聊案情。

    宇文歆是從三品的武官,張正是從四品,蔡虎是正五品。

    他們三個歲數都不大,最年長的宇文歆才二十八歲,最小的蔡虎隻有二十歲。

    這麼年輕就當上了高品秩的官員,可見,他們都是青年才俊。

    李智雲相信,在他們的協助下,自己一定能将那幾個案子查個水落石出。

     “楚王,周深被殺一案,你有什麼線索嗎?”張正問道。

     “暫時還沒有。

    不過,周深是縣衙官員,他被殺害,縣衙裡的人都有嫌疑。

    所以,我們這邊如果發現什麼線索,暫時不要告訴縣衙方面。

    ” 宇文歆道:“周深被殺一案撲朔迷離,暫時也查不出什麼,不如先從那兩宗失蹤案入手。

    我覺得,這幾樁案子之間應該存在某種關聯。

    ” “宇文将軍所言極是,”李智雲轉向蔡虎道,“你明日出發,去靈漳河下遊的幾個縣跑一趟,問問縣衙官員,從去年臘月十八到現在,是否發現了兩具女屍。

    按道理,河面上如果漂浮了無名女屍,官府應該是有記載的。

    ”蔡虎點頭說好。

     接着,他又對張正道:“你明日去找王行本,将徐夫人和書生娘子失蹤案的卷宗拿回來一閱……” 次日,張正去縣衙将卷宗拿了回來。

    李智雲坐在案幾前仔細查閱。

    他發現,兩樁失蹤案的目擊證人竟然是同一個人,是一位居住在城外大栖村、名叫牛大的男子。

     兩位失蹤女子和丫鬟,進完香下山後,都被同一個男子所見,李智雲覺得有些奇怪。

    他沉思片刻,對張正道:“你去告訴王行本,讓他下午陪我們到大栖村去找牛大。

    ”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