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雲,月亮上有嫦娥嗎?”
“沒有。
月球就是一片荒蕪,沒有水和空氣,人根本無法生存!”
“智雲,你懂的真多!比星象師懂得都多!”
“星象師都是胡扯!我說的才是真理!……”
半個月後,李智雲終于盼到了封王的大日子。
封王大典在武德殿舉行。
那天,阿爸頭戴金絲九龍皇冠,身穿黃色龍袍,威嚴地坐在禦座上。
李智雲等受封人,頭戴銀絲王冠,身穿紅色九蟒蟒袍,立于禦座下方。
大殿兩旁排列着數十位朝廷重臣,他們羨慕地看着這些受封的皇子和宗親們。
封王儀式由右仆射裴寂主持。
他面對受封者,宣讀授予封爵名号的诏書。
這種诏書叫“冊文”,簡稱“冊”。
裴寂宣讀時,旁邊立着一位手捧托盤的太監,托盤裡放着印玺。
他宣讀完畢後,将“冊”放入托盤中,連同印玺一并交與受封人,稱為冊封。
阿爸的五個兒子被封為一字王,也就是親王。
以春秋五國“晉、秦、衛、齊、楚”作為封号。
大哥李建成被封為太子,所以“晉”字舍棄不用。
二哥李世民被封為秦王。
三哥李玄霸于隋大業十年病逝,年僅十六歲,所以被追封為衛懷王。
中間“懷”字為谥号,大概是懷念的意思吧?四哥李元吉被封為齊王。
曆史上的李智雲也是被追封的。
因為解勺之年就死于非命,甚是悲哀,所以被追封為楚哀王。
而現在這個李智雲還活蹦亂跳的,所以沒有加谥号,被封為楚王。
李智雲的堂叔和堂兄們被封為二字王,也就是郡王。
堂叔李孝基被封為永安王,李神通被封為永康王……
封王儀式結束後,李智雲手捧托盤,心裡美滋滋的。
這冊文和印玺要好好地收藏和保存,這可是他當楚王的依據和憑證。
封王大典當晚,阿爸在光明殿舉行了家宴,除了被封的王爺外,阿爸所有的嫔妃,以及公主和驸馬們都來參加了。
阿爸着常服坐于禦座,左右兩側分别是皇後和阿媽。
殿堂内,男人和女人分坐于大殿兩邊。
女人那邊,先是阿爸的嫔妃按等級排座,接着是各位公主。
男人這邊,太子打頭,接着是幾位堂叔,再過來是二哥和李智雲。
四哥李元吉因為要鎮守太原,所以沒來參加封王大典,而是由朝廷派官員去晉陽授封。
李智雲的下手,依次坐着他的幾位堂兄和各位驸馬。
光明殿裡鐘镈鳴響、絲竹彈奏,美妙的音樂四處飄蕩,身着彩裝的宮娥們在大殿中央蹁蹁起舞,一片歡樂吉祥的氣氛。
阿爸今晚很高興,喝了不少酒。
一曲終了,宮娥們退下後,他捋須哈哈大笑,道:“各位皇兒,各位宗親,今日給爾等授封,爾等可還滿意?如心中有什麼話,不妨當面直說,朕願洗耳恭聽!”
阿爸說出這番話來,是大有深意的。
當初晉陽起兵時,二哥的功勞最大。
阿爸當時曾許諾二哥,登基後立他為太子,可如今卻立了大哥為太子。
阿爸是想引誘二哥說出心中的不滿,自己好說出一番長幼有序、廢長立幼是取亂之道的大道理,來為自己的食言狡辯!
然而,二哥是何許人也?他雖然年輕,可城府極深,是不會當着衆人的面說出心中不滿的!所以,他就像沒聽見阿爸的話似的,照舊跟旁邊的人喝酒談笑,壓根兒就不搭理阿爸這個茬!
誰也沒有想到,李智雲這時候卻跳了出來。
他舉手道:“阿爸,我有話說!”阿爸意外地:“哦?你有何言?”
“阿爸,我這楚王聽上去不甚響亮,能否在中間加一‘霸’字?”
“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