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李智雲從國子學回來,剛走進太極宮,一名宮女正在等他,對他說:“娘娘正在等您,您快去吧!”
李智雲将木匣子遞與宮女,連忙去了阿媽的宮中。
阿媽一見他便說:“你快回去換一件素服,我在宮殿門口等你!”
李智雲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換了衣服後來到宮殿門口,阿媽已經在等他了。
上了馬車後,阿媽道:“前方傳回消息,你姐夫戰殁了!”
“哪個姐夫?”
“就是趙慈景。
”
趙慈景是他的五姐夫。
五姐與李智雲同母,比他大五歲。
她與二哥同一年出生,隻是月份比二哥大一些。
所以,除了三姐外,李智雲覺得跟五姐更親近一些。
“屍體到現在都沒有找到,人頭還挂在城牆上……”阿媽說着,不禁流下了眼淚。
原來,趙慈景率兵與堅守河東郡城的隋将堯君素交戰,被堯君素俘獲。
堯君素殺了他,把人頭挂在了城牆上。
真是太可怕了!李智雲剛到長安時,見過五姐夫,他是個美男子,文武雙全。
李淵在晉陽起兵時,趙慈景正在長安。
李淵派人通知了他,可他因為擔心年老的母親,就沒有逃走,結果被朝廷抓獲。
與李智雲不同,他沒有被處決,而是關在監獄裡。
李淵攻占長安後,把他解救了出來。
後來,趙慈景被任命為華州刺史、行軍總管。
這次與堯君素交戰,被他俘獲。
堯君素明知他是李淵的女婿,還是殺了他,明顯是打算頑抗到底!
堯君素是隋朝河東鷹擊郎将,原來是屈突通的部下,一直堅守着河東城。
屈突通被俘後,李淵任命他為兵部尚書,派他到河東城下招降堯君素。
兩人城上城下一見面,百感交集,都流下了眼淚。
屈突通對堯君素說:“我軍已經失敗,唐王義旗所指之處,無不響應。
事已至此,您還是早些歸降為好!”
堯君素說:“您身為國家大臣,主上委任您防衛關中的重任,代王将社稷都托付給您了,您為何要背棄國家而投降呢?還替人家作說客?您所乘之馬,就是代王賞賜的,您還有什麼臉騎着這匹馬呢?”屈突通說:“唉!君素,我是力盡途窮才投降的。
”堯君素說:“我現在力量還未用盡,哪裡用你多嘴?!”屈突通隻好慚愧地退走了。
堯君素殺了趙慈景後,李淵多次派人攻打河東城,都沒有打下來。
堯君素在河東城又堅持了半年,糧食吃完了,就人吃人。
堯君素的部下不堪忍受,就殺了他,開城投降了唐軍,并把堯君素的頭顱送至長安。
此乃後話。
李智雲與阿媽來到五姐府上,隻見全府上下都穿白戴孝,一片凄殺之氣。
他們穿過庭院,走進廳堂。
廳堂已經被布置成了靈堂,祭台上擺放着牌位,供奉着祭品和香燭。
五姐披麻戴孝,跪在大門口迎接來賓。
她一見阿媽進來,爬起來抱住阿媽,失聲痛哭。
阿媽也陪着她哭泣。
李智雲受到了感染,眼淚也止不住地往下直淌。
哭了一陣後,李智雲跟随阿媽給姐夫的靈位上香叩拜。
阿媽擦幹眼淚,道:“孩子們呢?”保姆把孩子帶了過來。
兩個孩子都很小,一個隻有兩三歲,另一個尚在襁褓之中。
阿媽抱過嬰兒,哭着說:“孩子這麼小,就沒了阿爸,以後怎麼辦呀?……”說得五姐又是一陣痛哭。
不時有賓客前來祭吊,五姐忙着跪迎。
阿媽對李智雲說:“這兒人太多了,你先回去吧!”
“那您呢?”
“今晚你姐要守靈,我就在府上住下,好陪陪她。
”
無奈,李智雲隻好一個人坐上馬車,回到了太極宮。
如果說在靈魂上,他與阿媽和五姐沒有關系,那麼在身體上,他與她們都有關系,而且是很近的血緣關系。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