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朋友的幫助,現在這種環境下能湊出這點布實屬不易。
拿上這兩盒糕點作為回報吧,費用我會替你記上。
”
對此提議,何雨水并未推辭,但她随後問道:
“若這些布料确實僅夠使用半個月,那接下來的數月該怎麼辦?下次分配面料又會在什麼時候?冬季将至,很多人都有制作新衣的需求啊。
”
對于這一困境,趙小山顯得無可奈何:“誰能說得準?可能要等到十月尾或十一月初才能有所進展,而且具體數額也無法保證。
”
思慮片刻後,趙小山提議道:
“既然如此,我打算嘗試與其他省份的戰友取得聯系。
他們在不同地方工作,或許能找到獲取面料的途徑,畢竟我們四九城正處于短缺之中,而别的地方則可能會富餘。
”
聽了此言,何雨水突然憶起趙小山确曾從事軍隊後勤工作,或許真能為這場危機找到轉機。
而作為供銷社的一名小小副主管,她的責任也并非無窮大,于是便暫時放寬了心思。
此時,品嘗到何雨水帶來的糕點,張海民臉上浮現出滿意的笑容。
随着幾次吐奶後的調整,何雨水與婁曉娥逐漸改變了其飲食結構。
這些柔軟可口的小零食成為了他的美味佳肴。
邊享用美食,邊聽聞着何雨水從毛紡廠歸來的故事,張海民漸漸明白:目前的問題僅僅得到了臨時緩解,未來仍需進一步努力。
于是他暗下決心,即便自身年齡尚幼,也要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等吃飽之後,必将全力以赴解決問題!
享用完美味糕點,張海民在心中默許願望:希望何雨水能夠順利獲取足夠數量的布料,解決供銷社的燃眉之急。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然後就美滋滋地躺在床上睡着了,心想這許願系統還真是個治療失眠的好幫手。
自忠路上,中國人民大學門口。
正值傍晚,學生們來來往往,何雨水騎着自行車進入校園。
一晃眼,她已經在夜大學上了一個多月的課。
夜大班的同學也都熟悉了。
她一進教室,就有同學向她打招呼。
何雨水熱情回應,坐回自己的座位。
課前的時光,大家都在輕松愉快地聊天。
她拿出書本,認真聽了一會兒,隻見一個身材嬌小的女孩走了過來,依偎在她身邊,軟聲軟語地說:
“雨水,你在供銷社工作,能幫我帶幾匹勞動布嗎?我媽媽想給家人做些新衣,但買不到布。
”
啊?
何雨水有些懵。
怎麼又是一次關于布的事情!
這位女孩名叫姚瑩瑩,是班裡年齡最小、長相比較可愛的學生。
她來自普通家庭,高中畢業後沒能考上大學,于是家人幫忙找關系讓她進了夜大學。
由于年紀小、外表可愛、性情開朗單純,她在班裡非常受歡迎,同學們都很疼愛她。
何雨水也不例外。
雖然作為售貨員,她是第一次遇到班裡的同學拜托她帶東西,但她有些驚訝:
“瑩瑩,你家附近那裡的供銷社也都沒有布嗎?”聽到何雨水這話,姚瑩瑩意識到何雨水所在的供銷社可能也沒有,愁眉不展地解釋道:
“早就賣光了。
”
喜歡四合院:我的姐姐何雨水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我的姐姐何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