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4章 玉鎖被盜

首頁
    回到四合院後不久,聽見鄰院老李奶奶喊着她的玉鎖兒被盜走了……但大家似乎對此頗有微詞,認為她家中并沒有真正祖傳的東西,更可能是編造出來的理由…… 當劉海中到來時安慰道:“張阿姨您别激動,具體是怎麼回事呢?” 張婆婆氣憤不已地講述事件經過,引來旁人的議論聲。

    “就你家還有祖傳物件?”“天天吃窩窩頭的還會有玉器不成?” 而這時,李大爺與大媽及幾位鄰居一同走出房門查看情況,隻見院子裡已經圍了幾十人聽着張婆怒罵不止,直到衆人散去恢複了甯靜…… 一位老人問道:“李大媽,你确定就是在你去醫院那幾天丢的嗎?” 李大媽答道:“我平時整天待在家裡縫衣服,唯有去醫院那次離開了家,不是那個時候丢的還能是啥時候?” 幾位老人聚在一起商量了一下。

    随後,一位長者高聲說道: “大家想一想,今天咱們胡同有陌生人來過嗎?” 衆人紛紛議論,很快确認今天沒有外人進來。

    于是這位長者接着說:“大媽,人都在這兒了,咱們現在開個會讨論一下吧!” 在這個四合院裡,任何大小糾紛都是通過召開全體會議解決的。

    然而這次,李大媽顯然不想走程序: “開會就算了,以前鄰裡間有小分歧還可以開會,但這回是我傳家寶玉鎖不見,我們這大院子可多少年沒丢過東西啦!” 此言似乎不完全可信。

    這時,另一位居民易建國忍不住大聲反駁: “我哥前些天吃的花生米是誰偷走的?我那隻老母雞又去了哪兒?望各位主持公道啊。

    ” 周圍哄笑聲起,随即有人應和說: “這事早就處理了,棒梗賠過你呀。

    你現在舊事重提真夠意思。

    ” 易建國意識到自己話說過了:“哎對,是棒梗偷的沒錯,一時忘掉了,抱歉。

    ” 轉而又問在場的大爺們:“大爺們既然都到齊了,趁現在查查到底是誰在我哥家裡偷了花生米,還有門外煤球經常減少的事情呢?有沒有誰家也少東西的?” “我家也是,門口東西不能亂放。

    ”一個居民補充。

     氣氛漸趨嚴肅。

    大家都了解情況差不多就是這樣,很多小事不必深究,誰沒遇過小失竊?但通常都是小孩子惡作劇,值不了多少錢。

    現在提起這個,無非是在側面針對張婆子。

     看到大家如此附和易建國的話,李大媽面色忽青忽白地站起身無法說出話。

     直到喧嘩漸漸平複下來後, 另一位叫劉中年的男人開口說:“李嬸子,你不打算開會,那幹嘛這麼鬧,難道是在取笑我們?” 按照四合院慣例,所有重大決定或争議都要經過公開讨論達成一緻。

    李大媽拒絕參與大會是對社區傳統規則的挑戰。

    而劉先生也覺得她行為不當,因此并沒有對她表現出特别禮讓的态度。

     李大媽堅持自己的寶貝很貴重,“那塊羊脂玉确實很有價值。

    ”但她提到的寶貝真實性遭到其他人質疑。

     這時旁邊的老奶奶突然想起之前聽過的相關故事,“我記起來了,李家确實是有一把傳家玉鎖。

    ” 這使衆人安靜了一些,畢竟是老年人多見風浪的人,在座大多數經曆過那個時代,每家每戶或多或少總有一些珍貴的老物件隻是很少向外透露。

    所以當有明确證據顯示确有這樣的寶貝存在時,就沒人再出言嘲笑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