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4章 拍桌子

首頁
    廠辦公會議的調整則是表現了上面對軋鋼廠管理和執行能力的不滿。

     不給程開元副書記的身份就是在提醒軋鋼廠辦公會議的所有人,要把工作成績做出來,否則一樣要換掉。

     同時從谠委調兩個副書記進廠辦,有協助和督促的意味,更有臨時接手和随時調整的危機。

     兩邊的調整都預留出了監督和督促的手段,這是明着在讓大家努力呢。

     下面的人聽着緊張,上面的人聽着也不舒服,念這個的楊元松也是不想多停頓,所以才一股腦的宣讀完了。

     楊鳳山清了清嗓子,見下面的會場紀律穩定了,開口說道:“下面我宣讀廠辦公會議分工情況”。

     就算是沒有紀律管理人員的起身,恐怕廠長的這一句話也能讓在場的衆人閉嘴仔細聽了。

     “廠長楊鳳山,負責軋鋼廠全面管理工作” “常務副廠長程開元同志,負責協助廠長管理軋鋼廠業務工作,主要負責生産管理處、技術處、辦公室業務工作”。

     “副廠長景玉農同志,主要負責财務處、人事處業務工作,同時兼任聯合企業(三産)管理處主任”。

     “副廠長李懷德同志,主要負責後勤管理處、調度處、銷售處業務工作”。

     “副廠長聶成林同志,主要負責服務處、工程處業務工作” “常務副書記谷維潔同志,主要負責軋鋼廠居民區項目管理處、聯合貿易管理處業務工作,分别擔任兩個管理處的主任職務”。

     “副書記董文學同志,主要負責保衛處業務工作” “以上是軋鋼廠辦公會議分工調整情況” 楊鳳山看着手裡的文件,繼續說道:“接下來宣讀軋鋼廠幹部崗位調整名單”。

     “軋鋼廠人事命令:現根據廠谠委研究決定,免去王敬章同志服務管理處處長職務、免去馮行可同志服務管理處副處長職務……” 名單很長,先宣讀的都是免職名單,很多單位和部門的負責人都涉及到了。

     當然了,在人事命令中,免職并不意味着沒有崗位了,也有可能是崗位進行調整了。

     一般來說,免職先,任職後,時間可能是三天,也可能是一周。

     但這次不一樣,年中會議集體調整,一定會在會議上直接公布任免情況的。

     李學武聽的很仔細,如果沒有其他情況而出現免職的,那一定會出現在下面的任職文件中。

     比如馮行可,這位原來的煉鋼廠副廠長,剛剛履新服務處副處長半年時間就被免職了,那不是撤就是上。

     上的概率大一些,以李學武估計,很有可能是上。

     原因很簡單,當初調查馮行可的時候就知道,這個人是沒有問題的,在煉鋼廠是做出貢獻了的。

     工作能力上沒有問題,擔任煉鋼廠辦公會議副手,能将生産任務搞好,即便是在那種環境下,也不會受到什麼影響。

     他在煉鋼廠時受到的處分僅僅是職務調整,轉回軋鋼廠繼續擔任副職。

     而在鍛煉和培養半年後,應該會接手一個部門擔任主要負責職務了。

     這是很正常的情況,宣讀的免職名單裡跟他類似的還有辦公室副主任謝庭芝,徐斯年的副手,保衛處綜合辦公室主任于德才,李學武的副手。

     等像人事處一科科長謝芝蘭、廠辦的孫堯、秘書一科副科長孫健等就又是一種情況。

     他們是因為這一次的幹部調整而被提拔的,很明顯的就能看出是要被用起來的。

     而人事處副處長敖雨華、工程處處長蕭子洪、副處長饒德著、土建科科長、副科長,财務處資金結算科科長、副科長等人那一定是要被調任或者降職任用的了。

     答案來的很快,當廠長楊鳳山宣讀完免職名單後,便開始宣讀任職名單。

     “馮行可同志任後勤管理處處長、谠組書記” “謝庭芝同志任服務管理處處長、谠組書記” “于德才同志任服務管理處副處長、谠組成員” “郎振南同志任工程管理處處長、谠組書記,居民區項目管理處副主任” “鄧崇慶同志任工程管理處副處長、谠組成員” “王敬章同志任聯合企業(三産)管理處副主任” “張國祁同志任聯合貿易管理處副主任” “敖雨華同志任辦公室副主任、谠組成員” “謝蘭芝同志任人事處副處長、谠組成員” “蕭子洪同志任保衛處副處長、谠組成員” “饒德著同志任财務處資金結算科科長” “孫健同志任保衛處綜合辦公室主任” “孫堯同志任人事處一科室科長” …… “沙器之同志任保衛處綜合辦公室副主任” 什麼叫變天了,現在就叫變天了,對很多人來說就是晴天霹靂一般。

     主管領導的分工調整并不大,主要還是在新來的那位副廠長身上。

     程開元接手了聶成林原先的管理範圍,同時還接手了辦公室這個原先一直是由廠長管理的部門。

     分工都是由廠長和書記商議定的,現在程開元接手辦公室就說明獲得了楊元松和楊鳳山的支持。

     聶成林接手了鄧之望原先管理的工程處,景玉農管理的服務處。

     因為管理原因,聶成林不适合再繼續擔任生産管理處和技術處兩個部門。

     楊鳳山不是沒勸過他,也不是沒做過兩方的工作,可聶成林自己不願意轉這個彎兒,就出現了程開元來接手生産兩個部門的情況。

     生産管理處和技術處是軋鋼廠非常重要的部門,楊鳳山不會給聶成林反應和轉彎的時間,能幹就幹,不能幹就換人。

     生産任務是分解到每一天的,每天的生産任務都是需要專職領導來分管的,他哪裡能容忍聶成林耍小孩子脾氣。

     不過聶成林是老同志了,還是從基層一步步走上來的,需要合理的安置。

     所以工程處這種專業的管理部門,以及服務處這種基礎服務的部門就成了最适合他現在狀況的業務範圍了。

     工作本來就是這樣的,能者上,弱者下,能幹就幹,不能幹就走。

     董文學直接管理了保衛處,李懷德在後勤處和調度處的基礎上又接手了銷售處,真正的組成了貿易聯合網絡。

     有意思的是,景玉農管理的業務少了,但話語權提升了,李懷德的目的達到了,話語權卻是削減了。

     因為誰都知道董文學直接管理保衛處跟李懷德管理保衛處是沒有什麼區别的。

     可能這就是妥協的結果吧,如果是李學武,那他在面臨這種選擇的時候也會這麼做吧。

     貿易網絡的搭建可以讓他的基礎更加堅實,實際話語權會推升,與其要那個面子,倒不如整點兒實惠的。

     尤其是在貿易項目管理權限上的選擇,這一次李懷德真的是大手筆。

     貿易項目管理處在誰那? 竟然交給了谷維潔一并管理,一方面履行了先前定下的,貿易項目所盈利資金将全力支持居民區項目建設的諾言,另一方便也在最大程度上支持了谷維潔介入到了廠辦公會議之中。

     看着谷維潔并沒有廠辦公會議的實際職務,但是她的身份和兼管的兩個業務就涉及到了好幾個部門。

     這種職權是要比具體負責業務還要大的,她的管理職權不是廠辦職務帶給她的,而是谠委身份決定的。

     利用這一次的年中會議,楊鳳山不僅完成了對廠辦公會議結構的調整,楊元松也完成了對監管職責和谠委結構建設的搭建工作。

     壓縮了廠辦的職權範圍,提升了執行力度,加強了監督職責,進一步鞏固了谠委的管理地位。

     廠領導的分工變化充分體現了廠谠委的這一意圖,也是楊鳳山在獲得楊元松支持的一種妥協态度。

     獲得了楊元松的支持,那楊鳳山在人事調整過程中就有了充分的話語權。

     包括因為管理缺失而造成事故的,一并進行了處分。

     工程處原處長降為副處長,調去了保衛處任職副處長,工程處原副處長降為科長,調去了同樣出事的資金結算科。

     人事處原副處長調任辦公室副主任,雖然保留了級别,但職務的調整必然是一種影響,兩年白幹也是有可能的。

     要說處分,現在工程處原處長蕭子洪可能覺得降職不算是很大的處分,調去保衛處擔任副處長才是真的處分吧。

     保衛處的情況誰不知道,說是龍潭虎穴也不為過吧,自己去哪不行,非得去那。

     徐斯年用眼睛的餘光看了李學武一眼,悄聲說道:“廠長還是比較關心保衛處工作的,補全了你們的崗位,提用了優秀人員,還把秘書調過去給你們了”。

     李學武轉頭看了他一眼,不知道這老小子是幫哪頭的。

     确實是這樣的,于德才調走了,升任服務處副處長,這算是好事。

     當時雖然沒有查到于德才有什麼問題,但因為煉鋼廠當時一把手的原因,他也是差點出了事的。

     調來保衛處是董文學保的他,現在進一步也算是對他在煉鋼廠幹了那麼多年的一種自我實現了。

     接任于德才擔任保衛處綜合辦公室主任的就是楊鳳山的秘書孫健,徐斯年給李學武說的也是這個意思。

     這是什麼意思? 抵近偵查? 有點意思~ 李學武沒答理徐斯年不明意味的提醒,繼續往前面看,宣讀完名單的楊鳳山又開始宣布煉鋼廠整體級别調整的事了。

     不過現在大家都沒心思聽他講這個,除了煉鋼廠來的代表。

     衆人現在心裡想的還是剛才的幹部崗位調整内容。

     這一次調整涉及到了九個處室,有幾個處室更是一二把手都換掉了,這變動不可謂不巨大了。

     馮行可去了後勤管理處任一把手,李懷德期望的岑輔堯沒上去。

     不得不說,這一次李懷德得到了很多,可也失去了很多。

     後勤管理處是他不能缺失的,也不能放棄的,但陣地已經被打開了一個缺口,損失多少就不知道了。

     于德才去擔任服務管理處任二把手,并不能說明李學武或者董文學就怎麼着了,至少李學武是不敢說于德才跟自己有什麼密切關系的。

     董文學是于德才原來的領導,在廠辦那個時候的,可兜兜轉轉,兩人之間到底有多深的牽扯,或者說董文學對他,他對服務處有多大的影響力還需要往後看。

     工程管理處一、二把手都換了,人是從外面調來的,鋼鐵工程管理學院的幹部,也是專業管理人員。

     軋鋼廠從外面調人進來就說明自己的幹部不能用了,或者說無法擔任專業技術崗位了。

     生産副廠長是,現在工程管理也是。

     楊鳳山申請從外面調來了專業管理人員,同時也把工程處這根弦給拉緊了。

     不僅接受主管副廠長聶成林的管理,還接受副書記谷維潔在居民區項目上的管理,嚴格把控,絕對不能再出現問題了。

     當然了,用人家自然是不能光套鎖鍊的,也将居民區項目管理副主任的職務交給了這位新來的工程處處長。

     會場上李學武是沒見到這位新同事的,可能是要年中會議結束後,再來廠裡報到接手工程處工作吧。

     這一次工程處因為鄧之望的問題,又因為材料倉庫的問題,從上到下一連串的幹部都出現了問題。

     土建科正副科長都換了人,工程處綜合辦的主任提了副處長,有輔助新處長掌控工程處的意思,也有提振工程處整體士氣的意味。

     王敬章和張國祁這對“老搭檔”算是求仁得仁了,又重新站在了同一個起跑線上。

     王敬章擔任聯合企業管理處副主任職務李學武能猜出來是因為什麼,其他人也大緻能猜到。

     畢竟賣力了嘛,先前馮副主任去跟書記溝通,提請王敬章擔任副書記一職,可書記沒有同意。

     不同意之後的妥協效果應該就是服務處一定不會再交給他了,隻能調去三産或者重要項目。

     現在适合他的也就隻有他一直念着的聯合企業管理處了。

     不過不是管理處主任,而是副主任。

     因為無論是景玉農也好,還是楊鳳山也好,都不會将聯合企業随意交給别人的。

     搶來的崽兒,再孬也得花心思養好了,不然不是讓人笑話了嘛。

     而張國祁任職聯合貿易管理處副主任則是李懷德的安排了。

     他自己不擔任主任讓給了谷維潔,卻将張國祁安排了過去這也是能說得過去的。

     王敬章能不能在聯合企業管理處掌握實權不知道,但張國祁一定能在聯合貿易管理處擔任實職。

     因為今天張國祁都沒在現場,整個年中會他都沒參加人現在應該已經在越州了,黃酒的事就是李學武交給他去辦的第一個工作。

     李學武坐在前排,無法看到同坐一排的王敬章現在是個什麼表情的,但在他想來,應該是五味雜陳吧。

     兩個冤家,老對頭,馬上就要對對碰了。

     其他的幹部調整李學武沒有關心太多,倒是謝大姐這一次升任人事處副處長挺讓他驚訝的。

     年初會議的時候謝大姐是由副科長升的正科,這一次又從正科升的副處,這進步的速度隻能說是火箭一般了。

     他還有臉說人家坐火箭,謝大姐名叫謝蘭芝,三十二歲,在人事處工作了十四年,跟董文學是同學。

     你想吧,董文學現在都啥級别了,她又是什麼級别。

     一直沒有進步的原因除了在人事處一直沒有基層工作經驗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任曉宇。

     任曉宇的進步也是很快的,夫妻兩個還是要注意一些影響的,所以幾次進步的機會謝蘭芝都讓了。

     而這一次楊鳳山是沒有遵從謝大姐的意見,直接提她擔任了人事處的副處長職務的。

     沒别的原因,人事處的工作比較專業,需要對人事管理比較在行的人接任。

     而她被提拔了,廠辦的一名秘書直接調去了人事處接了他的位置,就是叫孫堯的那個。

     提拔一個,安排一個,楊鳳山打的一手好棋,不偏不倚,給你個甜棗一定再給你一棒子。

     這一次會議上無論是廠谠委,還是廠辦公會,或者是幹部調整,都出現了比較讓人驚訝的部分。

     以緻于接下來各位領導就當前形勢下做出的工作布置和安排大家都沒什麼心思聽了。

     看着大家聽的很認真,可實際上誰都知道各自心裡在想着什麼。

     雖然沒有交頭接耳議論聲,可衆人内心的喧嚣已經讓台上的領導們感受到了。

     不知道他們的稿子都是誰寫的,确實不錯,可實際效果一般。

     衆人都在等着最後的大會閉幕,好趕緊回去準備迎接新領導,或者去準備交接工作。

     其實宣讀的名單并不重要,這已經是既定事實了,要做的也是會後去做。

     而領導們正在進行的講話才是最重要的,這關系到接下來半年時間裡軋鋼廠的工作部署和發展走向。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