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4章 副xx?

首頁
    “誰的電話?” “哦,我們處長回來了,您稍等” 沙器之見李學武進屋,對着電話裡講了一句,随後看向李學武彙報道:“是交道口派處所,找您的”。

     “嗯” 李學武微微皺眉,從沙器之手裡接過話筒接聽道:“我是李學武”。

     “二哥!” 電話裡傳來了姬毓秀有些慌張的聲音,在确定電話是李學武在接聽後,便說道:“剛才治安處賴處帶隊檢查工作,說我們這證據管理混亂、審訊報告登記不完整、偵破力度不徹底、治安管理有漏洞……” 姬毓秀在電話裡照着她自己記錄的檢查問題給李學武做了個彙報,好長一大串問題清單。

     “最後賴處做的總結,說我的管理能力缺失,崗位實踐不足,對所裡的工作起不到積極的管理作用,要給我下處分……” “嗯,我知道了” 李學武皺着眉頭說道:“這件事跟你沒關系,好好工作,問題我來解決”。

     “二哥,我給沈隊打了電話,他說他那邊去了解一下,讓我跟您彙報這個問題” 姬毓秀聽見了李學武的安慰,可還是有些忐忑,把自己能做的都跟李學武彙報了一下。

     李學武理解姬毓秀的意思,也明白沈放這麼安排的含義,這件事是自己正在辦着的,自然是要給自己說的。

     姬毓秀沒跟她哥說,而是選擇給自己打電話,這也正是說明了姬毓秀的成長和成熟。

     遇到事可以不自主的慌張,但不要做錯事,更不要做出錯誤的選擇。

     給姬衛東打電話也能解決這個問題,咋解決? 依照姬衛東的脾氣物理解決呗,一定能辦了賴山川。

     可這麼做隻能治标,不能治本,姬衛東也不能幹掉賴山川,隻能是将矛盾激化,引起這個系統的反擊。

     本來是内部問題,直接變成外部問題,問題會變的更加複雜。

     李學武安慰了姬毓秀幾句,讓她該幹嘛幹嘛,看看是不是真的在工作上有問題,把問題處理掉,把工作做好。

     放下電話後,李學武沒跟任何人聯系這件事,鄭富華那邊不用打電話他也能知道,沈放那邊不用打電話他也知道應該怎麼做。

     至于解決問題的思路,李學武也不想催促老彪子,慢慢來,動作快了反而要出問題。

     派處所姬毓秀那邊還有時間,一個所長不是他說想免就能免的,等着上會吧。

     鄭富華作為主管領導如果不同意,他的話也是沒力度,除非他手裡真有東西。

     不過交道口所就在治安大隊附近,好多工作都是跟治安大隊配合着做的,沈放也經常過去,有沒有問題他還能不知道? 再加上邢一春等人的幫助,有問題也都早解決了。

     賴山川羅列的那些問題無非就是實質性問題找不到,那就用普遍性問題湊數,依仗數量多了來形成免職理由。

     其實幹部的任用和免職哪有那麼多說道,還不就是主管領導的意圖能不能實現嘛。

     這件事主要還是針對他的,當初姬毓秀上這個位置是沈放撺掇的,鄭富華同意的,賴山川哪裡能不知道姬毓秀是他的關系。

     具體是什麼關系隻要去打聽就能知道了,李學才在家的時候都要住到交道口所去了,這能瞞過誰去。

     就像李學武能打聽到賴山川的個人關系一樣,兩人都在一個系統,手裡能用的資源都是差不多的。

     雖然姬毓秀也是系統内的幹部,可這一次賴山川奔的還是他的個人關系。

     玩歸玩,鬧歸鬧,别拿家人開玩笑,賴山川越界了。

     這一次不用别人出手了,李學武怎麼收拾賴山川都不會有人出面了。

     正治體系内的競争可以有多種方向和手段,但大家最忌諱的就是涉及到家人,這是底線,誰碰誰倒黴。

     即便是你赢了,可你的未來也輸了。

     不用辯解姬毓秀到底是不是李學武的家人,也不用說姬毓秀在單位就是單位的人,沒地方給他辯解去,也沒人願意當這個判斷者,不止群衆的眼睛是雪亮的。

     下午的軋鋼廠略顯安靜,可這安靜裡又帶着浮躁和緊張不安,就連平日裡喧鬧的那些小組織也都偃旗息鼓,好像風雨前的安靜。

     确實,年中會議就是一場風雨,有的花借着雨水開了,有的花卻被雨水打落了。

     安靜是相對的,不時的有幹部會被叫去人事或者谠組部那邊去談話,這也成了安靜背後的喧鬧。

     機關裡都在看着這些被叫去的人,也都在等着看這些人從談話會議室出來後的表情。

     一個個的都化作是了谠組部的處長,談論着誰應該去哪去哪,誰又應該上該下,小圈子裡熱鬧異常。

     今天一整天都是這種談話的節奏,也正是因為形勢的變化太快,很多工作都趕在了這一天,顯得有些突出。

     作為主管業務單位,谠組部同廠辦協調安排,請各領導負責對口的副處級以上的幹部談話,剩下副科級的才由谠組部自己來談。

     而再往下隻能是由人事處來談了,包括晉升副科的也應該是由人事處來談的。

     三個階段分工好了,這談話的進程也就快了,先前幾次會議定下來的幹部調整名單上的人基本上在這一天都會被談完。

     誰也不确定那份大名單上的人到底是升還是降,除非是有明顯工作成績的,今年初沒有進行調整的,才能判斷是升了。

     當然了,也有可能是平調,或者另有任用也說不定。

     組織工作一直都是個謎,猜對的人多,猜錯的才會成為議論的焦點。

     所以到底是猜對的概率大,還是猜錯的概率大,誰也說不準。

     身在局中,卻不是搏浪的那個人,看人家乘風破浪,點評一二,聊解人生苦悶罷了。

     不然你以為舊時為什麼茶館和戲院最受歡迎啊,還不是一杯熱茶就可以逞口舌之能,指點江山嘛。

     後世也是一樣,你就真以為你對某件時事的評論會成為熱點?會被對方和各界所關注? 即便是有,也是鳳毛麟角,微乎其微。

     沒有地位和身份,說出來的話就是廢話和噪音,機關裡哪個會在乎,玩笑罷了。

     保衛處這邊的機關裡也有這種聲音,不過李學武沒管過,閑談一二,無傷大雅。

     下班鈴聲還沒響呢,廣播站先播放起了激情昂揚的歌曲。

     跟早上那種催人奮進的歌曲風格不同,晚上這段時間的廣播得播時事和思想教育。

     耳邊傳來《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歌聲,李學武放下了手裡的鋼筆,擡起頭往外面望了望。

     沙器之正好走了進來,見着處長正在遠望,微笑着提醒道:“處長,招待所那邊準備好了”。

     “嗯” 李學武應了一聲,目光依舊是在看着遠方,好像是在思考着什麼。

     歌曲進行中,廠下班鈴聲也響了起來,遠處生産區車間瞬間響起了喧鬧聲。

     有的車間是二十四小時不間斷開工的,這個時候就需要進行交接班。

     而有的車間則是隻在白天開工,這個時候則是停車下班的時間。

     可無論是哪種情況,這個時間點都是軋鋼廠裡最熱鬧的時候,跟早上開班一樣。

     在這熱鬧聲中,廣播站裡又開始了每天都會有的思想大宣傳節目。

     沙器之收拾着李學武審批好的文件,一邊歸檔一邊聽着廣播裡的聲音。

     不用擔心距離遠聽不清楚,所有公共區域都有大喇叭、小喇叭,在這種宣傳渠道上,軋鋼廠是必須要花錢的。

     “青年突擊隊裡有沒有宣傳員?” 李學武突然從思考狀态中轉過頭來,看向了沙器之問了一句。

     沙器之被李學武問的一愣,随即點了點頭道:“有的,就是咱們綜合辦的,以前管材料,現在被于主任抽調去了青年突擊隊負責宣傳工作”。

     李學武點了點頭,看了沙器之一眼,随後吩咐道:“跟于主任說一下,宣傳工作要抓好啊,我看突擊隊完全可以組建個宣傳隊嘛”。

     還擴建?! 沙器之是有點兒懵住了,不明白現在的突擊隊已經有很大的活動範圍了,為什麼還要組建專門的宣傳隊。

     李學武卻是沒在意他的疑惑表情,微微皺眉看着窗外,心裡想的是,小組織過後可就是這種專業隊伍的天下了。

     工人宣傳隊,是可以向外拓展的,他讓于德才一直在培養這方面的人才。

     從一開始的文案宣傳,到後來的物質支持,以及與宣傳處配合的宣傳行動,都是在為這個目标打基礎。

     而李學武琢磨了一陣,這個時候組建宣傳隊應該是正合适的時候。

     三兩個月成熟了,就又是一柄利器。

     青年突擊隊,顧名思義,在組織建設初期還能突擊搞一下基礎建設,但是在未來一定會被淘汰掉的。

     尤其是在工作組開展了學習保衛處的宣傳活動後,這軋鋼廠裡各部門的突擊隊就像是雨後春筍一般紛紛成立了。

     可要說這些突擊隊的能力,隻能說是良莠不齊,高低不同。

     什麼玩意兒都是,多了就不新鮮了,也就不突出了,更有可能被濫竽充數的破壞了整體的形象。

     保衛處青年突擊隊的形象一直都很好,學習思想,探讨路線,積極參與大學習、大讨論活動的組織管理和宣傳工作,主動維護活動秩序和紀律。

     無論是在工作組那邊,還是在廠領導那裡,都獲得了肯定和贊譽的。

     既然大家都一窩蜂的學保衛處搞突擊隊,那李學武就得玩點兒新鮮的,搞宣傳隊。

     宣傳隊好啊,重點放在了宣傳上,專業搞宣傳的還能站在高處不受某些因素的影響,永遠走在最前列。

     這是當然的,擦屁股的永遠跑不過甩粑粑的。

     廣播裡還是那個熟悉的聲音,可李學武的思緒已經不在這個上面了。

     沙器之将文件都收拾妥當,陪着李學武下了樓。

     “你先下班吧,建昆把車留給我就好” 李學武對着兩人交代了一句,随後示意韓建昆下車,自己開車。

     韓建昆遲疑了一下,便下了車,同沙器之一起站了,目送着指揮車出了廠辦公區,往招待所的方向去了。

     李學武很少自己開這台車,更不會為難韓建昆,但一般晚上有聚餐他都會讓韓建昆先回家。

     他有應酬不代表秘書和司機就得跟着他一起應酬,他的時間寶貴,其他人的時間一樣珍貴。

     誰不想晚上早點下班,回去陪陪家人啊,現在他還是個九品小蝦米,少有擺譜的時候。

     恐怕也是軋鋼廠裡少有的不用司機或者秘書開車門子的人了。

     招待所這邊晚上是不安排領導們集體就餐的,有值夜班的幹部一般都是自己打了飯随便吃一點就行了。

     基本上多大的領導都是一人手裡一個鋁飯盒,沒有什麼其他區别。

     不過今天晚上的這種聚餐例外,這就相當于在飯店裡點餐了。

     隻是地點在軋鋼廠裡,自己的地盤,合适些,方便些。

     廚子的手藝有保障,材料都是現成的,酒水也是早就備好的,顯得遊刃有餘。

     跟外面的就餐環境相比,李懷德還是更鐘意軋鋼廠招待所。

     所以李學武将車停好,邁步進了大廳的時候,服務員小金提示道:“李副廠長他們到了,在茶廳呢”。

     李學武了然地點了點頭,他是故意等了一會兒才來的,算是給這些人同李懷德溝通的時間和機會了。

     茶廳這邊的位置大一些,有桌椅也有沙發區,人多人少都有合适的位置,方便談事情。

     茶廳的設置還是屬于福利性質的了,在這邊坐着并不收費,隻有叫了茶飲、糕點和水果才收費。

     不過來廠裡出差或者學習的,都不會差這點兒錢,一般都會叫上幾樣适當的吃食,算是使用費用。

     李懷德就不用了,他來這邊算是主場作戰,秦淮茹早就給準備好了茶水和果盤,賬已經挂在了李學武的名下。

     隻要有李學武參與的,隻要有李副廠長在的,秦淮茹都會默認是由李學武來結賬。

     在李學武特意要求過後,她和張松英都不再幫李學武平這個賬了。

     在蠅頭小利上,李學武從來不會跟這些人吝啬什麼,一點茶水錢,一點酒水錢,又能有幾個錢。

     隻要李懷德在貿易上面不出聲,一趟下來夠他們在招待所消費十年的了。

     之所以心安理得的享受着李學武的挂賬服務,李懷德心裡清楚的很。

     三個固定的貿易位置給了李學武兩個也是基于這種認知。

     他是沒有這個能力去組建各地的基礎銷售網絡了,可并不妨礙他把這個機會給他親近的人。

     李學武不算是他特别親近的人,甚至有的時候要有一點提防。

     可李學武這個人好就好在有邊界感,妙就妙在做事有分寸。

     讓他不會讨厭李學武,更不會過分的依賴李學武,有了他會有一些壓力,但沒了他還不行。

     所以在與李學武的相處上,李懷德是給予了一定的尊重和看重的。

     很多這個圈子裡的事情李學武都可以做主的,比如貿易項目的搭建和管理,即便是李學武插手了什麼,他也是不會說什麼的。

     可貴之處就在于李學武除了保衛處的項目外,對所有屬于他的項目都是跟他先溝通,再當着他的面跟其他人說。

     這種做法看着費事,實則讓他心裡很舒服,李學武年紀輕,但做事老道,很多人都是這麼認為的。

     至于李學武在這個圈子裡提了很多意見,或者代表他執行了很多命令這件事,李懷德是持支持态度的。

     原因就是李學武說的對,安排的合适,做的好,這個沒人比得了。

     如果張國祁也有李學武的這份能力,那李懷德一定不用李學武,而是用張國祁。

     可關鍵在于,這個圈子裡不是沒有比李學武更有能力的了嘛。

     而且這個圈子裡的人都很信服李學武,對他的辦事能力和統籌能力都是十分信賴的。

     調度處和銷售處已經在着手内部變革了,依照李學武上次在招待所所說的意見,依托邊疆貿易線,做出了一個相對于來說很龐大的行動方案。

     銷售處随着調度處能到達的方向開拓基本點,調度處将這些個點連成線,而銷售處反過來依靠調度處的運輸能力将這些線拓展成面。

     李學武連續三次在這份方案上做了修改意見和批示,調度處和銷售處組建的專題組更是幾經重修,終于将這份影響軋鋼廠未來的方案做了出來。

     李懷德很是認真地看過這個方案,他認為這個方案可以作為後勤處、調度處和銷售處三個部門未來二十年的發展綱要。

     這三個部門的人也是對這份方案研究了又研究,學習了又學習,都從上面看到了自己部門在軋鋼廠,在這份方案實施後的發展前景。

     沒有誰不想進步的,隻是苦于沒有機會。

     現在機會來了,前進的方向已經确定了,給你們指引好了,出發吧。

     看到希望和前景的人,還能放過像是今天這樣的圈子内聚會? “嚯!你們來的這麼早啊!” 李學武進屋的時候見着除了董文學這一些煉鋼廠的人,軋鋼廠這邊圈子裡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