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章 硬氣

首頁
    的,想幹啥就幹啥”。

     “我沒有~” 王亞梅有些怕現在的于麗,她本是頑皮的性格,這些天在倒座房隻感覺像是被關進籠子裡一樣。

     明明知道自己不喜歡這兒,想去街上玩,可她的理智告訴她,自己已經不是小孩子了。

     街上也有她這般大的孩子還在晃蕩,可她不成,要是不好好上班,她媽說就讓她嫁人。

     少女對另一半的想象大概是從十三四歲的時候開始的,可那個時候不用想象,就有一個人在她的面前。

     今天見着李學武開始,她就又回到了那陣恍惚中。

     她有些迷戀,這種迷戀的恍惚卻是被于麗幾句話敲的稀碎。

     于麗沒搭理她的倔強,皺眉問道:“你不知道他結婚了?你不知道你現在應該幹啥?你不知道你現在幾歲了?還在做夢??” “我沒有……” 相比于先前那句反駁,這一次王亞梅的底氣尤為的不足。

     于麗看着低下頭的王亞梅道:“你也不小了,我說的道理你都懂”。

     “你現在喜歡的并不代表你以後就喜歡,也不代表就會有結果,做夢抵不上吃飯,你先把飯錢賺了再說吧” 看着現在的王亞梅,于麗就想到了自己的妹妹于海棠。

     都是一樣的愛幻想,一談感情就開始不長腦子。

     要不是因為王亞梅就在這邊上班,于麗才不想做這個惡人呢。

     自打李學武結婚,她連李學武的邊都不敢着了,還有不長眼睛的往上撞。

     她這樣的都不成,一個小姑娘還成了?—— 中午飯李學武跟顧甯就在顧家吃的,到的時候丈母娘已經在等了。

     因為周日穆鴻雁上班,所以家裡就丈母娘一個人。

     對于李學武兩人抱着孩子回來,丁鳳霞表現出了很大的熱情。

     雖然李姝不是李學武和顧甯親生的,但就因為不是他們兩人任何一人親生的,丁鳳霞才接受和喜歡這孩子。

     現在她倒是想着李學武跟顧甯早點有自己的孩子才好,到時候就能稀罕親外孫了。

     “哎呦~姥姥抱~” 丁鳳霞特喜歡李姝這孩子,大眼睛叽溜叽溜的,雖然不是李學武生的,可卻是随了李學武的機靈了。

     一瞅這孩子就靈,眼睛裡都有靈光,長大了說不定多少心眼子呢。

     吃飯的時候就是顧甯抱着吃來着,等吃完了,丁鳳霞便把孩子接過去了。

     她沒搶着喂孩子,主要是想着鍛煉閨女帶孩子的能力。

     李姝大了,好帶了,還得有自己的呢。

     丁鳳霞抱着李姝去了客廳,顧甯則是吃了自己的飯,李學武沒着急下桌,坐在一邊陪着。

     顧甯擡起頭看了李學武一眼,道:“你有事就忙去吧,晚上再來接我”。

     “不着急” 李學武就看着顧甯吃,嘴裡說着,動也沒動。

     直等顧甯吃完了,這又跟過來收拾的服務員客氣了幾句,才進了客廳。

     傻柱自己去了幾次人家家裡,他倒是不懂,可卻也聽到了不少消息。

     跟李學武閑聊的時候也說了,處境也不算好,很憂心,很為難。

     李學武知道他更為難的時候還沒到呢,身邊人的惡意中傷才是讓他傷心前往南方躲避的原因。

     在丈人家這邊他不知道這些人有沒有那個心思,但做服務的,有幾個是心态平和的。

     每次吃飯,李學武都跟服務員客氣着,想着丈人決定抽身去羊城并不是草木皆兵,更應該說是未雨綢缪。

     李學武堪不透丈人的内心想法,但他了解丈人的為人,也知道他的性情。

     身在羊城,沒人敢輕易動他,他也不是善于之輩,光看小齊他們這些人就知道了。

     這邊做服務的是大院裡的機關服務管理處統一管理的,而保衛人員則是由大院警|衛連統一管理。

     但小齊他們不是,小齊他們直接在團裡挂的名字,身份又是一樣。

     這次丈人回羊城,也是帶走了不少人,所以李學武再來這邊感覺空落落的不是因為顧甯出嫁了,而是人真的少了。

     在客廳李學武陪着丈母娘說了一陣子閑話,等顧甯又催了一遍,李學武看着閨女睡着了,由着丈母娘抱着上了樓,這才出了門。

     今天的事情多,李學武跟俱樂部這邊的幾人約了下午的時間見面。

     王小琴和黃幹自不必說,經常見,倒是其他幾人見的不多。

     李學武到了東風俱樂部這邊先是去訓練區看了看,還有不少人跟這邊練着摔跤。

     是體校那邊來的幾個年輕教練在教,見着李學武過來,衛青還喊他過去練兩手。

     李學武卻是指了指管理處那邊,意思是先辦事。

     這次來,李學武主要是跟王小琴和周政全見面,研究一下“搞錢”的事。

     這邊俱樂部鳥悄的成立了,可經費的問題還沒有解決呢。

     李學武想了幾個點子,但都覺得不合适俱樂部來做,便放棄了。

     俱樂部的性質跟回收站不一樣,不能什麼買賣都插上一腳,得按照規矩來。

     管理處二樓有一處開間,會議室便在這裡。

     李學武到的時候周政全和王小琴已經在了,王筝也在。

     因為也不是什麼正式會議,李學武到之前兩人便開始研究上了。

     “你來的正好,我們正說着呢” 王小琴招了招手,示意了李學武過去坐下,還示意王筝把桌上的草稿紙收一收。

     “有什麼好點子了嗎?” 李學武笑着坐在了周政全的身邊,順手幫着王筝收拾着,還看了幾眼草稿。

     王筝笑道:“你當我們是善财童子呢?想想就有了?” 說着話示意了王小琴兩人道:“坐在這想了一上午了,中午飯都是在這吃的,我都被扣在這做服務工作呢”。

     “嘿,真是不容易啊” 李學武笑着看了王筝一眼,随後看向對面的王小琴問道:“分享一下吧,一上午都研究出了啥樣的好點子”。

     “啥也沒想出來,兜兜轉轉還是在你的窠臼之中” 王小琴苦笑着将李學武先前做的那份方案翻開到了商業運營的部分。

     關于俱樂部商業運營應交由管理處負責,而不是直接由俱樂部管理委員會負責。

     這是對商業運營的一種專業和負責的體現,他們都是公家人,不适合做這個。

     俱樂部管理層更不适合參與到具體的商業運營中。

     但現在是俱樂部草創,更是應該群策群力的時候,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會議。

     李學武沒看王小琴示意給他的文件,因為這些東西都是他想出來的,是婁父完善的,他能記不得? “其實按部就班并不是壞處,我理解你們兩個着急擺脫借錢過日子的難題,但也别過于苛責自己” 李學武的手輕輕拍了拍那份俱樂部籌備方案道:“這個也不是法令,更不是天書,就是一時的想法和籌劃,比較有系統罷了”。

     周政全的手按在茶杯上,苦笑道:“我們好像真的想法偏激了,過于着急了”。

     今天這種會議本應該有婁小娥或者婁父在的,但因為讨論的内容有涉及到他們的嫌疑,就主動避開了。

     今天的見面主要是周政全提出的,王小琴也贊成,主題就是賺錢,不借錢過日子了。

     借的這錢就是婁家的,别人身上的擔子多不多不知道,他們兩人倒是很有負擔。

     “俱樂部還在建設中呢,就算有萬般能耐,也不能躲過這工程了去” 李學武和顔悅色地勸說道:“借錢也不是不還了,咱們也不是還不起,等改造完成了,把這些生意搞起來了,不就有錢了嘛”。

     說着話還玩笑似的看向兩人問道:“難不成是婁先生着急用錢,催咱們還錢了?呵呵~” “是我想的歪了” 周政全倒是很有擔當,主動笑着承認了今天的責任。

     會議隻召集了李學武、王小琴和周政全,恰恰證明了今天會議的議題還不成熟,暫時不适合開大會來解決。

     李學武笑着擺了擺手,道:“不怨你,我其實也想着早點實現盈利,省的這人情背的太重”。

     這話卻是趁着今天會議人少,直接把話挑明了。

     王小琴和周政全都是心思通達之人,一見李學武這話,就沉默了下來。

     他們的心思李學武懂,無非是想着不用婁家的錢,隻用婁家的人。

     甚至是在某些時候婁家的人都不想用,因為怕受影響。

     李學武今天這話也切實說明白了,用婁家的錢,就是要讓俱樂部所有的會員都欠他們婁家一個人情。

     這份人情并不重,甚至是可以忽略掉,但它就是切實存在的。

     這份淡薄的人情會成為婁家經營俱樂部管理處的依托,也會成為日後有了麻煩時候的照顧理由。

     當然了,可能這一輩子都不用管它,但得承認,大家有機會聚在一起,是婁家出了力的。

     以前還不大看的清,直到最近兩周,俱樂部的會員們才明白了幾個同學的良苦用心。

     說是鍛煉,那健身房裡聊聊天就不成嗎? 這種方便條件可是一般時候不允許的,更求不到的。

     任誰來了,這些人都隻是在鍛煉身心,時刻準備着戰鬥。

     王小琴看了對面的周政全一眼,說道:“大家志同道合才有了今天的難得一聚,都是緣分”。

     周政全點了點頭,沒有再說這個話題。

     李學武的手輕輕拍了拍那份方案,說道:“商業化主要分為兩個方向,一個是訂制化,一個是大衆化”。

     “訂制化主要是打造屬于俱樂部獨有文化的藝術品制造,以及相關的文化推廣” 李學武正了正身子道:“比如我現在已經在做的,尋找高明的手藝人來這邊上班”。

     一邊說着,一邊從手包裡掏出了一張圖紙放在了兩人身前。

     “這是……包?” 王小琴看了一眼便認了出來,不解地看向了李學武。

     李學武點頭道:“是包,就是我手中這樣的包”。

     說着話還示意了一下手裡的手包,同時解釋道:“比公文紙大一點,可以放筆記本、鋼筆、手槍、證件等日常辦公用品”。

     介紹完便将手包放在了一邊,點了點桌上的圖紙道:“這是我找專業師傅設計的,做了分區、五金等獨特的設計方案”。

     “看着是挺方便的” 周政全拿了李學武手邊的手包看了看,裡面就像李學武說的,筆記本、材料和手槍,裡面還有卡鋼筆的地方。

     王小琴是知道李學武這個包的,擡眼問道:“是準備開個箱包廠?咱們賣包?” “不不不~” 李學武搖了搖手指,笑道:“這包不外賣,隻能内部購買,所有的東風俱樂部會員都能購買這樣的手包,但絕不能外賣”。

     說着話點了點桌上的圖紙道:“所有包都是手工訂制,包括印花上的俱樂部标志、五金件上的标志,還有”。

     李學武點了包的一個角落道:“這裡會有咱們俱樂部會員的編号,誰的包一目了然,私人訂制款”。

     “這有什麼意義嗎?” 王小琴看着李學武說的很牛哔似的,但她沒懂李學武這麼做的意義。

     就這麼一個包能賣幾個錢,還不外賣,光掙會員的錢? 李學武看了王小琴一眼,再看周政全的時候,發現他卻是在皺眉思考,看來他懂了一些。

     “意義就是文化,俱樂部獨有的文化” 李學武點了點圖紙道:“你也是一把手,我也是一把手,但我拿着這個包,就代表我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戰友”。

     王小琴直接愣住了,這特麼不是在搞分化嘛,就說對面的周政全皺眉頭呢,這玩意的意義太大了。

     李學武知道她在想什麼,笑着道:“可這種意義是隐形的,我不說,它就是個普通的包,但你就是知道它本身代表的存在”。

     說完謝了王筝給他倒的茶,又繼續笑着道:“不僅僅是手裡的包,連衣服我都想到了”。

     見王小琴和周政全看過來,李學武示意兩人看自己身上的衣服,笑問道:“有看出什麼不同嗎?” “衣服啊,有什麼不同?” 王小琴還特意站起來看了看李學武,皺眉道:“還能是用料好?” “是名字!” 剛才走到李學武身邊給李學武倒茶的王筝先發現了不同點,指了指李學武襯衫領子上的痕迹道:“是名字的繡痕”。

     “而且他的衣服穿着更合身,應該是裁縫做的” 王筝抻了抻李學武的衣袖,又補充道:“還是個手藝好的裁縫”。

     “呵呵,有點眼光” 李學武笑着示意了一下胸口的标志道:“以後這個位置也将會是咱們俱樂部的标志”。

     “也不外賣?手工制作?” 王小琴皺着眉頭問了一句,她覺得李學武搞的這個東西有點吓人了。

     李學武點了點頭,道:“這就是文化,代表了團結,代表了力量”。

     “關鍵是這種團結和力量是隐形的” 周政全看了看李學武的衣服,嘴裡說了一句,又問道:“還有其他的嗎?” “當然,還有很多” 李學武敲了敲手裡的包道:“衣服、皮鞋、腰帶等等,以後能做的東西會有很多,這就是訂制化的商業發展方向”。

     這話卻是讓王小琴和周政全愣住了,是啊,這就不簡單了。

     會員現在就有六十多人,一人一件襯衫值不得幾個錢,可六十人的襯衫呢? 要是再加上六十人的包、鞋、腰帶、所有衣服呢? 人總是要穿衣服的,外面買哪有裁縫手工做的合适。

     他們都是上班的,又不缺做衣服的錢,重要的是這些東西符合了他們的身份。

     未來俱樂部的會員會發展的,不是所有人都互相認識的。

     什麼叫俱樂部啊,大家一起樂才是俱樂部啊。

     兩個人因為某些事遇在一起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啊,都是一個俱樂部的,雖然不認識,但有着小團體的關系,這事兒就好解決了。

     無論是王小琴,還是周政全,甚至是站在李學武身邊的王筝都想到了這一點。

     這到底是個啥腦子,從一個小小的手包開始,就要把所有人都團結在一起。

     要不說他弱冠之年就能跟她們這些老大哥老大姐平起平坐呢。

     甚至是這個管理會的會長都給他來做呢,就是沖着這份頭腦啊。

     李學武見兩人明白了,又笑道:“我還認識個書畫師傅,朋友認識做宮燈的,五花八門,都是各行各業的老師傅”。

     “其本身的手藝就是一種文化傳承,更是一種傳統的文化底蘊” 李學武看向兩人說道:“外來的和尚不一定适合咱們,我倒是很喜歡傳統文化,如果能将這些文化轉變成為藝術,那就是将文化附于了商業價值”。

     “是大衆商業?” 周政全好像明白了什麼,看向李學武問道:“你将會員才能持有的文化立意标榜出來,然後引領大衆的審美?”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不過太大了” 李學武笑了笑,解釋道:“都喜歡去老莫吃西餐,那老莫做的就一定好嗎?還不是就餐環境和牆上的幾幅畫影響的就餐感官嘛~” “就是!” 王筝點頭道:“要吃滿漢全席就得擺皇宮裡去!” “姑奶奶!你可饒了我吧!” (本章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