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撲過來,他要被氣死了,這朋友沒用了!
“呵呵呵”
他也是會趕點兒,剛挑起來,樓梯上便出現了兩個人。
都是溫文爾雅的穿着,面上都是很和藹的笑容。
尤其是當姬衛東要跟李學武拼命的時候,姬瑞軒前面下樓的那位還笑了起來。
“什麼樣子,都多大的人了”
姬瑞軒下樓後瞪了兒子一眼,嘴裡訓道:“還當自己是小孩兒嘛?”
姬衛東哪裡敢反駁,隻是把父親瞪過來的眼神瞪給了李學武。
李學武不在乎,他現在又沒看姬衛東,而是看向了一起下樓的這位。
是誰他不認識,但能來姬衛東家裡跟他爸詳談的,那一定是個人物。
那位看着李學武變換自如的氣度,也是微笑着點了點頭,這才由着姬衛東送出了門。
“等了有一會兒了吧?”
姬瑞軒讓兒子送了客人,自己則是坐在了剛才兒子的位置上。
即便李學武現在的級别不低,但也沒到跟他上樓去書房談話的地步。
在他的心裡,李學武終究是親家家裡的孩子,是兒子的朋友,是自己的晚輩。
李學武當然也是這麼想的,不過想是這麼想,态度要誠懇,身份倒不用放低。
談話嘛,你情我願的,做買賣也是一樣。
“是有一會兒了,跟衛東說了說工作”
“是嘛”
姬瑞軒見李學武這麼說,倒是笑了笑。
這麼自信成熟的小夥子可不多見,怨不得閨女兒子都說他厲害呢。
姬家的孩子又不是找不着對象,姬毓秀隻是年齡尚幼,又是天真爛漫的性格,所以他們夫妻兩個才沒做安排的。
把閨女交給兒子來照顧自然放心,可卻是在這裡出了差錯。
夫妻兩個都在國外,卻是收到了家裡的電話,閨女處對象了,還是普通人家的孩子。
關鍵是閨女年齡小,對方的年齡也不大,而且還在上學。
要不是在國外,姬瑞軒都想抻着兒子問問到底是咋照顧的妹妹。
不過時間長了,慢慢打聽了,也就知道了。
再加上閨女願意處,對方的條件也不差,這才同意了。
這同意的關鍵還是在眼前這位李家的二少爺身上。
兒子說這是他的朋友,少見的厲害人物。
今日一見,還真是有那麼股子老道的氣質的。
當然了,昨天李學武的表現也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止是他,但凡關注他的,都知道,以後不能跟他喝酒。
“我和愛人常年在外忙碌,衛東和毓秀的工作和生活關心的不夠,還好有你們幫襯着”
“您客氣了”
李學武笑了笑,昨天弟弟咋樣他不知道,不過今天姬父這是要跟自己算算偷閨女的賬了。
還關心不夠,還幫襯着,不就是說自己趁人家父母不在家,讓自己弟弟偷了人家閨女嘛。
不過李學武大臉白,說就說呗,反正做都做了,還怕人家說?
就算是現在姬父罵他兩句又能怎麼樣,還能掉二兩肉咋地。
閨女都被人家騙走了,現在自己這邊是有人質的,不怕罵。
“衛東為人熱情,膽大心細,有責任心,毓秀善良正直,自信聰明,我們能成為朋友也是緣分”
“呵呵,我倒是頭一次聽到他們還有這些優點”
姬瑞軒笑着道:“不過這次回來,看他們兩個确實成熟了許多,考慮事情也都有了主見,看來交好朋友才能學好知識啊”。
“您過獎了,都是朋友,互相學習,互相提高”
李學武一直保持着謙虛的态度回複着姬瑞軒的話,同時保持不卑不亢的原則,你說我的,我還能給你說回去。
今天既是來談公事的,也是來談私事的,私事裡又包含了家事。
大哥不用指望了,在這邊,還得是自己給弟弟撐腰站陣呢。
自己今天的表現也代表了李家在這兒的表現,關系到未來弟弟在這邊的地位了。
“我跟衛東和毓秀在工作上都有接觸,算是志同道合吧”
李學武解釋道:“跟衛東是在案子中認識的,随後又一起經曆了幾個案子,這次也是在鋼城,算是三方合作”。
“跟毓秀則是在她們所認識的,當時就覺得挺好的姑娘,跟我弟弟都是一樣的性格,所以就撮合了一下”
說到這裡,李學武略到歉意地說道:“還得跟您說聲抱歉,沒有經過您和阿姨的同意就……”
“不用,不用道歉,是好事兒”
姬瑞軒見李學武這麼說了,擺擺手,随後笑着指了指李學武,又指了指自己說道:“現在咱們可以說是親戚,家人,沒必要說抱歉”。
“毓秀嘛,我跟她媽就這麼一個閨女,心疼的很”
姬瑞軒感慨着說道:“沒考上大學,也沒給她安排什麼太複雜的工作,問她喜歡啥,她說想當警查,這才給她安排到那邊的”。
“昨天我也跟學才聊了聊,孩子不錯,很有責任感,也很有抱負,我們家沒在乎是不是某些單位啥的”
李學武笑着道:“我年紀小,說話可能不對,但我看人還是很準的,從衛東和毓秀的身上就能看得出他們都有良好的家教和素質,跟毓秀相處,我弟弟也成長了很多”。
“哈哈哈!”
姬瑞軒笑着點了點李學武,臉上能明顯看得出得意和開心。
為人父母的,誇他們不一定會滿意,會高興,但誇他們的孩子,那是打心眼裡開心的。
姬瑞軒不得不承認,李家卻是厲害,中醫世家的底蘊不比耕讀傳家的差。
昨天跟親家相處就能看得出,無論是李順,還是劉茵,亦或者是李家的老太太,都有非與常人的智慧和良好的傳統。
李家的這些人和年輕一輩他也都見到了,也都了解了。
不說李家,就算是他們這樣的家庭,也不敢保證孩子們個個都有出息吧?
誰敢保證自己家的孩子比李家的孩子都有出息?
門第成見不是制約年輕一輩婚姻的障礙,人品和家庭才是。
“要說毓秀嘛,跟學才相處的來,互相學習,一起進步我還是同意的,呵呵,衛東”
說到這裡,姬瑞軒擡手理了理頭發,笑道:“這是個莽撞的性子,急脾氣,容不得一點兒耐心的”。
這會兒姬衛東正好從門外送了客人回來,一進屋就聽見他爸在批評他。
這不禁讓他懷疑是不是李學武在他爸面前說什麼壞話了。
李學武看見姬衛東瞪過來,無辜地聳了聳肩膀,滿眼的冤枉。
姬衛東才不信李學武的裝可憐,這家夥最不是人了,第一次見面就騙自己的大衣穿。
這個經曆他能記一輩子!
呸!
姬瑞軒看着兒子坐在了李學武旁邊,微笑着說道:“你們在鋼城的事我聽說了一些,還是有些操之過急了”。
說着話,還意有所指地點了點兩人,道:“跨越這麼遠去辦案,人家都說你們饑不擇食,狗拿耗子喽”。
“他們愛說啥說啥!反正讓我抓住了!”
姬衛東歪着嘴不忿地說道:“落在口袋裡的實惠才是真的,我在乎他們的評價嘛?”
李學武抿了抿嘴,沒有接姬衛東的話茬兒,雖然他們是一起辦的案子,但不算是太認同姬衛東的觀點。
姬父的說法也沒有錯,隻是站在不同的立場,不同的角度看問題罷了。
這次鋼城的事件李學武并沒有擴大化,也沒有往深挖,一切都是抱着目的去的。
隻是姬衛東在辦案的過程中難免的會遇到一些人的反饋,或者對他們的所做表達不滿。
像是姬衛東所說的不在乎,這是不可能的,現在能說不在乎,那是事情沒有達到一定的程度。
如果不是李學武提出建議,向允年同意加快進度,估計這個案子趕上這個時間,怕不是要不了了之。
這也是為啥李學武放着新婚媳婦兒不顧,準備再一次前往鋼城的原因。
因為有煉鋼廠在,有完整的工業基礎在,未來那邊一定是李學武某些計劃的跳闆。
可不能因為姬衛東的意氣用事,讓好事變成了壞事。
“叔叔說的是操之過急了,又不是說不能辦,是在讓咱們注意這背後的利益關系”
李學武解釋了一句,随後看向姬瑞軒說道:“這我們都理解,先前在鋼城也有過調整和防備,急切的原因也是因為形勢發生了變化”。
姬瑞軒自然能看得出兒子的叛逆,久不在身邊,這是難免的。
平日裡也許還好些,但一到自己身邊就要頂着說幾句的,算是這個年齡的人都有的毛病吧。
不過再看向李學武,卻是覺得自己兒子還是有些幼稚了。
懶得跟兒子解釋,直接看向了李學武,道:“你的正治敏感度倒是很高,是自己發現的,還是聽别人說的?”
這個問題可不是随便問的,自己發現的?那二十歲的年齡說發現這個,豈不是自吹自話?
到時候難免的還是會被當成年輕人看待,且會被當做不誠實的表現。
要說聽别人說的?
總得說說聽誰說的吧,即便不說,也代表了今天來這裡,李學武不是代表他自己,還有人在李學武的身後站着。
那這麼一來,想要繼續往下談,就得請那位來談了。
李學武背後哪有什麼人啊,都是他站在别人的背後。
“說來慚愧,我的年齡一直都是我的硬傷,阻礙了大家更廣泛地了解我這個人”
李學武并沒有直接回答姬瑞軒的問題,而是先說了說自己的情況。
“好在回來參加工作後,結識了照顧下屬的領導,遇到了一如衛東這樣可靠的朋友,還有幸獲得了同事們的支持,這才有了今天的一點點成績”。
“那也是能力了”
姬瑞軒很是欣賞地看了看李學武,道:“社交能力在西方一直都是很被重視,比專業能力還重視”。
“這要辯證的看了,呵呵”
李學武輕松地笑了笑,見姬父把話題引了上來,這才放下了懸着的心。
“如果是專業的崗位,自然應該更注重專業技能,但如果是輔助類,或者管理類的崗位,我想社交能力突出,更能表達自己的情緒和影響力”。
姬瑞軒再次打量了李學武一陣,這才笑了問道:“聽衛東說你有自己的企業?”
“哪有~小打小鬧罷了”
李學武自然沒在意姬衛東把自己的情況告訴他父親,隻是以前本就不多的關于坑了姬衛東的愧疚感瞬間清空了。
“隻是幾個發小,沒爹養沒娘疼的,再加上幾個孤寡,勉強過生活罷了”
“幾百個人手,幾十條船,京城和鋼城兩地做生意,就不算小打小鬧了吧?”
姬瑞軒從這一刻起就不再拿李學武當普通年輕人看待了,那對自己是不公平的。
“今天來家裡,咱們也就是随便聊聊,我又不是在國内工作,不用提防我”
說到這兒,姬瑞軒還擺了擺手示意道:“再加上你跟衛東的關系,咱們的關系,别拘束”。
李學武倒是想不拘束了,可這些事家裡人都不知道,還能都跟你說了?
“這是當然”
李學武笑了笑,解釋道:“今天來也是為了兩件事,一公一私,都跟外面有些關系,您常年在外,我想聽聽您的意見”。
“是嘛!說說”
姬瑞軒給李學武發了一根煙,卻是沒給已經在等着的兒子發,還叫姬衛東找火。
李學武擺手謝了姬衛東的火柴,自己點了。
“先說說公事吧,跟鋼城也有些關系”
李學武抽了一口煙,說道:“軋鋼廠現在有個項目,聯合企業,緻力于解決生産資料短缺和人力富集的問題”。
“煉鋼廠作為軋鋼廠的子企業,也在尋求出路,想走一條屬于自己的,适合自己的發展模式”
“而軋鋼廠這邊的聯合企業又在邊疆開設了辦事處,永遠聯絡京城,互通有無”
李學武頓了頓,這次繼續解釋道:“未來将會形成三個階梯,三種布局”。
“以軋鋼廠為主,以軋鋼廠的産品為主,聯合其他企業産品為輔,形成第一梯隊的計劃外重工業産品生産模式”
“以軋鋼廠附屬工廠為主,聯合其他企業,共同組建工廠,集合優勢,擴大生産内需,打造靈活多變的第二梯隊小規模輕工業産品生産模式”
“以煉鋼廠為主,走自主研發,學習兄弟單位優秀産品鍛造手段,搞特殊化商品生産,組建第三梯隊服務型定制化标準化集成化産品生産模式”
李學武用手比劃了一個大概的模型,最後介紹道:“這些産品的生産管理,最終都會被集中在一起,形成一個總的管理集團布局,用于調配資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等”。
“而銷售又都會最終集合在一個銷售網絡内,成為第二個布局,走内部消化和外部拓展的思路”。
“所以”
姬瑞軒看着李學武,問道:“你所說三個布局,這第三個就是布局海外,對嗎?”
不等李學武回答,姬瑞軒昂起頭看着李學武說道:“你知道你正在說什麼嘛?你在打造一個集重工業、輕工業和服務業的托拉斯集團企業”。
“你知道這代表了什麼?”
聽完李學武的叙述後,姬瑞軒眯着眼睛道:“這代表了壟斷,代表了高度競争力和集中指向的生産力,你确定你們廠要這麼做?”
“以前我沒來的時候不太清楚”
李學武抿了抿嘴,随後解釋道:“但現在,我們已經正在做了”。
“邊疆辦事處随時都能幫我們集中生産原料,軋鋼廠和周邊工業區域的工廠生産能力和人力富集程度不需要我過多介紹吧”
“重點是”
李學武點着沙發扶手強調道:“我們的社會還處于初級階段,當前的主要矛盾還是民衆日益增長的經濟和文化需求,同落後的社會生産力之間的矛盾”。
“我們暫時不需要擔心工業原料轉化為商品時會有滞銷的情況,所以我定的這三個階梯,三個布局,是有其成功的先決條件的”。
“你定的?”
姬瑞軒準确地抓住了李學武話語中的重點,無論現在李學武說的什麼,都是計劃,即便是他們已經在實施這項計劃了。
但不能否認的是,制定計劃的人,才是他關注的重點。
“對”
李學武将自己今天來的第一個問題已經抛出,便不怕被輕視,所以直接了當地承認了這個。
這是他對軋鋼廠未來的規劃,還隻是規劃,需要逐步實施。
畢竟他現在隻是一個副處長,到廠長的位置上,大概還有掀翻三個領導這麼長的距離。
姬瑞軒看向了兒子,想要征求一下他對于李學武這種說法的認同度。
可現在姬衛東已經有些驚呆了。
特麼的,這小子不聲不響的做了這麼多工作?
就說去鋼城辦案,怎麼老往煉鋼廠的辦公區跑,怎麼老去看生産車間等位置。
平時大家都嘻嘻哈哈的,你是副處,我是正科,大家都差不多。
怎麼你特麼才是副處,就想着大集團一把手的工作了?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
李學武态度堅定地說道:“應對當前的風險,甚至是未來可能出現的其他風險,我覺得集體的力量更強大”。
第二卷最後一章《第五百八十二章》已經更新,内容關于洞房的,往前翻找。
另外請大家幫忙給給月票,老武已經連續加更四萬字了,月票給力加更不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