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五十九章 往哪跑

首頁
    都是大隊長了,都是副處級幹部了,基礎業務自然輪不到李學武來做,不然還要支隊幹啥。

     趁着這會兒空餘的時間,李學武把電話打到了保衛處綜合科。

     知道今天李學武要在分局這邊忙,所以保衛處的工作都被于德才整理了,等着李學武什麼時候回去處理。

     李學武問的也是這個問題,就怕軋鋼廠有緊急的事情。

     好在,一切都在穩步進行中。

     在電話的最後李學武問了一下支援災區的李副廠長發回的簡報。

     李懷德在簡報裡除了描述了災區的困難和需要外,還對廠裡的應急工作進行了布置。

     隻有身臨其境,才能感同身受。

     李學武沒讓于德才等自己,先把李懷德的布置和要求轉發給稽查科,等下午回去的時候再審批。

     保衛處内部的業務,李學武還是有把握的。

     放下電話,李學武又給紅星訓練場打去了電話。

     這是每天必須要進行溝通的,魏同給李學武彙報了地震後,山上組織的應急預案建設和應急演練實施情況。

     再一個,主要彙報了當前幾個參訓團隊的訓練情況。

     除了正在挑選和組織訓練的消防隊以外,所有的參訓人員訓練進度正在加速。

     在适應了訓練強度和任務以後,這個時代的青年展現出了頑強的韌性和毅力。

     有專業的武裝訓練團隊指導和指揮,參訓人員的技能水平穩步提高。

     在電話末尾,魏同問了武器裝備和文化、正治内容授課人員的準備情況。

     按照訓練進度,這一階段的基礎訓練結束後,将要進行文化學習、正治學習和相關的特殊技能學習。

     李學武給魏同解釋了相關工作的進展,叫他安心抓好訓練場工作,把心都放在訓練場。

     結束電話的時候魏同告訴李學武,交道口廢品回收站的車上山了。

     李學武沒應聲便挂了電話。

     現在紅星村的山上已經被設置成墾區了,屬于支援團自行開墾的生活基地。

     主要有牲畜放牧養殖、家禽養殖、野兔、野豬等肉類供應養殖農牧場。

     其次便是這些支援團的戰士們,訓練之餘在山上開墾出來的蔬菜和糧食種植區域。

     今天老彪子帶着張掌櫃去的就是這個地方。

     “哎呀媽呀,這兒全是山啊!真特麼高啊!” 大春兒站在山坡上往下看了看,一覽衆山小的感覺。

     不過他不會說橫看成嶺側成峰啥的,隻會說窩草山真高。

     張萬和也搭着手看了看群山,心裡還在震撼上山時的場景。

     李東家說的一塊兒山确實是山,可特麼沒說是部隊給看守的啊。

     這特麼什麼實力啊! 他不知道,開車的老彪子也沒給他解釋,隻是山口的執勤人員看了老彪子的證件便叫上山了。

     來到山上給他的震撼還在繼續。

     山坳裡築牆養野豬,誰特麼想出來的招兒,這豬圈是不是全國最大的? 不止是野豬,礦洞裡養兔子,種植蘑菇等蔬菜,養雞、養鴨、鵝,這是闖進三防建設的部隊來了? 其實他猜測的差不多,李學武和聞三兒等人設計的便是這種混淆概念。

     山上的東西躲不過去,但也不怕查。

     部隊墾荒那是有文件的,部隊養豬等搞養殖也是有文件的,哪個村裡沒有養豬兵? 其次是山洞裡面的東西,有山下的訓練場背書,誰也說不出什麼來。

     就算是村裡上山幹活兒的人都不知道給誰幹的。

     隻有尹滿倉連同一些連隊幹部知道,到年終歲尾了,各家各戶得着實惠了,哪個煞筆會亂說去? 這就是李學武織就的大網,軋鋼廠與紅星村,紅星村與回收站,回收站聯合紅星村與支援團。

     以三家各種類型的單位作為主體,回收站作為隐形關聯單位,聯合了華清大學、分局、調查部、供銷社等外圍單位。

     估計李從雲和吳有慶也是沒想到,他們有一天會成為“外圍”單位。

     接到李學武的電話時還很驚訝。

     “李處長啊,是我們的保衛隊訓練完成了?” 現在華清大學在軋鋼廠隻有這一件兒事兒了,所以對于李學武的來電,吳有慶當然這麼想。

     “呵呵,快了” 李學武站在辦公桌邊上,拿着電話笑道:“剛跟山上的訓練場溝通完,你們的保衛在這個月底就能完成所有的訓練科目了”。

     “這是好事兒啊!哈哈~” 吳有慶拿着電話笑了笑,再次問道:“這個時間打電話,是要喝點兒啊?” “喝一定是要喝的” 李學武看了看窗外不時走過的辦公人員,今天是大隊成立的第一天,萬事開頭難,也是開頭忙。

     “咱們合作的第一次就取得了這麼豐厚的成果,是要喝一杯好好慶祝的” 吳有慶聽話聽音兒,笑着回道:“哈哈,你要是這麼說,那這杯酒可就得我們李副校長敬你了”。

     說着話看了看辦公室的門輕聲說道:“與軋鋼廠在紅星村進行合作,李副校長壓力是不小的”。

     “我知道” 李學武應了一聲,說道:“我完全理解李副校長和您吳處長的艱難”。

     “哈哈哈,不過現在好了” 吳有慶很是痛快地笑道:“誰能想到了,所有付出都有了回報,而且血賺,哈哈~” 李學武要求人,話當然可着關系說。

     “這是我們軋鋼廠保衛處行事的一貫作風,絕不吃獨食!” 說着話,點着吳有慶說道:“咱們是什麼關系?那是關聯單位,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關系,您說是不是?” “哈哈,當然” 吳有慶笑着說道:“說吧,李處長,隻要我能幫忙的,一定幫”。

     “那好,我就說說” 李學武笑着将山上和山下都需要文化教員的事兒說了。

     吳有慶聽後哭笑不得地說道:“基礎文化教育,你來華清找老師,是不是有高射炮打蚊子的嫌疑?” “我是找老師” 李學武拿着電話看了一眼輕輕敲門走進辦公室的王小琴,指了指沙發示意她坐,又揮手示意沙器之給沏茶。

     自己則是拿着電話跟吳有慶說了個明白。

     “我是找教文化的老師,不是華清的老師,你們華清的老師多金貴啊,學生不那麼金貴吧?” 這會兒李學武言辭懇切地說道:“我們也不是用了不還,有想要來授課的學生,我們包接送,包吃住,包寫相關證明材料”。

     李學武的話可是讓吳有慶茅塞頓開了,感情不是找大學老師,是來找大學生老師了。

     要是這麼說,那還真不是問題。

     李學武所開出的條件,已經相當好了,既能有社會實踐經曆,又能獲得相關單位的實習證明,這是頂好的事情。

     别以為這個時候的大學生就沒有實習的任務,更多。

     除了相關的學科實習,還有進廠實習和勞動,外加正治科目的知識分子勞動化鍛煉任務。

     那個時候都是喊“下廠十二天,勝讀十年書”的。

     “沒問題,我這便跟領導彙報好,你什麼時候用人就打電話來接” “好,那咱們月底見” “月底見,哈哈哈~” 李學武放下電話,笑着對王小琴解釋道:“咱們的文化課老師落實了,華清大學的高材生,到時候還要請你給出個實習證明”。

     “你這張嘴抵得上千軍萬馬了” 王小琴坐在沙發上,雖然聽了幾句,但她沒來的時候李學武都在扯閑蛋呢,等說到關鍵的時候,她都聽見了,自然知道李學武說的是什麼事。

     這會兒看着李學武玩笑似的贊歎道:“好像什麼事兒到你這兒都不叫事兒,都能迎刃而解”。

     “哎呦,王政委啊,我也難啊” 李學武笑着坐在了沙發上,對着王小琴大吐苦水道:“左手一攤子事,右手一攤子事兒,哪個丢了都不成”。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嘛” 王小琴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她聽出李學武的意思。

     這話不無以退為進的意思,李學武這是在告訴她,他的工作忙,業務多,這邊的事兒多要依靠她。

     可王小琴不是來當這個大隊長的,她也沒想着當這個大隊長。

     有李學武在這兒,她就更不可能搞一些有的沒的了。

     無論李學武這幾句到底是不是這個意思,她都不能接這個話兒,那成什麼了。

     這會兒放下茶杯,王小琴看着李學武說道:“所有的組、小隊、支隊都已經編組完成,正在由各支隊長組織帶訓”。

     “嗯” 李學武坐在這邊已經能影影綽綽聽見喊操的聲音了。

     所有治安大隊的隊員,都要接受技能訓練,也就是軍訓。

     從基礎科目重新開始,再回爐。

     這玩意兒就像海裡泡着的人,浪不退下去,誰知道誰光着腚呢。

     李學武就是要把這些人拉到操場上溜溜去,看看是騾子還是馬。

     “萬事開頭難,這些人的來源複雜,還是要以規範和紀律進行約束才行” “這也是我要說的” 王小琴看着李學武說道:“正治學習從什麼時候開始?” “現在!” 李學武嚴肅地說道:“從現在開始,每時每刻,訓練标語、口号、拉歌、晚上的學習時間等等,這支隊伍正治素質必須過硬”。

     “明白了” 王小琴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說道:“雖說你在軋鋼廠的工作也很多,但治安大隊剛剛起步,你要多用心了”。

     “會的” 李學武微笑着點點頭,随後看了眼站在門口示意時間的沙器之,對着王小琴說道:“走吧,中午飯的時間到了”。

     兩人的辦公室對着,正房的東邊兩間是王小琴的辦公室,西邊兩間是李學武的辦公室。

     而中間的一間是機關辦公室。

     “要不說緣分不淺呢” 李學武跟王小琴走出正房,邊走邊說道:“前幾天見着黃幹的時候我還說呢,咱們什麼時候聚一聚,沒想到今天就聚着了”。

     “都忙呢” 王小琴穿着制服,看着院裡各房間陸陸續續走出來的機關人員,跟李學武說道:“培訓結束後不是提拔就是調任,手裡都是一堆的事兒呢”。

     “也是” 李學武點點頭,看了看一眼已經沒人觀看的停車場,說道:“我回來耽誤的那些工作到現在還沒梳理完呢”。

     “你好的多” 王小琴跟幾個打招呼的人點頭示意,嘴上卻是說道:“你是原地提拔,總比調任的好”。

     李學武憋憋嘴,沒再說什麼。

     這邊的食堂就正對着操場,三層樓,不大不小,正合适上千人吃飯。

     兩人到門口的時候正趕上各中隊長在訓練教官的輔助下集合各自小隊人員在樓前排隊,按序列進入食堂就餐。

     “團結就是力量,唱!” “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 …… “我是一個兵,唱!” “我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打敗了日本狗強盜,消滅了蔣匪軍……” …… 這飯前拼一拼嗓門兒,是我部隊的優良傳統了,開胃又提神。

     看見大隊領導過來了,各中隊長更是要拼一拼了。

     李學武微笑着看了看有序進入食堂的隊員,和站在門口排隊唱歌的隊員。

     “很有朝氣嘛!” 王小琴的表情既不嚴肅,也不活潑,看着有點兒冷,可實際就是認真。

     她是一個對待工作很認真的人,現在的這種訓練氛圍很是熱烈,她想的更多的是,要把這種熱情轉化為實際效果。

     跟着李學武進了門廳,看着寬敞明亮的食堂内,一倘倘擺放整齊的桌椅,支援團的官兵和治安大隊的隊員井然有序的就餐,很難看出這是雙方搬進新家的第一頓飯。

     李學武從沙器之手裡接過飯盒,站在了打飯隊伍的後面。

     同樣的,王小琴拿着飯盒站在了李學武的後面,兩人邊排隊邊說着話。

     周圍吃飯的人自然認識兩人,即使不認識,也能從跟着的機關人員看出兩人的身份。

     在軋鋼廠都好說了,那是企業,在這裡不同。

     李學武沒和齊耀武商量,根本就沒有設置常規小食堂,所有官兵同吃一鍋飯,都在大廳就餐。

     而僅有的幾間包間兒,也是為了特殊情況準備的,就算是治安大隊不對外,可總要來客人的時候,談事情坐大食堂總是不方便的。

     “廚子是哪兒請的?” 李學武歪着頭往食堂裡面看了看,帶白帽子的人不大認識。

     “你要是不知道,我就更不知道了” 王小琴還真沒想過廚子的問題,她今天來,能把工作開展起來都不錯了,還能管着廚子? “可别是分局機關來的” 李學武轉頭看着王小琴笑着說道:“要是機關來的,說啥我都得把這尊佛給請走了”。

     王小琴莞爾一笑,她昨天被調到分局的時候嘗過大師傅的手藝了。

     怎麼評價呢,額……很難忘。

     輪到李學武他們打飯的時候,李學武将飯盒放在台子上,笑着問道:“原單位是哪個的?” 打飯的廚子看了看李學武,從他臉上那道疤就認出這是大隊領導了。

     “首長,我們是團裡的炊事班” “哈哈哈~不錯” 李學武笑着點點頭,端了打好的菜和饅頭,轉回身往餐桌走去。

     “手藝還真不錯” 王小琴坐在李學武的對面兒,看着飯盒裡的土豆炖白菜,嘴上誇獎道:“可能是習慣吃食堂了,就覺得這食堂的飯菜好吃”。

     “我倒是覺得隻要不用自己伸手的飯菜都好吃” 李學武順着王小琴的話逗了一句,在說完後還補充道:“分局的食堂除外啊~” “哈哈哈~” 沙器之端着飯盒坐在了李學武的旁邊,他是軋鋼廠的秘書,可跟着李學武已經習慣了,分不出工作是給誰幹的了。

     反正跟着李學武到處跑,能幹的活兒全都幹,處長隻要沒說不用他跟着的,就得跟着。

     今天在這邊也是沒閑着,幫李學武把辦公室收拾出來,又把該準備的資料準備好。

     即使是分局的材料,他也給李學武歸置好了。

     沙器之倒是覺得在這種磚瓦房裡辦公舒服些,光線不是那麼的足,出來進去的也方便。

     而且這邊是在城裡,幹什麼都方便些。

     “呦,倒是等等我啊!” 沈放端着兩個二大碗走了過來,跟李學武先打了個招呼,又跟着王小琴打招呼道:“王政委好”。

     見着李學武放下筷子要給介紹,便笑着說道:“昨天在分局見着了,鄭局已經給介紹過了”。

     王小琴等着沈放在自己身邊坐下後才笑着說道:“沈放同志跟我一起辦理的人事關系”。

     “那還真是有緣” 李學武放下手裡的饅頭,看着沈放問道:“人送走了?” “走了,不然還留他們吃飯啊?” 沈放吃了一口菜,随後說道:“該談的都跟軋鋼廠的人談了,我看訂出去不老少”。

     “差不多” 李學武看了一眼大院兒的方向,說道:“輕型巡邏車還是比較有優勢的,很适合保衛處用”。

     “看得我都眼饞了” 沈放笑着說道:“我要還在所裡,準跟你求一台”。

     “現在好了,天天過瘾吧” 李學武笑呵呵地逗了一句,随後說道:“不過這三台車也就當展車給那些人看看,下午就得送去山上,得作為教學用具,給山上那些人用用”。

     “聽說了” 沈放拿着饅頭看着李學武問道:“後續的車輛多暫配,能配多少?” “得看具體情況了” 李學武喝了一口菜湯,回道:“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