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前世今生

首頁
    學文大學畢業留在學校任教,做物理教員,已經開始領工資,同時與同學趙雅芳結婚,趙雅芳今年也留校任教,是數學教員。

     提到大哥學文兩口子,李母驕傲、欣喜的神情,溢于言表。

     李父也是微微昂着頭。

     三弟李學才今年也特别争氣,考上了醫科大學,很是給李父漲了臉,倔強的李父頭一次露出欣慰的表情。

     蓋因三個兒子,老大沉迷學問,無心醫術,老二惹是生非,傷人無數,救人是不行了,老三雖然也是調皮,倒也争氣,考上了醫學院,算是家傳的醫學後繼有人。

     小妹李雪今年上高中二年級,也是班裡的尖子生,學習優異,李母驕傲的不行。

     無怪乎李母驕傲,這年月誰家能供得起四個學生,其中兩個已經是大學文化,還有一個準大學生。

     即使是最不争氣的老二也是高中畢業。

     更何況今年進門的大兒媳也是大學生,兩口子都是大學老師,人家見到都要誇幾句李母有能耐的。

     很是把當年李學武敗壞的家庭名譽挽回了不少。

     今年7月,老家來信兒,母親病故了,李母帶着一家人回家奔喪,看着老父親孤苦伶仃,隻能流眼淚。

     李順打從結婚起就不理家事的,都推給劉茵,生養四個孩子,伺候老母親,将家裡經管的井井有條。

     李順不曉得自己的工資花去了哪裡,是否盈餘,但就算不夠用,妻子也未曾抱怨。

     老丈人是要接到城裡的家去的。

     劉父見李順開口,說啥也是不去的,哪裡有去女婿家裡養老的,讓女兒太難看。

     直到見李順态度堅決,學文、學才架着出了門,才算同意跟着女兒、女婿來了城裡。

     劉父是村裡的木匠,這趟搬家,李順很是拉了一大車木匠工具回家。

     劉父内心打算,隻要能挪動腿腳兒,咋地也不給女兒女婿添負擔。

     這李家幾口人就住在了四合院前院的廂房裡了。

     李學武因傷需要轉業退伍的特殊情況,且是戰鬥英雄,部隊置信地方,應妥善安置,街道協調武裝部安排李學武進工廠裡工作。

     李學武擡手摸了摸臉上的傷疤,又借着昏暗的光線再次打量所處的這間屋子。

     房頂糊着發黃的舊報紙,牆壁上斑斑點點的灰迹,窗戶的玻璃也是小塊的,灰突突的。

     兩鋪炕中間是一溜櫃子,櫃子上擺着一個小座鐘,一個鏡子,幾個瓶瓶罐罐,應該不是中藥,李父的藥材和書籍都在南面那間屋子裡。

     南邊那間屋子隻有東邊有一鋪炕,西邊是靠牆的幾個櫃子和一個書桌。

     中間的屋子靠近南屋的是一方竈台,所以學文那屋的炕是做飯時就取暖了的,北邊屋子的兩鋪炕都是燒的門竈子。

     堂屋中間一個八仙桌,靠牆是一溜案櫃,靠牆角有一台縫紉機。

     李學武實在是睡不着了,三弟學才裹着被子打呼噜。

     對于劉父李學武叫姥爺,家裡都叫大姥。

     大姥覺輕,這會兒應該是醒了,咳嗽了兩聲,就起來穿衣服了。

     李學武看了看漸亮的窗戶,終究是戰勝被子的束縛,起身穿上棉衣跟着大姥一起下了炕。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