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這塊魔法石給吸引了,它們圍繞到陌生人和少年的身邊,個個乖乖地爬着,一聲不吭,側耳傾聽。
甚至連天上流轉的白雲,也都停止了流動,它們凝固在山谷的上方,聚集着,就像是天上的羊群一般,也湊過來聽魔法石盒裡發出的好聽樂曲。
一轉眼,到了中午時間。
牧羊少年的饑餓朋友準時到來召喚他,對他說話,發出了強烈的“咕咕咕”的叫聲。
牧羊少年尴尬地沖陌生人笑了笑,因為這時候再美好的樂曲也抵不上懷中那團小米餅的誘惑了。
陌生人也察覺到了少年的窘态,笑着問他:“孩子,是不是餓了呢?”少年嬉笑着點了點頭。
“沒關系,有吃的。
”陌生人說着掏出了一個像羊腸衣一樣透明的袋子,裡面裝滿了食物。
他拆開一袋子說:“這是歐洲人發明的食物,餅幹,吃吧!”
三千年以來,牧羊少年将不斷回憶起自己第一次吃餅幹的滋味,那種松軟與甜美,遠遠勝過小米餅一百倍。
一直到蘭芳共和國受到荷蘭人攻擊前十年左右,已經卸去萬律城大理塾教職,并擔任蘭芳共和國魁蘭宮(民舉會)選帝院大佑師的幸翁,才第二次吃到英國女王贈給民選君的餅幹。
那時候,現代工業大生産的餅幹才剛剛被發明出來不多久。
一塊入口,讓他不斷回憶起三千年前那個将賦予他永生的神奇初遇。
那個牧羊少年小心翼翼地掰開一小塊,嗅了嗅然後放在嘴裡含着,用舌頭慢慢攪拌,感覺無與倫比。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他吃了陌生人所帶來的各種美食:餅幹、蛋糕、巧克力、糖果。
這使得他堅信,這個陌生人絕對不是什麼一般人,而是一個比部落裡任何巫師還要強大的魔法師。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午後時分,陌生人繼續給牧羊少年聽了幾個曲子,然後問他:“你能夠記住哪一個?”
牧羊少年回想了片刻,發現自己一個都記不起。
陌生人就說:“那麼,天黑之前,我教你一個最簡單的曲子吧。
這是我在一個嶄新國家成立的典禮上記錄下來的。
”
陌生人繞着石頭轉了轉,到一叢竹子那裡折斷出一支,掏出一把亮晶晶的刀削了一會,給少年做了一支小小的、豎着吹的竹笛。
他吹了一支曲子,讓後把笛子交給少年。
少年其實是見過笛子的。
部落裡有一位放牛的壯小子,會用骨頭做成的笛子吹出各種不同的聲響。
每當他放牛時,尖銳刺耳的骨笛聲會充滿河谷。
部落裡還有一位神奇的陶匠會用泥土燒出陶笛子,能夠吹出被骨笛更為低沉好聽的聲音。
不過,每次牧羊少年想去摸摸骨笛或者陶笛的時候,都會遭到他們驅趕。
在他們眼睛裡,這個來路不明的小羊倌跟一匹小野狼沒有任何區别,根本不能算是部落的“人”。
他們不會跟他說話,通常都用燃燒着的木棍驅趕他。
陌生人很快就教會少年學習吹奏竹笛子。
這的确是少年自己能夠學會的第一支曲子。
不久後,他将聽到伊頌工坊裡神奇的工匠鑄神龍伯吟誦一首古謠,他為教會自己認字的龍伯吹奏這首曲子,并把它們合為一首歌。
又經曆了近三千年以後,已經擁有了自己大名的牧羊少年——石有幸,和他的夥伴們在婆羅洲外海建立蘭芳共和國的時候,這支簡潔的曲子被精通音律的羅芳伯改了改,作為了傳唱百年的國歌。
喜歡少年幸之旅一牧野大戰請大家收藏:()少年幸之旅一牧野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