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孤舟

首頁
    盡管統治中國的滿清王朝已經露出了風雨飄搖的迹象,在十幾年前(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争中敗給了大英帝國,可是,荷蘭人還是心存陰影:如果這幫逃出去的人弄不好真的搬來一隻強大聯合艦隊來,他們指不定會重蹈近二百多年前在廣東料羅灣,以及在台灣、澎湖島上被鄭成功攻擊導緻全軍覆滅的命運。

    那一次戰争,打得他們焦頭爛額,留下深深的恐懼。

     相比較于荷蘭炮艦的船長,“樂土号”上的阿歸伯更熟悉萬律城外這片海域。

    到了半夜裡,潮水漲起,他矗立在船頭,鎮定自若地指揮着船沿着暗礁的邊緣自在地穿行。

     在那一片海域,荷蘭炮艦卻不敢行駛得太快,隻能遠遠地跟着,不間斷地發射炮彈。

    萬幸的是,那些炮彈夠不着,都在距離“樂土号”艦尾兩三丈遠的地方落進大海裡。

    就這樣,阿歸伯把荷蘭的炮艦越甩越遠,漸漸甩到了海平線的下面去了。

     到達一處寬闊的洋面之時,阿歸伯下令全體水手們滿帆向北,勝利逃亡的希望就在眼前。

     然而,令大家始料未及的是,剛好好休憩了一晚,等到天完全放亮了以後,荷蘭人的炮艦居然又追上來了。

    桅頂了望的水手,看到荷蘭人的旗幟慌忙吹起了号角,向全船的人報警。

     這真是一個難纏的敵人! 狡猾的荷蘭人已經在全世界的大海上航行了好幾個世紀,曾經在大洋上打遍全球無敵手。

    雖說有西班牙和英國人後來居上,1814年,荷蘭從聯省共和國變成了荷蘭王國,殖民地不斷萎縮,但“海上馬車夫”的底子并非浪得虛名的。

    荷屬東印度公司經營者東印度群島多年,熟悉這片海域如同自己的國家。

    他們的航海學校積累了全球最豐富的海圖,館藏着最豐富的航海日志,口耳相傳的航海知識更是數不勝數。

     已經進入視域的船隻,在經驗豐富的荷蘭艦長眼裡,就像一個墜入羅網中的獵物,哪能讓它輕易地逃脫呢? 甩了好久敵船,無論如何也甩不掉,阿歸伯也變得不再那麼輕松了,緊張了起來。

    情況緊迫,他不得不下令大家把“樂土号”上僅有的五門炮都搬到船尾,對荷蘭人進行勇敢還擊。

    用突然的火力,打它個措手不及,或者,至少也能吓阻吓阻這幫荷蘭紅毛鬼子! 喜歡少年幸之旅一牧野大戰請大家收藏:()少年幸之旅一牧野大戰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