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不是等會兒,你說什麼?我答應過要娶你了嗎?”
我爸說:“定情信物都送了,結婚是遲早的事兒。
”
我媽說:“不行,我不同意。
”
我說:“為什麼?她對我可好了,可以說是言聽計從。
你能給我找第二個嗎?”
我媽說:“你還嫌她害你害得不夠嗎?”
我說:“我從來沒有嫌棄過她。
安安,辦完事兒我們就回去吧。
這幾天你搞成這樣兒,一定要回去好好兒休息。
”
安明珊說:“回去?我們還有地方可去的嗎?得罪了他們,跑到哪兒他們都能找到的。
”
我一臉真誠地說:“沒事兒,我說過,我會保護你的,就算搭上這條命也在所不惜。
你……願意跟着我嗎?”
安明珊被我感動得流下了眼淚,突然握着我的手說:“當然。
不管你将來是貧是富,我都會陪在你身邊,生死相依。
”
沒想到我随便幾句肉麻的,自己聽了都想吐的話,她竟然信以為真,還傻乎乎地答應了!
我說:“好了好了,我們去法院,幫你解決那事兒。
”
安明珊突然說:“哼,先是扇了我一耳光,接着給了我一包糖,還三翻四次地來,你這招可真夠高的。
有個詞,叫……屢試不爽,對,屢試不爽,形容你再合适不過了。
”
聽她這話,我一下沒反應過來。
但想起之前,我害她失語,但救了她,還教了她一身本事;她下藍礬害我,我以德報怨;接着我強拉她進靈異局,帶她參與這麼危險的任務,還間接害死了她的父母,害得她跳樓,但又幫她找到了姐姐;她給了我那張代表我成功結晶的SD卡,我卻把她逼上了絕路……想到這裡,我想明白她的話了。
不過仔細想想,我這樣做,她一定會死心塌地地跟着我的。
當我看向安明珊時,她已經沒影了。
讀者對對碰。
問:作者先生,你如何看待藍顔知己?
答:和紅顔知己相似,藍顔知己又叫男閨蜜,指與女性在精神上獨立、靈魂上平等,并能夠達成深刻共鳴的男性朋友。
由于男女的特殊性,被譽為一種遊離于親情、愛情、友情之外的第四類感情。
一般來說,藍顔知己存在兩種類型。
第一種,不乏上乘的精神戀愛,情感雙方有愛無性。
異性雙方既保持着适當距離,有靈無欲,有情而無性,又擁有着高度默契和對彼此的惱念,他們之間無所不談,堪稱彼此生活與工作上的紅(藍)顔知己。
這種有靈無性的情感是一種被稱為“柏拉圖式愛情”(Platoniclove)的相愛之情,是兩性情感的一種升華,它通常隻會發生在高素質人群中,對情感雙方的控制力和理性把握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那些缺乏高度控制力與共鳴思維的人之間,很難維持這種為情而情的情感,他們極易陷入第二種類型。
第二種,即落入凡俗,為有愛有性的情欲合一。
異性雙方默默獻心,也暗暗獻身,既追求精神的優美,也享受肉體的逸樂。
這種“欲”源于人動物性的本能,而“情”則産生于原始生命力的升華,是真正的情愛意識。
其實藍顔知己與婚戀無關,它純粹是兩性間的一種情感,滿足了部分現代人對情感多樣化的需求,是一種新的交往模式的必然産物。
藍顔知己是當今社會中的一個較普遍現象,衆多心理學與社會學的研究都表明,女性對藍顔知己的需要是社會交往需要的一個側面反映,往往是建立在社會交往需要基礎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