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她,說:“沒事兒,你沒錯。
說說這五天的經曆,也好讓我借鑒一下。
”
安明珊拿捏了很久,還是小聲地說出了她這五天的“學習生涯”:
第一天,劉善就給她看了一大堆書,但上面寫的是什麼,她一個字也沒看懂;問劉善,解釋了一大堆,還是一個字也沒聽懂。
對此,劉善的解釋是:他的解釋,白癡都能聽懂。
我要他現場直播他的“解釋”,結果讓我大跌眼鏡:我讓他現場解釋一下六爻預測中的“六親”是什麼意思,他的解釋是:生我者父母、我生者子孫、克我者官鬼、我克者妻财、同我者兄弟,然後把這些背下來,完了。
第二天,他提問第一天的内容,所幸(安明珊)都背下來了,但不知道背的有什麼用。
之後幾天亦是如此。
我算聽明白了,原來劉善是用“填鴨”的方法教安明珊的。
這種方法,難怪隻有白癡才能聽懂。
我附在他耳邊說:“你讓一個(文化)隻有小學二年級水平的人聽這些,能聽懂才怪呢。
”
劉善也用同樣的聲音說:“我怎麼知道……”
我接着說:“你連人家底子都沒摸清,難怪會失敗。
正所謂‘因材施教’,懂不懂?”
這時,局長大聲說:“你們倆嘀咕什麼呢?”
我急忙說:“沒什麼,沒什麼,這事兒您老說了算,我聽您的。
”
終于,我把安明珊接到了我那兒,開始了她剩下的訓練。
最讓我高興的是局長給我加薪了,月薪提高到了一萬。
畢竟,今後我不僅要養活自己,還要養活安明珊。
我的教她的方法是:學習依靠自願,方式打破傳統;内容因人而異,注重學以緻用。
我總結了劉善失敗的原因——他之所以失敗,就在于他沒有因人而異,用了填鴨式教育手段:把知識硬灌輸給安明珊,然後定期檢查;安明珊問什麼問題他也是照本宣科,BB了一大堆理論,可人家一個字都聽不懂,說了也是白說,毫無實用價值可言。
這樣的方式隻能教出檢查前什麼都會,檢查後立馬忘光的蠢材。
還有可能使安明珊産生抵觸情緒,使她不再信任我們靈異局,所以我就想出了上面的教學方法。
我們倆回到随益居,這裡剛被我請的施工隊給修好了。
我結清相關款項,把他們送走,就進了店。
這時已經晚上七八點了,我讓安明珊挑了一個房間,把大門和卧室門的鑰匙給了她,然後幫她收拾了一下就離開了。
萬事俱備,行不行就看這五個月了。
讀者對對碰。
問:作者先生,你贊成當下的填鴨式教育嗎?
答:不贊成,而且是完完全全徹徹底底的反對。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情況各不相同,所以教育的方法不能一概而論。
教育應以啟發為主,而不是把知識強灌給學生。
這樣隻會令學生厭學,或成為一個麻木不仁的書呆子。
這樣的案例從古至今比比皆是,但數千年來沒有引起一個人的重視并做出改善。
就像《時文歎》裡的“讀書人,最不濟,爛時文,爛如泥。
國家本為求才計,誰知變作了欺人計。
三句承題,兩句破題,擺尾搖頭,便道是聖門高第。
可知道《三通》、《四史》,何等文章?漢祖、唐宗,哪朝皇帝?案頭放高頭講章,店裡買新科利器。
讀得來肩掌高低,口角噓唏。
甘蔗渣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負了光陰,白白孚迷一世。
就叫他騙了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氣”。
所以,教育應該讓學生多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多動手做,不能限制,更不能扼殺。
不然,隻能花錢買别人的技術,給人工廠,沒有自己的創造。
還有,正所謂,“指有長短,一律難求”,填鴨教育最大的特點就是把才智不同的學生硬拉成一模一樣的人,就像把長短不同的手指拉成一樣長。
這樣的手指又有何用呢?而且,就曆史而言,被本國人所唾棄的教育方法傳到鄰國被奉若神明,如同焦裕祿書記說的,“吃别人嚼過的馍沒味道”,真不知這是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