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0章 番外:貝恩斯的不甘

首頁
    很多年前。

     大乾國力最為昌盛之時。

     也就是大乾第四帝時。

     很多人以為是第三帝時期。

     但其實不然。

     大乾第三帝雖然軍功赫赫,一生都在打仗,但也因此,他花了很多錢,用了很多兵,為了籌集軍費,他對下面放縱不少。

     這導緻了大乾國庫的崩潰。

     到了第四帝接手的時候,他面對的是少數的幾百萬兩銀子。

     這筆錢不僅要完成第三帝的豪華大葬,還要完成第四帝自己的登基儀式,還有大量的軍費支出。

     在一個瞬間,第四帝手撫前額,感覺大乾要完。

     在這個關鍵時刻,是他的家奴,連飯勺站了出來,主動的為主分憂,前往軍中,統帥大軍,和北莽蠻子對峙,穩住了大乾的邊境。

     這才給了第四帝穩定朝綱,鞏固君位,消滅政敵,改革内政的時間,機會。

     當然了,第四帝也很好的完成了這些事,沒有讓連飯勺在一衆軍前,空許承諾。

     幫助連飯勺牢牢的掌握了大軍。

     此後連飯勺在第四帝不遺餘力的支持下,終于連戰連勝,掃平了西北,成為一時的西北王。

     按理來說,如果連飯勺想要保留權位,甚至想要造反,他隻需要養賊自重,别把敵人殺光殺完就行了。

     但他知道,第四帝一直為邊事煩惱,每年要抽支大量的軍費給他打仗。

     與其說敵人是他連飯勺打敗的。

     不如說是第四帝長年累月供支糧草撐下來的。

     正是錢糧永固,所以連飯勺才能把控大軍,把這場戰争給打漂亮了。

     所以他才會甘願結束戰争,班師回朝。

     但接下來的事就有些不美妙了。

     連飯勺苦心經營的寶藏更是成了重中之重。

     在得到朝廷支持的連飯勺,打了大勝仗。

     毫無疑問,他有很多繳獲。

     關于戰利品,當主帥的當然要好好分一下了。

     按理來說,無論如何也要給朝廷分一份。

     不過,連飯勺沒有給出大頭。

     真正的大頭,他自己私下裡藏了起來。

     為什麼? 為了自保。

     如果第四帝對他如心如腹,他自然會尋一個機會,把這财富給獻上去。

     君臣相得。

     豈不美哉? 但是,讓連飯勺萬萬沒想到的是,他自打回京後,面對的就是第四帝一直持續不下的打擊。

     先表面封個高官。

     這叫什麼? 明升暗降,剝奪軍權。

     還沒定下神來,就是一日三貶,一貶再貶,從堂堂的西北王,大将軍,成了一個守門卒。

     倘若他聰明一點,跪了,給第四帝來一個雷霆雨露,均是君恩,第四帝必不會殺他。

    刻恩寡薄這個名字,也不是人人都想要的。

     但是,無論是連飯勺也好,第四帝也罷,都是硬骨頭,硬脾氣。

     一個是你難道還敢殺我? 另一個是你以為我不敢殺你? 結果,連飯勺等來的就是一紙賜其自盡的旨意。

     如此一來。

     連飯勺也就不必把自己收繳起來的寶藏獻給第四帝了。

     連飯勺在持續被貶時,隐約感知到了自己的下場。

     他從底層而起,聽他的名字,也就比民間狗子二剩要好一點,一個名字粗鄙的人出身自然高不了。

     但他也有他的驕傲。

     他就是這麼一個,從底層,憑借細心努力和才能,才一步一步攀登上高位的。

     第四帝總覺得你以為你了不起?你隻是我的一個奴才,沒有我你啥也不是! 但他忽略了,在他的門下,真正出頭的也就這一個人而已。

     有舞台很重要。

     但有才能才能舞得起來。

     如果一個人沒有才能,你再扶,也很難把他給扶起來。

     并且人家明明已經憑借功勞努力站起來了,你卻始終要人家給你低頭跪着。

     對于一個原本一直忠心耿耿的人才,你讓他站着又有什麼? 你給他一點尊嚴難道會死嗎? 偏不。

     第四帝最終仍然把他殺了。

     奴才就是奴才。

     我可以讓你高高在上的當一個高官。

     該有的體面,可以給你。

     但你自己始終要記得你仍然隻是一個奴才。

     這叫不忘本。

     可惜,你忘本了。

     那我也就不留你了。

     賜其與子——自盡。

     翻開史書。

     這麼一個和帝王要求尊嚴的人,還算不錯,隻死自己與兒子兩個,其餘人雖然流放了,大約會生不如死,至少總有個念想,不至于真全都死了。

     但做為一個扶立第四帝,立下汗馬功勞的人,他其實有些冤的。

     正是如此。

     連飯勺——不服! 胸有傲氣難低首,骨有硬氣不肯屈。

     連飯勺預感自己下場可能不會太好。

     所以他不甘心。

     不甘心把收集的财寶白白給了第四帝。

     你不是改革嗎? 你不是需要用錢嗎? 我有錢,就不給你! 但這終究是一筆龐然大物的财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即便連飯勺也不忍讓其就此埋沒了。

     于是他選擇把這筆寶藏交給一個人。

     這就是嶽大将軍。

     當時。

     第四帝能上位,在軍事方面,得到了連飯勺和嶽将軍的鼎力支持。

     這兩個人。

     一個。

     連飯勺。

     率兵在外打仗。

     一個,在内,幫助第四帝鎮壓不臣。

     兩人都是手掌重兵,容易受到猜忌的人。

     連飯勺在被貶的路上,悄悄和嶽大将軍會了一面,就是把此藏寶秘圖給了嶽将軍。

     嶽将軍也沒把寶藏交上去。

     直到他也被賜死。

     他的妻妾把這藏寶圖當成了陪葬品葬入了葫蘆山,落入到了劉醒非手上。

     但是。

     劉醒非本人對此并不太重視。

     隻是一般的黃金白銀是吸引不了他注意力的。

     這些所謂的财物劉醒非已經多到吐了。

     看一眼都是嫌煩。

     大批的金塊,金币,銀铤,元寶,玉璧……已經多到了讓他都懶得收拾的地步。

     它們就像一座山一樣,堆得一座一座又一座。

     如果劉醒非把自己的财富拿出來一些,會立刻讓目前市面上的黃金白銀猛地往下一個大跌的貶值。

     時代在變化。

     早期的寶藏,也許有一些舉世不容的神異。

     但是随着末法到來,靈性因子越來越惰性化,導緻了天下神異消失,越來越少。

     即便是所謂的寶藏,也不過是粗俗的金銀阿堵物。

     這些東西,在仙門道庭眼中,不過爾爾。

     如果真想要,觀山尋脈,直接找到礦脈地源,然後一個術法下去,随意開采。

     所以。

     這世上。

     中土大陸,為什麼黃金還可以說有點,但白銀卻那麼少,原因知道了吧。

     黃金有福運功效。

     但真正有效果的,其實是白銀。

     白銀提煉的秘銀,那是可以論克數的往外賣。

     因為此物最為能夠發揮術法威能。

     它與人的精神力最為契合。

     所以廣為人之所用。

     反而黃金,非大能不可用也,也隻有大能,才會發揮精金有力量。

     起步就是神之器。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