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5章 過往的記憶

首頁
    張爺沒撒謊。

     大周特供瓷。

     這五個字說明了一切。

     其實大周特供一直就有。

     但一直到了大周七世時,這種特供瓷才一躍上升到了巅峰。

     因為大周太祖時,國力仍弱。

     剛剛結束的戰争,讓整個國家仍然處于恢複期中。

     更不要提在北方仍然有一片領土并未完全收回來。

    那是中土重要的産馬地,北州和焉州。

    在過去,此地曾經是叫焉國的地方。

     一直以來,大周太祖都想要收複此地。

     但直至他死了,也仍然沒有做到。

     所以二世繼位後,就興兵北伐,想要奪下焉國舊地。

    重複北焉二州之國土。

     但是。

     二世當時,兵敗北莽。

     将近二十多萬的大周精銳,被幾乎丢了個幹淨。

     這使得當時大周國力更弱。

     直至大周四世時,國力才漸漸的攀升起來了。

     但大周四世是一個勤儉節約的君王。

     他的勤儉也許加速了國力的恢複,讓大周在他治下時,國力逐步提高。

    但也是因為勤儉,這導緻了他不大喜歡戰争。

    一打仗,對于他來說就意味龐大的軍費開支,所以終其一朝,國無大事。

     往後,大周五世,大周六世又忙于變法強國。

     直到大周七世上位。

     也就是煉那個長生不死藥的老君王上場了。

     毫無疑問,煉不死藥這一點就說明了這是一位徹徹底底的昏君。

     雖然其人文化才情都不錯。

     唯獨不适合當一個帝王。

     這位上位,是一個勁兒的逍遙享受,花起錢來和流水一樣。

    國庫用度不足,直接派遣官員到南方去搜刮,那真是天高三尺。

    這麼說吧,隻要看上了你家的東西,就上門言供,一張封條下去,往往就把人一整個房宅都給占了。

     甚至,因為搜刮無度,惹起了老百姓的造反起義。

     為了鎮壓百姓的起義,又白白花了大量的錢财。

    因為錢款不足,便許可軍隊就地籌饷,導緻屠城之事接連發生,真要是鬧得不可收拾了,就殺一個官兒去平息民怒,等風頭過去了再接着幹。

    甚至,為了搞錢,他仗着自己的文化才情,私下制造古董赝品去售賣換錢,有可以說是個喪盡天良的帝王。

     大約是享受久了,這位昏君開始渴求長生,隻是一世享受太短暫了,老君王想要的是世世享受,一世不止,再來一世,世世無休止,世世樂逍遙。

     為了長生,就開始煉丹。

     這才有了這地下藥王宮的一切。

     不過,昏君也有昏君的好處。

     老君王最後生居于此,帶了大量的禦制用品,這些生活用品,哪怕是煉丹煉藥師所用的,也無一不是精品。

    哪怕這些丹藥師沒錢,這位老君王也會賜賞。

     當然了,帝王的貪婪與小氣曆來是一個德行的。

    他們不舍得給予金銀,就隻能賞賜一些供品。

     這些供品,是帝王們極其有效的一個斂财手段。

     他們把民間最好的生活商品列之為供,此後為帝王獨享。

     這些帝王是舒服享受了。

     但因此變相為奴的工匠就遭了大罪了。

     明明什麼罪也沒有。

     隻是手藝好,被看上了,就給上層人物當奴隸的關押了起來,明明擁有好手藝,也不得私售換錢。

    被古代上層帝王剝削至死。

     甚至,可能會禍延下一代。

     生生世世,皆是如此。

     慘。

     不過,除了帝王将相,現在便宜了張爺了。

    這也是天道報應。

     你越是把好東西埋之于地下,後世的盜墓賊就越發的不擇手段,也要把你的墓給掘了,盡取其财物,以之為因果報應。

     不止于此。

     老君王這個人,缺德帶冒煙。

     像他這樣一個人,哪可能隻盡取其财就可以呢,老頭不僅死了,還屍變了,這都是他自己造的孽。

     因為他把這原本好端端的山清水秀之地給變成了險惡絕境之地,這樣的一個地方自然不是什麼風水寶地,反而是絕地。

    讓老君王屍變成功不說還别人的母親加速了。

     變成了一個老粽子。

     得虧當時有五靈門的五位老祖。

     這才把老粽子給鎮壓下去了。

     不過現在輪到張爺帶人盡取其财了。

     雖然很多大件因為往返的不便不能拿。

     像一些大桌子,大椅子,大櫃子什麼的都不能動。

    因為這些物件用的大多是古木,都是老樹齡的材質,木質極其細密,也就導緻了這些東西十分的重。

     你能想象嗎? 在葫蘆山這種腳趟的路,一直走出去。

     其中還有一段濕地。

     在不能使用大型車輛這一問題上,所有的東西物件都得是肩扛手挑,一雙手加一雙腿這麼趟。

     哪怕再值錢,這麼幹就是在要人的命。

     所以隻能選擇物品輕小易搬運的東西。

     隻有極少數特别的,才會考慮用不多的小推車來搬。

     這些車子是極其有限的。

     别忘了 他們的物資也大多是在車上,還有的在人身上,每一個寸頭空間都要精打細算。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其實要是可以。

     張爺是真的想把這裡每一塊磚都别人的母親給帶走。

     這時,張爺想到了一個問題。

     毫無疑問。

     劉三醒是經常進這裡來的。

     這個劉三醒,他絕不是沒眼力勁的人,他又不是羅四維,那麼的不識數又不識貨,事實上這一位心裡面是明白着呢,目光極其長遠,要是沒點本事,張爺能一口一個先生推崇備至嗎? 這樣精明又有本事的一個人,他出入此間猶如入無人之境。

     那麼為什麼,他不在這裡搬運呢? 你要說他不想動這裡的物件,這是不可能的。

    話裡話外,他對此間是極為了解。

     可他就仿佛一個客人,輕輕地來了,又輕輕的走了,揮一揮衣袖,連一粒塵埃都沒有帶走的樣子。

     天下間怎麼可能有這樣的事。

     你要是嫌棄這裡的物什出手麻煩。

     但金銀雖少也不是沒有呀。

     為什麼碰都不碰呢? 一個人不愛财。

     正常隻有兩個原因。

     一是極其強大的榮譽感。

     二是他錢太多了,沒挨過窮,又或是根本看不上小錢,所以對此才視而不見。

     榮譽感嗎? 張爺不覺得劉三醒有這毛病。

     一個避世隐居在山林村子裡的人,他能有什麼榮譽感? 那大約是錢了。

     現在想想,張爺知道,劉三醒身上絕對有大秘密。

     就憑借他無中生有,總是能夠莫名其妙取出特殊之物,就可以明白,此人身上的秘密絕對非同小可的。

     總不至于,你跟我說魔術吧。

     變魔術和真正的無中生有,這可是兩回事的。

     最為重要的是。

     張爺記得很清楚。

     在劉三醒的腰畔,一直有一個扁平模樣的小圓壺。

     這個壺。

     他寸步不離。

     算了,人家的寶貝,還是不要多想了。

     這時呢,劉三醒仍然在外邊。

     小屍妖嶽嬌龍捧着小臉看他。

     劉三醒拿下了臉上的墨鏡。

     “你怎麼老是在看我?” 小屍妖道:“底下洞子都開了,你怎麼不進去,是不是已經看膩了?”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