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章 起燈,拔點子

首頁
    地下墓葬。

     要說最豪華的,最頂級的,是直接找一座山,給它挖空了,人就葬山裡面。

     一是借山藏墓,二是山體有土石,方便就地取材修建陵墓。

    三是有了危險,遇到盜墓的,直接把墓給崩了,讓山體砸下來,一了百了。

     但是此舉雖好,可話說回來了。

     挖空一座有一定規模的山,這得要多大的人力物力才行啊。

    非得是開國之主或中興明君才有餘力行此能為。

     不然的話,你這墓是建好了,但你的這個國估計也要給掏空了。

    曆史上就有很多偉大君主,在生前想要一座豪華的大墓,結果墓是有了,順便也把自己的國給葬了。

    就算走運一點,國還在,留下來給子孫的也是一個超級的爛攤子。

     比如說大雍朝。

     開國帝王雄才偉略。

     多了不起的一個人啊。

     以一國之力伐滅諸國。

     解決了自大雲朝開始分封天下,導緻天下亂戰的亂世之局。

     可是呢。

     他在位時又是修北關防線,又是修長房宮,又是修國直道,又是修南水道,又是修屬于他自己的大型地下城市陵墓。

     光一個地下陵墓,就動員了超過五十萬的人。

    有刑徒,也有敗軍俘虜。

    甚至最後人力不足,直接把自己軍中的一部分士兵給送進去了。

     就這還打不住。

     最後又從全國各地征收民夫。

     到了偉大帝王死後,二世上位,繼續推行這條國策。

     沒錯。

     陵墓是修建好了。

     但隻不過三年。

     大雍朝就亡國了。

     所以後來的帝王都吸取教訓,不敢再玩這麼大了。

     隻有少數強盛之國,強君明主,敢于在山體上挖地下陵墓。

    其餘的,都是随便湊合着用的。

     坦白說,以大周的财富國力,搞一個老君王這樣的地宮模樣的陵墓,倒也不是不可以的。

     你看看,這裡,這一座,可不就是老君王在位時,讓手下的寺人工匠挖出一座地下城來的嗎! 當然,這地下城也是有大有小的。

     毫無疑問。

     這裡的一座地下城,算不上頂級,但至少也是一個大,比起普通的小陵邑要強上一些的。

     當然了,老君王當初并不是要拿此地當吉壤的,這裡隻是他修道煉丹追求長生的一個地方。

     根據目測。

     張爺在心裡推算得八八加一不離十也差不多了。

     這座城,是前後反複動工,經曆了十數餘年,才修築出來的。

     原本它并不是陵墓格式。

     但古建築大差不差都在那地方。

     無外乎是一主二側三後四前什麼的。

     現在張爺既然立足于前。

     那麼他就隻需要派出兩隊人看看左右去就行了。

     第一遍,是摸摸底子的,把情況弄明白了,再整活開幹。

     下墓的活,原本就是要小心,慢工才能出細活。

     要想長久,就不能急吼吼的去出錯。

     先說陰二娘。

     此女人美心狠,手段極辣,要不然她也不能在這亂世之中立足。

     雖然說過往的經曆是不好,但現在算是出了頭。

     她很感念張爺對她的幫助,也願意回報張爺,所以她做事十分認真小心。

     一路奔行,她視牆壁上的壁畫信息幾如無物。

     好在的是,她有一點很放心。

     這座藥王宮——機關應該很少。

     因為此地原本是住人的,是老君王為了自己長生煉藥所在的,在這樣的自己生活的地方,裝什麼機關,就算有,也不可能裝太多,更不可能是殺人緻命的。

     你要說有一二秘道,暗室。

     這個可以有。

     但殺人的陷阱機關,就不大可能了。

     所以陰二娘倒也比較放心。

     她雖不是專門地靈門出來的,但一直當二把手,墓也着實下過幾回,還都是大墓。

     畢竟她是二當家。

     普通小墓,需要她出馬嗎? 自然隻有一定規格的大墓,才能勞動她的千金玉趾。

     這下過了大墓,哪怕再無知的人,也精通了一些事兒了。

     在墓室裡,肯定會有一些雕刻壁畫之類的,毫無疑問,這些也是有價值的。

     但她知道,想要收集這個,太難了。

     地靈門下墓,雖然手段多,渠道多,但也不是什麼都拿,什麼都要的。

     對地靈門來說,有價值的,哪怕是個瓶子罐頭,也是有回收價值的。

     但一些大鼎,畫壁,這個……就真沒必要了。

     關鍵是不好拿。

     特别是眼下的情況。

     人在偏遠的不毛之地。

     人能走回去就不容易了,何況還要帶東西。

    似大鼎牆壁這樣的,碰都不要碰。

    帶這麼笨重的東西上路,要麼是腰斷,要麼是東西給颠壞了。

     一路疾行,很快,到了一個區域。

     這是這座地宮的住宿區。

     一排排的房子,整齊有序。

     過往的歲月裡,陪王伴駕的高官重臣,内宦寺人,宮女奴婢,還有煉丹煉藥的大師們,加上一些道僮及妻女奴仆,都在此地生活着。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隻是在漫長的時光中,這裡的人沒了,建築物上積了一層的灰而已。

    在這些個的房宅中,有很多,裡面都有骨頭架子,甚至有的是自己挂起來的。

    這是受不了被長封埋于地下,求生無望,心死如灰,無奈之下選擇上吊輕生的。

     這些人知道,在這座地宮中,久了是要發生大恐怖之事的,所以幹脆自己給自己一個痛快吧。

     陰二娘不是傻子。

     她這個女人,挺好學的,隻是縱然再好學,終究是文化程度低了些。

     但她畢竟是聰明的。

     她知道。

     這些人……大約有幾百号人吧,也許鼎盛時期人更多。

    但人越是多,這接下來就越是悲劇。

     新帝一道旨意,就把整個地宮給封起來了。

    在這座地宮裡的人,統統給新帝當成了對老君王的陪葬。

     如此之多的人陪葬,這可是大事。

     也就是此事不彰顯于世,知道的人少,新帝才敢于這麼幹。

    不然,你一下子陪葬這許多人,清流的禦史谏臣非要把帝王給逼瘋了不可。

     打多少年了。

     曆來聖主明君都不搞陪葬,就你搞,什麼意思? 哪怕是兒子給老子搞,那也是不行的。

     所以這種事非常可怕。

     想也是知道。

     幾百号人給一下子全埋地下了。

     哪怕是地下仍然有一些食物,又能撐多久? 到了撐不下去的時候,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

     有些人就是想到了此點,才選擇早死早超生的這一條路。

     陰二娘觀看地上的屍骨,推測此地生前之景,心中也是感歎。

     不過,她仍然幹起了正事。

     什麼正事? 觀察。

     陰二娘下墓已經非止是一次了。

    平時在地面上也是經過刻苦學習的。

     學習什麼呢? 古董知識。

     古玩這一行,學問大了。

     好在的是陰二娘不需要學精,她學了一個大概就足夠用了。

    畢竟她是下墓的,不可能有錯品,不像在地面上,做古董生意的十個有九個都是騙子,就算手裡有真貨的,也會先拿假的蒙你。

     他們管這個,叫考驗。

     你能識破了赝品,才有資格買真品。

     你識不破,就該破财來買教訓。

     好在陰二娘是要下墓的,自然不會遇到什麼赝品。

     就算遇到了,也是古人仿古人的,這叫超級高仿,也一樣很值錢的。

     此外,最重要的,是在這裡人的生活用品。

    能夠随王伴駕,這些人哪怕已經做古,但生前享受可是一樣沒落下。

    他們吃的穿的用的,無一不是精品乃至極品。

     所以這些看起來蒙塵了的,髒灰灰的東西,其實都極具價值。

     陰二娘把這些物品都一一記之在心中,便往下奔去。

     她心中忍不住生出了感歎。

     好東西,太多了。

     即便是最少的金銀,也是出人意料的多呢,倒不至于讓人失望。

     現在看,還是古勝今。

     這大周藥王宮的收獲,可是不少呢。

     走過了這段生活住宅區,往後,是雜物間,這裡有很多碎石,還有一個大大的地溝存在。

    毫無疑問,這地溝給當成垃圾場了。

     陰二娘能夠感覺到這裡的污穢。

     最顯眼的是有很多桶。

     這種桶陰二娘認得。

     是恭桶。

     裝米田共用的。

     不過。

     陰二娘仍然取了一隻桶看。

     她知道,很多人下墓,那真是有眼不識金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