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章 寄稿

首頁
    ?” “一言難盡。

    ”秦九章搪塞道。

     “英雄不問出處!”曹先生并沒有在意,“就是可惜幾道先生最近身染重病,琴男先生又不愛白話文。

    這樣,你滕一份手稿,放在我這兒,抽空我拿給幾道先生參詳參詳。

    ” 幾道是嚴複的字;琴南是林纾的字。

     秦九章笑道:“看手稿有什麼意思,不如看報紙。

    ” “對!你可以把它投給《晨報》。

    連我都如此驚歎,他們必然采納。

    現在懂洋文的可不多!”曹先生很有把握。

     “有先生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 其實秦九章主要就是看看民國這些文化人的态度。

     ——對自己文風的态度,還有對自己書寫水平的态度。

     秦九章寫東西明顯更“白”。

     1921這個年頭,絕大部分新文化者寫的白話文還是帶着那麼點文言風的。

     既然曹先生這種大學教師覺得沒問題,那應該就沒問題了。

     “不再需要斧正一二?”秦九章問。

     曹先生笑道:“我一開始确實抱有這樣的念頭,看完之後,發現真是高估自己了。

    你将會是翻譯界又一位不世出的天才。

    ” “先生過譽。

    ” 秦九章壓根不想當什麼翻譯。

     自己之所以從翻譯文章開始做起,完全是因為它掙錢多,來錢快。

     翻譯文章在民國時期不多,就算你不是什麼文界名人,也很好過稿,給的稿酬還比較可觀。

     曹先生說:“不差這幾天了,屆時我會拿着報紙給幾道先生觀看。

    ” “有勞先生。

    ” 他還要上課,秦九章則要繼續拉車,兩人便相互告辭了。

     拉了一趟活兒後,秦九章找到了一家郵局。

     為了找它,白跑了兩公裡多的路! “給晨報報館寄信多少錢?”秦九章問。

     “1分。

    ”郵差疑惑地看了秦九章一眼,因為《晨報》保管就在南城的菜市口胡同,一個車夫,幹嘛不自己直接送過去。

     秦九章當然可以自己送,但不見得正好路過;而且以自己這身行頭,總有人狗眼看人低…… 掏出2個銅圓和手稿:“辛苦。

    ” 接下來,就是耐心的等待。

     信件寄過去也就一兩天,再加上審稿、校稿、排版、刊登,整個周期差不多六七天左右。

     秦九章自然不能浪費這些時間。

     他專門拉了個前往東安市場的客人,——東安市場距離東交民巷還有兩公裡。

     空車抵達東交民巷,秦九章在一個賣報的店鋪看到了新的《字林西報》,上面果然又在刊登歐·亨利的其他短篇小說。

     歐·亨利早在1910年就去世了,生前隻在最後幾年過上了名利雙收的日子。

     在西方文壇,歐·亨利絕對是很有一席之地的。

    而且像他這種專寫短篇的,幾乎獨此一家。

     這次的報紙上,刊登的是歐·亨利另一名篇《最後一片葉子》。

     秦九章準備繼續翻譯幾篇文章。

     目的嘛,主要是多熟悉熟悉民國的文筆風格,順便多掙點錢。

     他腦子裡故事有的是,但還要多買點近期的民國書籍看看,同時翻譯文章練練手。

     如果寫作的文風太超前,20年代的讀者會很難接受。

     雖然曹先生一直說“沒問題”,但也僅限于譯稿。

     譯稿終究是從外文翻譯過來的,有點寫作風格别人不會見怪。

     換句話說,譯稿能在前期避免很多麻煩,同時蹚一蹚路。

     如果通過幾篇譯稿發現大家能接受他的文風,秦九章就可以放開拳腳了。

     “店家,給我一份《字林西報》。

    ” 秦九章爽快地掏出4分錢。

     在店家古怪的眼神中,秦九章把報紙放在車廂坐墊下面離開了。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