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何找她,肯定有急事。
夏青立刻接通,果然聽到張何簡潔明了地上報情況:
“夏青。
十分鐘前,五十号山一号高危險區隔離室外開始鑽出紅色戕草,目前面積已經超過了兩百平米,最高的植株高度兩厘米。
三哥正在做手術,你看該怎麼處理?”
張三是五十号山試驗區的負責人,夏青是管理者。
在張三忙碌無法下達命令時,五十号山出現緊急情況,就要由夏青做出決策。
在今年第一場戕雨中,五十号山被毒氣彈直接覆蓋的高危險區鑽出了紅色戕草。
這種紅色戕草根部土壤附近,會有大量有害微生物——進化沙門氏菌快速繁殖,而且戕草開出的花還能釋放B類毒氣,危害極大。
不過,這種戕草還有一個益處,就是能利用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殘留的毒氣彈的有害化學成分。
為此,兩片高危險區建立起了隔離室,由張何帶隊在隔離室内種植紅色戕草,淨化土壤,預計在五月底完成土壤的初步淨化。
第二場戕雨期間,出于安全考慮,高危險區隔離室内未繼續種植紅色戕草。
但作為該項目負責人的張何,依舊帶領她的科研小組,駐守在五十号山上,監測高、中、低危險區在戕雨中的變化。
高風險一區在五十号山第三峰山腳下,隔離區外屬于中風險區,中風險區土壤中有害物質含量較少,在今年第一場戕雨中未生長出紅色戕草,所以未被納入隔離區,依舊被戕雨沖刷着。
紅色戕草很快會在戕雨中長大、開花,根部繁殖的大量高級或超級進化微生物會有擴散的風險,必須馬上采取防範措施。
夏青一臉嚴肅地站起身,“把俯拍圖發給我。
”
五十号山高危險區附近裝了監控,這是張何能迅速發現紅色戕草的原因。
夏青打開張何發過來的俯拍圖,看着圖上紅色戕草的生長區域,眉頭皺了起來。
紅色戕草是毒氣滲入土壤中,導緻土壤中的草種戕進化形成的。
所以,第一場戕雨中鑽出的紅色戕草,呈近圓形分布,因為毒氣是從中心向四周擴散的。
按照這個規律,中風險區長出的紅色戕草,應該是圍繞高風險區,呈環狀分布。
張何發過來的圖片上,高風險一區東側長出的紅色戕草,乍一看是呈環狀的,但放大後就會發現,這片呈現環狀的戕草密度并不均勻。
擁有種植經驗的夏青,很快就有了判斷:這片面積約為兩百平米的戕草,是人為撒種長出來的!
是誰、為什麼在戕雨中偷偷撒戕草種子?
夏青思索幾秒,撥打了張何的電話,“何姐,我有九成把握,這片戕草是人為播撒的種子。
我馬上派人過去支援,你注意保護好自己,先不要打草驚蛇,現在做三件事。
”
“首先,立刻安排人在長出的紅色戕草區搭建防雨棚,讓這片戕草無法淋到戕雨,分割好的頤石會在一個小時内送過去,先用頤石壓制這片戕草和微生物,讓它們無法生長,戕雨後再處理。
”
“明白。
”
“其次,你馬上根據戕草種子在現有的戕濃度下,從播種到發芽的時間,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