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八章 意見

首頁
    顧為經看到了這個技能面闆上的那個【0\1000】的進度條。

     這個技能沒有冷卻時間,但發動技能卻需要消耗自由經驗值,而且還不便宜。

     五十自由經驗值。

     發動一次技能,就相當于一百萬緬甸币扔了出去。

     雖然他現在Fiverr上的生意遠好過以前,但當他将自己的中國畫升級到職業畫家的水準之後,剩下的自由經驗值也不過就是幾百多一點。

     要是将這個技能喂到升級所需要的一千次,足足需要五萬點自由經驗值,換算下來足夠他一個職業一階的畫畫技能升到滿十次,也就是五十萬美元。

     但是顧為經知道, 書畫鑒定和賞析從來就是一件相當專業的事情,而且請人看畫講畫這件事,就像是請鑒寶行家看古董,向來都是不便宜的。

     面對水平不如自己的畫家,發現對方差在了哪裡,這并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就像不需要書畫鑒定術,顧為經也能根據自己的繪畫心得,分析出酒井綱昌的素描水平大概在Lv.3半專業級中遊水平上下徘徊。

     但是到了林濤教授,對方的素描畫畫的好,他知道。

     畫的有多好,好在哪裡,顧為經就隻能表達出一種模糊的感受。

     美學是一種抽象的概念,每個人都有感受到美的本能。

     但能夠準确的評價美麗,理解美麗,必須需要鑒賞、觀摩一幅幅名畫所錘煉出來眼光和足夠的藝術修養。

     很多人都沒有這樣的能力, 連顧為經也不敢說自己有。

     對于那些高出自己水準太多的作品,連他也隻能在震撼中發出意義的感歎。

     就像曹老在那幅《禮佛護法圖》中,畫出菩薩睜眼的效果那一瞬間。

     顧為經感受到了一種靈魂上的顫栗。

     這種震撼是大師的感染力。

     可如果說從繪畫的專業角度,他真的理解這幅畫了麼? 他了然曹老那輕飄飄的一筆,到底透露出怎樣的功力,他明白對方内心的情感又怎樣洶湧? 這就很難準确的捕捉到。

     這就是為什麼對于書畫行業來說,專業的策展人,和藝術評論家那麼重要。

     這些人對于繪畫藝術潮流的影響力,甚至要高于畫家本人。

     連很多藝術圈的教父以及博物館、肖像館、美術館的館長,都不是畫家出身,而是專業的藝術評論家或者策展人出身。

     他們不需要會懂怎麼畫畫,隻需要懂怎麼樣欣賞畫。

     想請這些人來看畫? 五百美元? 不好意思,你瞧不起誰啊。

     麻煩至少在後面再加兩零,而且你還請不到。

     舉個更加直觀的例子,一幅美術作品就像是三體裡光滑水滴或者科幻作家克拉克筆下的比例永遠是1:4:9的月球石碑。

     而每個人觀察美的眼睛,就是科學家手中的顯微鏡。

     每個人天生的倍率有些許的不同,而随着後天的美術課程以及藝術修養的提升,你的放大倍率會變得越來越大,觀察能力會變得越來越精細。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作品,如果在你看來哪幅畫美的不可思議,就代表着畫畫者的水平超出你實在是太多。

     當然,如果你放大倍率太小,那麼也很容易看什麼畫都是差不多的,并且無法理解一些過于超前的藝術形式。

     這就是有些不走運的大師,會隐沒于塵埃的原因。

     顧為經雖然稱不上富裕,但是如果五十經驗值就能将一副作品從頭到尾,從線條到色彩的拆解,那無疑是非常值的。

     相到于随身跟着一位頂級的美術老師指點伱進步。

     他在書畫店轉了一圈,将手指按在畫廊裡的一張名叫《翠鳥鳴竹》的畫上。

     這是自己大伯收來的作品。

     此前顧為經就一直覺得這幅畫有點怪,但怎麼怪,卻說不出來。

     他抛了一個書畫鑒定術。

     下一秒鐘, 整幅畫的樣子就變了。

     懸挂在牆壁上的畫就在他的眼前迅速分解。

     翠鳥的鳥喙、臉頰、絲毛,胭脂色染出爪鈎,上百片根根清晰的尾羽…… 宣紙上的所有元素像是被農婦靈巧的雙手抽絲剝繭的春蠶,一點點被抽離分解。

     顧為經腦海中像是出現了一塊光幕。

     整幅畫的顔料用筆和線條,像是被錘子敲碎的水晶,刹那間炸裂成無數缤紛美麗的碎片。

     又再極短的時間内再次的融合。

     一道新的面闆則出現了顧為經的面前。

     【作品名:《翠鳥鳴竹》】 【中國畫技法:lv.4職業一階(3968/5000)】 【情緒:敷衍了事】 顧為經眨了眨眼睛,眼前的畫還是那幅畫,可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