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六章 雙刃劍

首頁
     “不少錢了。

    畫一幅油畫作品,慢一點的都夠畫一百幅鉛筆畫了。

    這一下子就從一個行業最底端插畫師邁入了富貴階層,真是好運。

    ” 伯伯感慨。

     “确實是好運,可也是可惜了。

    這麼好的功底,卻出道在網絡上賣插畫。

    這個偵探貓雖然出名了,但是藝術上限也就在那裡。

    十美元的網絡插畫師,這個标簽是好事,也是壞事。

    ” 老爺子拍拍顧為經的肩膀。

     “咱們家不缺養你上學的錢,缺零花錢了跟爺爺說。

    我讓你學的是人家的素描水平,不是網上賣動漫插的畫這種行為。

    你現在藝術前景一片光明,可千萬别學偵探貓着在網上賣畫賺錢。

    咱們家就指望着你将來成名成家呢,你要有人家偵探貓的本事自然也行。

     可你沒有,就你現在的水準,網上賣畫容易砸未來的招牌。

    ” 老爺子殷切的提醒道。

     “呃……好的。

    ” 顧為經默默放下飯碗。

     他知道自己爺說的是什麼意思。

     自己的理想是成為一名大畫家,不是大漫畫家,這兩者的區别可大了去了。

     如果不是提升繪畫經驗值的錢絕對不是爺爺口中的零花錢。

     自己也不會想到在網絡上賣動漫插畫。

     他到不是瞧不起插畫師。

     隻是美術也很講究圈子。

     插畫師的大量作品會客觀上極大的沖淡一個人的未來前景的市場價值。

     比如說達芬奇,雖然也有幾百幅作品在世,但是在扣除美術館,在私人藏家手中當傳家寶的。

     真正在市場上流通過的作品隻有8張。

     沒有人能說達·芬奇的素描就要比門采爾的素描強。

     但人家兩張撲克牌大小的素描畫就能賣出一千萬英鎊,這還是千禧年的一千萬英鎊。

     物以稀為貴,這是經濟學的客觀規律。

     客觀規律之所以是客觀規律,就在于它在任何行當都是有效的,即使是美術這麼感性的領域,也不例外。

     說句純粹功利點的話。

     要是達芬奇有幾萬張作品在市場上流通,每年都有十幾場專題拍賣會,他的畫畫的再好,也就不值這麼多錢了。

     而且畫家也不是飄在天空中的神仙,也有人之長情,大家講究的是一個人脈。

     為什麼老師這麼重要。

     因為大家一個師兄師弟,學長學姐,同一個畫廊的同僚,自然更喜歡彼此成全。

     不僅是亞洲,歐美的畫廊,尤其是将究血統的英國人也非常講究這個,各種職場的暗流一個不少。

     網絡廉價畫師的出身類比科學界,就是民科,最好的情況也就和科學院裡的二流學校的垃圾專業出身的科研狗一樣。

     想要評一個正教授都困難,再往上,除非你真的很牛…… 對于畫家來說,被别人當成一個插畫師,就和在演藝圈被别人當成奶油小生同理。

     在有些人眼裡,你的上限就被鎖死了。

     小李子演技那麼好,就因為是奶油小生出道,這才不受評委單位待見,陪跑了這麼多年的奧斯卡。

     藝術圈有潛規則,畫嚴肅題材的作品就像是玩古典音樂,畫插畫則像是唱口水歌的流行歌手。

     就算你張張專輯都是白金,WYN的金色大廳很難歡迎後者踏足。

     插畫究竟是藝術的一種,還是幹脆隻是被雇主雇傭的出租車司機,這個問題沒人有答案。

     可那些藝術家富豪榜頭部大畫家們幾乎沒有畫漫畫、插畫這類通俗題材出身的,到就是現實。

     流行歌手掙錢還多呢,但是插畫确實相對完全賣不出高價。

     簡·阿諾老先生已經是插畫界的泰山北鬥,單純論社會影響力并不比曹老低。

     那位伊蓮娜小姐評價依然是“花費一百萬美元約稿并不是明智的投資。

    ” 插畫界的天花闆也是插畫,上限就在那裡。

     不用說曹老,曹老目前的任何一位弟子的畫都要比簡·阿諾老爺子的畫賣的更貴。

     這就是繪畫的鄙視鍊。

     對小畫家來說自然無所謂,插畫的天畫闆再低,也不是什麼阿貓阿狗都能摸到的。

     無論是曹軒,還是簡·阿諾,在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人看來都是飄來天邊的人物。

     網絡畫家這個身份對于顧為經短期來說自然是百利而無一害,但是長遠來看,等他真正踏足藝術品市場,可能會是一柄雙刃劍。

     網上接單是一碼事,但最好不要讓别人和自己産生過多的聯想。

     “你去幹什麼?” 顧老爺子奇怪的問到。

     “哦,我去畫廊裡把我的那幅畫稿摘下來,見識了偵探貓大師級的水準,我覺得自己的作品還不夠放在畫廊裡展示。

    ” “嗯……在大師面前,有一顆謙卑的心是好事,不錯。

    ” 顧童祥老爺子表揚。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