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二章 孩子氣

首頁
    參展, 永遠是任何一名畫家的必經之路。

     畫家,至少一個相對成功的畫家人生是絕對無法脫離市場和他人認可。

     梵高式的人生稱不上幸福。

     你讓梵高生前的熟人評價他所認識的梵高,很難會把那可瘋瘋癫癫的落魄畫手和偉大的畫家聯系在一起。

     當然,人家真正的大師可能并不在乎這個。

     但是我們用一般人的世界觀來衡量,功成名就,萬人追捧肯定是每個人的人生期待。

     就算不庸俗的把藝術和市場價格畫上等号。

     這種被其他人所肯定,被觀衆所欣賞的獲得感和滿足感,是一切香車美女都所無法替代的。

     雙年展(Biennial)就是這樣的一種能夠讓畫家揚名的藝術形式。

     顧名思義,“bien-nial”(雙年的),美術雙年展就是每兩年舉辦一次的美術展覽。

     國際上,衆多雙年展都是以城市甚至是國家作為舉辦的主體,耗費重金,定期舉辦。

     它既是藝術界的盛事,也是提升國家形象和城市地位的重要活動,與奧運會,F1大獎賽這樣,是城市的一張對外的藝術名片。

     無論能否獲獎,能參加任何一個國際美術雙年展任何一個組别,對于畫家來說都是值得永遠銘記的人生裡程碑。

     評價一個畫家的作品是否值錢,一個很重要的硬性标準就是參加沒有參加過美術展。

     美術展可以分為屬于單個畫家的個人展,和大家都可以參加的主題單元展。

     雙年藝術展就是後者中最牛逼的一類。

     能參加一個正經的國際雙年展,可比自己在一個名不見經的地方開個個人小畫展強的多。

     幾乎所有當代身家億萬的知名畫家都有在各種雙年展上獲獎的經曆,隻要能參加一個有知名度的雙年展,你的畫就有一定收藏價值了,這個标準在五大洲哪裡都通用。

     新加坡獅城雙年展, 雖然比不上歐洲那些上百年曆史的老牌展覽,但也是亞洲近些年來非常重要的展覽。

     他和RB的橫濱三年展,以及魔都的雙年展齊名,獲獎作品不乏出現一些售價高達幾百萬美元的名作。

     美術雙年展每次都有專門的策展人和專門的主題,并根本展覽分為“大師(專業)組”和“業餘組”兩類,每類又分設一、二、三等獎。

     業餘組隻是叫業餘組,可并非是面向普通繪畫業餘愛好者的作品。

     它不一點都不業餘,相反參加的難度就已經高的讓人畏懼。

     業餘組有些時候又被叫做學生組,或者是青年藝術家組。

     能夠參加該組的一般都是各大美院的傑出學生,和28歲以下的優秀青年藝術家。

     在學生時代,隻有最傑出的美術生才能獲得參加業餘組别的機會。

     如清美、央美這樣國際合作機會很多的名校,獅城雙年展分配給它們的名額也不會超過一兩個。

     曹老稱呼顧為經為少年天才,可是每個能參加學生組的青年畫家無一不是少年天才。

     這就好像古代的科舉,中了秀才童生已經是十裡八鄉有名的小神童了,可惜想要做官想要參加畫展,後面還有府試、會試、殿試……一路過關斬将,碰到人除了天才,就是更加天才的對手。

     57歲大器晚成的著名畫家OlgaAiticica是法國畫廊L’artDePeindre的簽約藝術家,去年的一幅作品賣出了690萬美元。

     這樣的畫家在學生時代裡昂國際美術學院大三時依然也在校園評選中落敗,導緻無緣參加當時的巴黎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