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一章 禮佛護法圖

首頁
    加入泥銀和花青等物品,不時的筆記中就會彈出各種相應的竅門。

     當顧為經眼前的面闆上的國畫熟練度來到【中國畫:lv.3半專業(35/1000)】的時候。

     眼前的托盤裡的小小一灘的顔料已經變成了可愛的,透亮的粉青色。

     恰似漂落在水中的荷花。

     顧為經激動的拿起手中的畫筆,輕輕在調色盤裡蘸了蘸, …… 時間過的很快。

     調制顔料不僅是個技術活,也是個體力活,尤其是脫離了方便的錫管裝的現代化學試劑,完全使用古法調墨更是如此。

     但是當你看着各色的礦石顔料在自己的指揮下,彼此在調色盤中溶解,滲透,最終變為畫卷上的一抹充滿質感的色彩的時候,這種心中的滿足感和充實感也是無法用言語來解釋的。

     看着壁畫上蓮花表現出的那種花瓣将開未開,似粉似紅的質感,顧為經的心中喜歡的不得了。

     這種色彩真的美極了,僅僅憑借顔料色彩在陽光的下獨特的立體感,竟然就有一種在二維平面上畫出三維空間的感覺。

     顧為經怎麼看,怎麼滿意,看着托盤裡的未用完的顔料,甚至有一種用舌尖舔一下的沖動。

     他終于體會到了當年王羲之小朋友用饅頭沾墨水吃的感覺。

     還别說,這種運用五色五味可能真的是東夏古代文人以文載道,以畫載道,不瘋魔不成活的表現形式。

     腦海中的《摩诘手記》裡,也有王摩诘繪畫的過程,通過味覺來輔助自己調制想要顔料的記載,還在不同的礦石後面注明了味甘,味苦……等等詳細的描述。

     腦海這本手紮上大量篇幅記載了不同顔料的搭配和有關的小技巧,等待顧為經去實踐檢驗,他現在甚至有種在網絡遊戲中開寶箱的快感。

     中國畫誠然不如西洋畫家對與透視和人物肌理處理的更加科學。

     但是所謂的寫意神韻,恰恰就在這顔色的明暗的濃濃淡淡之間,變換莫測。

     他加快了自己的工作進度,迫不及待的想要嘗試更多的色彩搭配。

     【繪畫經驗值+9】 【繪畫經驗值+7】 【繪畫經驗值+5】 顧為經完成畫上色工作的速度越來越快。

     他現在最多的經驗值來自于顔料調制的過程,這也是一種對與繪畫光影色彩的學習。

     倒是上色本身,他現在已經不需要對照底稿花太多的時間進行推理和思考就知道怎麼畫才是最好的。

     至于能不能畫的好,那就隻有多加練習一條路走了。

     顧為經完成眼前的壁畫上的全部工作的時候,手表上的時間才走了半個多小時。

     他看了看手表,這個點去吃飯已經有點晚了。

     顧為經不願意幹等着下午大家一起開工。

     他尋找着分配給自己的下一組任務,酒井綱昌午休走前簽字領回來的卡片就在顧為經的口袋中。

     是編号為“No.17”的牆面。

     所有需要修複的牆面都有自己的阿拉伯數字編号,而編号為十七的牆面在更靠裡面的位置。

     顧為經拿着自己的畫筆和顔料盤往大金塔的西側走了幾分鐘,越過了幾組隔離線,終于來到了十七号牆壁之前。

     他擡起頭。

     “咦?” 這竟然是一幅有所殘缺的禮佛護法圖。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