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也曾隻當他是瘋子,不是嘛?
伱看那些每天的工作就是乘坐着私人飛機遊山玩水,或者在太平洋上價值百萬美元的私人島嶼上度假,名曰:“采風”。
大半年才畫一張畫,一張畫佳士德秋拍賣幾千萬美元的藝術家們風光無限,逍遙自在。
可這樣的人又有幾個?
他們腳下全都是成千上萬倒在這條路叫做夢想的道路上的累累白骨。
那些百分之九十的底層畫手,可能連一張好點的畫布都買不起,他們才是這個職業的真實寫照。
很多年學美術繪畫的年輕人都隻看到了這行的好,吃不了這行的苦。
最終大學時紛紛轉行,時尚雜志的封面繪圖、服裝設計、影視後期的美術調色、甚至去學土木建築……
這些固然都很好,隻是畢竟,還是離畫家這個職業,漸行漸遠。
顧童祥從業這麼多年,不是他對自己的孫子愛屋及屋,而是真沒幾個還不滿十八歲年輕人剛剛被黑社會誘之以利之後,還有這份沉穩的拿起畫筆超脫物外的靜氣。
對刻苦努力的年輕人有更多的好感,幾乎是所有上了年紀的老畫家共通的東西。
“嗯?又在畫模型?”
顧童祥老爺子又皺起了眉頭,他知道自己的孫子對空間結構的把握有一手,平常交作業或者業餘創作很喜歡畫些機械模型什麼的。
隔着玻璃,老爺子看不清顧為經現在正在畫什麼,但是茶幾上的古董車模型與角落處正在自然陰幹的油畫作業,卻看得一清二楚。
“和他說了多少遍了,沒有日複一日對于繪畫技巧的鑽研和運筆穩定度的提升。
光依靠天賦是沒有前途的。
“
老爺子心中有些生氣。
說真的,他一直覺得,自己孫子空間複現的天賦對于一個畫家,未必是好事。
不提找上門的豪哥等人。
繪畫本身也是講究流派的。
不管願不願意承認,僅在記錄現實的能力上,繪畫被現代攝影打的找不到北。
畫的太像有時也是一種缺點。
不如照相真實,又缺少畫家的靈動,完全是彙聚了兩種藝術形式的短闆。
畫的一手好照片給中世紀的教堂畫天主像搞不好能當成神迹封個聖什麼的,可現代藝術品市場上隻有撲街一條路。
那些頂端畫廊和油畫經濟人追尋的是下一個馬奈,下一個塞尚,下一個畢加索,而不是第二個畢加索。
他們會為了有前途的年輕人瘋狂的一擲千金,卻不會花一美分在拙劣的模仿者身上。
顧為經雖然對于空間的把握天賦出衆,但是繪畫的基本功力,也就隻能在同齡人中稱得上不錯。
對于青年畫家來說,隻有紮實的基本功,才是将來開山立派的基礎。
隻有一個練,這可沒有投機取巧的空間。
“應該和他好好談談了,他這個年紀正是踏實的練習基本功的日子,老老實實的學習線條,學習結構,學習色彩,決不能光躺在天賦上消磨光陰。
”
老爺子看到顧為經已經終于放下了畫筆,就重重敲了敲窗戶。
……
顧為經聽見身後傳來敲窗戶的聲音,扭頭就看見爺爺有些不爽的臉,他這才發現一邊的手機上此時有好幾個未接來電。
他打開門。
“在畫畫,彩色鉛筆畫?”
走進書畫店的顧童祥一句話都沒提光頭上門的事情,而是開門見山的問道。
“對,手感上來了……”
顧為經剛想說些什麼,就被爺爺打斷了。
“這是好事,彩色鉛筆畫是很能檢驗一個人運筆熟練度的作品。
但是,你應該盡量将專注于繪畫本身的基本功之上多下苦工。
隻是畫的像是不夠的。
你看你的這些線條……”
顧童祥拿起桌子上的畫作。
對于他這樣的老畫家眼中,想要挑出一幅畫的毛病總是不難的,尤其是顧為經這樣還沒有上正經美院的年輕學畫者的作品。
一幅畫成千上萬道筆迹,你總有疏忽的時候,或許是線段沒處理幹淨,或許是上色太厚了,或許是光線明暗不清晰。
就算是經驗豐富的老畫家,花了這麼短時間的作品,也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不出錯漏。
他低下頭,望着那幅畫看了一眼,準備挑出一些不完美的纰漏。
然後是第二眼。
然而是第三眼。
顧老爺子突然不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