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章 想去碼頭賺錢

首頁
     原來之前沈草就是和沈父生氣,才會在下雨天獨自一個人跑出去,因為大雨路滑,才摔成如今這樣。

     看着願意主動來抱自己,沈父認為沈草應該是不怪自己了。

     沈父看着自從醒來後就變得無比懂事的沈草也非常開心,隻是平時不願意表達。

     沈父花了兩天時間給沈草做了一個小推車,推車上面固定了一個闆子,可以放很多東西。

     看着做工如此精細,該有的功能全都符合的小推車,沈草再次被古代勞動人民的手藝折服。

     第二天一大早,沈草就做了滿滿一屜的菜團子。

     昨天晚上沈草問了一下物價,玉米面每鬥是二十文,粗面每鬥是二十五文,細面每鬥是三十五文,豬闆油是二十文一斤,豬肉是十五文一斤。

     沈草就把每個菜團子定價到兩文錢,畢竟它這個菜團子大部分其實是野菜做的,用到的玉米面和面粉都不多。

     雖然會用到一點兒豬油渣,但是成本算下來一個還不到一文錢,如今自己是才開始做生意,就想着薄利多銷。

     這一屜的菜團子,沈草做了二十五個,不多不少。

     因着田地裡的活不多了,沈父就讓沈慶和沈宛陪着沈草一起去了縣上碼頭。

     一來是有個伴兒,二來人多就算是發生了什麼事兒也有人及時回來報信兒。

     三人吃了飯就往縣上碼頭走去。

     一路上還遇到了同村拉牛車的馬叔,沈草問了一下價格,拉到縣城是兩文錢一個人,不貴。

     但是自己現在還沒有錢,隻能以後再說。

     三人走了一個時辰,趕在了中午前到了碼頭。

     碼頭上已經早就有人将攤子支好了,沈草他們隻能找了個角落的位置,支好自己的攤位。

     沈草如今在的這個新安縣東邊臨海,西邊臨江,坐擁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江河湖海縱橫交錯,宛如天然的水網要道。

    獨特的地理位置條件,造就了如今繁榮的碼頭經濟,碼頭上都是來往的貨船,每天搬運貨物的工人特别多。

     因此,碼頭上有很多賣吃食的小攤子。

     沈草轉了一圈,果然賣的都是些經濟實惠,頂飽的吃食,偶爾會摻雜一些肉食攤子。

     想來碼頭上的工人偶爾也會花錢犒勞自己,買上一些肉。

     沈草還碰見了同村的李嬸兒,簡單地打了聲招呼,李嬸兒聽說沈草他們也來賣吃食,眼神透露出不屑的表情。

     李嬸兒可是知道沈家如今的狀況,他家做飯是出了名的難吃,而自己這做饅頭的手藝可是深受村民的喜愛,自己這才能賺點兒錢,就他們家那連個饅頭都蒸不好的手藝,怕是一個也賣不出去。

     想到此,李嬸兒就笑了,絲毫不認為沈家能成為自己的競争對手。

     沈草這邊,已經過了吃飯的時間,他們這邊還沒開張。

     路上的人聽了沈草他們的吆喝,倒是有幾個走過來看。

     當他們看到蒸屜中的菜團子,都擺擺手,不買。

     這菜團子一看都素,下半晌還有半天的苦力活兒要幹,這玩意兒頂飽是頂飽,但不好吃啊,苦不拉幾的。

     沈草本以為自己做的菜團子今天肯定賣不出去了,沒想到居然讓她撿了個漏。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