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是陸晨力推的事,其效率都是出奇的快。
第二天上朝,例行的朝拜大禮剛剛結束,陸晨便越衆而出,揚聲道:
“陛下,新型建材已研發完成,經過天工司研讨和驗證,其正式命名為【水泥】,在使用前為粉狀,可裝袋儲存和運輸,使用時,加砂石按一定比例混配,加水攪拌,而後灌注于模具中,待其凝固後,就會如同石頭一般堅硬,若是能在其中加入類似于鐵條等堅硬之物以充作筋骨,其強度還能進一步提高……”
關于新型建材的彙報,自然是說給朝臣們聽的,畢竟女帝昨天就知道了。
然而即便如此,女帝還是聽得很認真,一副生怕放過任何細節的模樣。
而随着陸晨的講述,一衆朝臣紛紛流露出震驚之色。
新型建材…水泥?
這就搞出來了?
這麼快?立項不是才幾天嗎?
而且…加水攪拌,倒入模具,無需打磨,就能塑造成任何形狀的石材?
這…這世上當真有這麼神奇的東西?
震驚之餘,一些反應比較快的朝臣不約而同地看向陸晨身旁不遠的吳嶽。
他娘的,戶部撥款給天工司,也就這兩天的事吧,這麼快就出成果,那不就相當于戶部用十萬兩白銀就搞出了新型材料,這個光聽效果就知道必然是能大幅節約工程成本的神器?
天工司短短幾天就搞出了新型建材,那之前朝會的時候,身為戶部尚書的吳嶽要是稍微遲疑那麼一下,這潑天的财富,豈不是又得眼睜睜地看着女帝收入囊中?
現在産權歸戶部,那以後得省下多少建造的經費?甚至多生産一些,直接往外售賣,這豈不是給朝廷增加了一項财源?
一念至此,他們不由想到,要是前幾天吳嶽放棄新型建材的研發投入,泥石的專利又歸女帝,手握石炭和泥石這兩大财源,那她的内帑…将豐厚到何等地步?
雖說新型建材,也就是水泥的問世,必然會極大地降低朝廷每年在工部的支出,但少了個财源,對戶部而言依舊非常緻命。
事實證明,吳嶽在新型建材的研發上力排衆議,傾注所有的決定是對的。
石炭一事,他讓戶部損失了一大财源,但押寶泥石,又為戶部争取到了難以想象的海量财富。
甚至很可能,今年的國庫,将不會虧空!
吳尚書,英明啊!
這天工司,當真是了不得!
當然,要是當初陸晨提出組建天工司衙門的時候,吳嶽沒有哭窮,砸鍋賣鐵也要同意陸晨的主張,将天工司納入三閣六部九寺體系,那就更好了,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隻能眼睜睜地看着女帝麻袋裝錢。
内外分離,國庫和内帑互不相幹曆來都是文官集團堅持的,現在倒好,女帝的錢包越來越鼓,而國庫卻越來越空虛,在先帝時期就已經出現了虧空,妖後掌權幾年直接将虧空不斷擴大,已經到了難以填補的地步。
皇帝和朝廷分鍋吃飯後,除非皇帝願意,不然幾乎沒有大臣會打内帑的主意,因為這相當于承認自己的無能。
吳嶽顯然也想到了這一點,剛剛流露出的喜悅中,逐漸透出一股遺憾和懊悔。
陸晨繼續道:“泥石的生産工藝并不難,隻是需要大量石炭,陛下,臣請立即出資投建石炭廠和水泥廠,以每石五十錢的價格從太和縣公的封地采購石炭。
”
這話一出,瞬間便有一大批朝臣轉過頭,看向武官陣列最前方那道很少參加朝會的倩影。
眼中,很快便浮現出難以言喻的羨慕之色。
他們以前還想着,這顧思妙雖然忠勇無雙,實力不俗,但眼光堪憂,不懂得謀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