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兩百零三章 林逸

首頁
    “怎麼會這樣?” 李志平皺着眉頭,一臉不滿地道:“縣尊大人您之前不是已經發出公告,讓那些沒地的泥腿子去黑山附近的村子,填補太和縣公食邑的空缺了嗎?這都這麼久了,怎麼連四百戶都不到?” “是啊,縣尊大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一旁的豪商趙大富也皺着眉頭說道: “那些泥腿子之前全靠給我們做佃戶過活,現在我們聯合起來減地加租,肯定沒多少佃戶交得起這租子,都這樣了還不去黑山謀生?難道都指望着留在縣裡等我們降租嗎?” “他們到底要怎麼樣才肯去?”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不斷問詢。

     然而,幾乎每個人在詢問的時候,眼中卻不見多少疑惑,反而精光微閃,話中透着一絲不易覺察的試探之意。

     在中洲,但凡有點家底的人都不想成為勳貴的食邑,因為勳貴對封地有征稅權,而且是可以自由調整的,這要是成了食邑的百姓,那他們累世積累的家業,能不能保住可就說不準了。

     李永承搖頭歎氣。

     “其實也怪不得他們,畢竟黑山的情況大家都知道,那裡能種出糧食的地方實在是少之又少,而且誰也不知道大将軍為人如何,又能否讓治下百姓安居樂業,成為她食邑的百姓會受到什麼對待,這種情況下,隻要還有其他選擇,哪怕隻有一線希望,他們又豈會心甘情願地去遷往黑山?” 聽到這話,趙大富當即問道:“那怎麼辦?總不能讓我們去填補黑山的空缺吧?” 李志平稍微思索了一下。

     “縣尊大人,為了太和縣的安定,您能否再想想辦法,比如加強調派百姓的力度,或者幹脆直接下令縣裡無田者必須前往黑山。

    ” “這可不成。

    ” 李永承果斷搖頭。

     “當今聖上宅心仁厚,愛民如子,陸大人心懷蒼生,見不得窮苦百姓被欺負,而大将軍曆來和陸大人交好,要是讓她知道本官下這種命令,傳到陸大人耳邊,本官這個縣令可就做到頭了。

    ” 說到這裡,他稍微停頓了片刻,而後突然話鋒一轉。

     “不過嘛” 衆人當即面色一凜。

     重點來了! 随後隻見李永承坐直身軀,緩緩開口:“要是能夠确保前往黑山附近村落定居的百姓一段時間的生計,此事.倒也不是不可行,而且大将軍大功于朝,深受陛下信重,這要是讓她親自遴選食邑百姓,難免有些掉份,朝廷面子上也有些過不去,因此,若是條件允許,本官倒是可以酌情遷一些百姓過去,本官也的确有權決定具體指派誰,隻不過……” 說着,李永承放在桌子上的五指來回擺動,發出沉悶聲響,讓衆人不由得心底一沉。

     “這種事,面子上必須得光堂才行啊。

    ” 聽到這話,衆人頓時在心底暗罵一聲。

     兩害相權取其輕,要是佃戶們願意去黑山,他們倒也不會舍不得給點補償,多給一些也沒問題,畢竟泥腿子也沒那麼難打發。

     但這件事沒這麼簡單的。

     無知黔首好打發,這些袍服上繡着禽獸的,可不好打發。

     況且他們也不是窮苦百姓。

     李永承手裡握着指派遷往黑山的戶口名單,他可以讓窮苦百姓遷過去,也可以讓他們遷過去。

     反正他這種老油條總能找到借口。

     面子上光堂,這句話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解讀,這也就意味着有兩種結果。

     如何抉擇,就看他們接下來怎麼做了。

     李志平深吸一口氣,然後出聲問道:“敢問縣尊大人,若遷貧弱之家去黑山,官府打算如何補償被遷過去的百姓?” 李永承終于笑了。

     “陛下初掌朝政,以仁義治天下,我等朝廷命官食君之祿,擔君之憂,自然要響應陛下的号召,盡可能善待百姓……” 他先是一本正經地說了一堆漂亮話,然後才說出衆人想知道的内容: “是故,本官打算,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每個遷往黑山并且落戶的百姓,衙門給每戶送十石米面,隻要動身立馬給五鬥,剩餘的在一年内分批送過去,并且考慮到現在天氣寒冷,不見暖春,本官決定由衙門出資,在每個村落搭建一處暖房,所需材料和維持的靈石也由官府出。

    ” 這話一出,衆人當即眼神一變。

     每戶十石米面,這四百多戶,就是四千多石米面. 這厮,胃口竟然這麼大?! 要知道在鄉下,幾十斤米面可就能讨到老婆了啊! 還有靈石、秘銀等各種靈材 你他娘的怎麼不去搶?! 李永承這話聽起來處處為百姓着想,但實際操作起來,卻不一定如此,這糧食和靈材一旦落到他手裡,最後能有多少進百姓口袋,那可就不好說了。

     而且分期交付什麼的,這裡頭可以做的文章可就大了。

     不說别的,光是那防不勝防的官倉失火或者邪祟作亂,亦或者半妖襲擊,就足夠給朝廷和百姓一個交待了。

     “縣尊大人.” 趙大富有些遲疑地道:“這是不是太多了點?十石米面,都夠一戶人家七八個月口糧了。

    ” 李志平接過話茬說道:“縣尊大人,您一心為民的初心是好的,但是凡事都有個度,官府過于厚待百姓,很可能會助長那些無知黔首的惰性,反正就算不幹活,官府也會救濟他們,會有這種念頭的刁民絕對不會少。

    ” “常言道,升米恩鬥米仇,官府救濟百姓,幫他們克服時艱雖然無可厚非,但官府不可能一直管這麼多人的吃喝拉撒,等到承諾的米面發完,官府一旦停止發糧,他們肯定會心生怨恨,甚至引起動亂,所以,就算要發糧,也不該發這麼多,望大人三思。

    ” 這話聽起來是在勸谏李永承不要意氣用事,要考慮實際情況,但本質上,卻隻是單純的讨價還價罷了。

     在場的,幾乎全都是人精。

     無論是縣尊李永承,還是李志平這種小世家的家主,亦或者是趙大富背後有靠山的豪商,全都不是省油的燈。

     在商談一些特殊的事态的時候,這些人精自然不會像在菜市場的攤販和顧客那般直來直往。

     “哦?” 李永承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