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零一章 蘇凝

首頁
    了。

    ” 身為都察院左都禦史,公務本就繁忙,且幾乎全由方平一人處理,因此他現在簡直忙得腳不沾地,今天要不是愛徒過來,他估計一天都得待在衙署,直到紫極城宮門落鎖他才會回府。

     能在陸府待半個時辰已經是極限了。

     況且他對格物之道雖然不能說一竅不通,但也隻是略懂皮毛,對陸晨和蘇凝接下來的話題也沒什麼興趣。

     他的目的隻是帶愛徒過來認個門,幫蘇凝跟陸晨說幾句話而已,現在目的達到,他自然沒必要再留在這裡。

     陸晨客套性的挽留了一下,然後便親自送方平離開。

     方平走後,陸晨和蘇凝便回到客廳。

     “來人,上茶。

    ” 陸晨朝外面呼喚一聲,而後看着蘇凝。

     而被他這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人物注視着,即便沒有方平在場,蘇凝卻也沒有流露出絲毫怯色,面色如常。

     “蘇姑娘。

    ” 陸晨緩緩開口:“本官有些好奇,你鑽研格物之道多年,可有格出什麼道理和天地規律來?” 見他一開口便是正事,蘇凝臉上逐漸流露出黯然之色。

     “回大人話,草民雖專精格物之道十五載,而且時常和不少志同道合的道友探讨格物之道中隐藏着的天地至理,但由于一直不得其法,收獲和成果雖然不是沒有,但卻寥寥無幾,否則草民也不會在天元境蹉跎多年。

    ” 聞言,陸晨頓時心裡有數了。

     而在聽到她說她還有不少格物之道的道友,他不禁心中一動,這姑娘貌似還能給他帶來點意外之喜啊…… “格物之道的确有不少法門,頗為講究,若是不得其法,确實難有寸進。

    ” 稍微思考了一下後,陸晨先是點了點頭,認同了蘇凝的說法,接着又問道:“敢問蘇姑娘,你和你的道友們平時如何格物?格什麼物?用的是什麼方式格物?” 陸晨一連幾問,蘇凝不禁怔了怔。

     她下意識地反問道: “陸大人,你也是專精格物之道的修士嗎?” 能夠如此自然地問出這種問題的人,幾乎就隻有她那些專精格物之道的同道中人,所以在聽到陸晨這麼問後,她便下意識地以為陸晨跟她一樣。

     然而陸晨卻是搖了搖頭。

     “本官所修者,乃是濟世之道。

    ” 聽到這個回答,蘇凝頓時反應過來,腦子裡浮現出跟陸晨有關的傳聞和師尊對他的評價。

     聽說這位陸晨陸相公不僅膽識過人,忠勇無雙,而且學究天人,通曉百道,連當今聖上都在他的教誨下接連突破,這樣的人,又怎會專精一個在世人看來和奇技淫巧挂鈎的小道呢? “隻不過。

    ” 陸晨再次開口。

     “對本官而言,任何能夠造福蒼生,利于國家的道,都是濟世之道的一種,都應該得到應有的重視,所以本官對格物之道也頗有研究,若是蘇姑娘不嫌棄的話,本官倒是想與蘇姑娘探讨一二。

    ” 蘇凝頓時了然。

     她倒是沒有懷疑陸晨的話。

     畢竟她之所以入京,就是因為陸晨想要開發石炭的價值,讓其從一無是處的廢物變廢為寶,變成能夠取代木炭的取暖燒火之物,一定程度上解決百姓缺衣受寒,甚至凍斃街頭的問題。

     順便增加國庫…額,不對,是增加内帑的收入。

     想通這一點後,蘇凝也就不再糾結,大大方方地回答陸晨方才的問題:“回陸大人話,我等格物,重在一個【觀】字。

    ” 觀? 看? 就這? 這也太樸實無華了吧? 陸晨被她的回答給整得有些不會了。

     “敢問蘇姑娘,這觀字,可是觀看、觀察之意?” “正是。

    ” 蘇凝微微颔首。

     “我等認為,既然世間存在某種客觀的,實存的,能夠解釋世界運作的知識,若要獲得這種知識,就應當提煉理性,克制欲望,耐心觀察,一心求索,如此方可理解萬事萬物中所蘊含的天地至理,所以我等每次格物,都是澄明本心,一刻不停地觀察所格之物的變化,以求找到其中的規律。

    ” 陸晨有種微妙的感覺。

     “比如說?” 蘇凝道:“比如,格竹,草民在收到師尊的來信前,一直在家中觀察竹子的變化,從竹筍破土到節節生長,草民一直在一旁觀察,幾乎沒有一刻松懈。

    ” 聽到這話,陸晨頓時嘴角一抽。

     …………… 就在陸晨感慨古人的樸素的時候,臨時定遠侯府上。

     “爹,新元大典剛結束不久,您為何不在京城多待幾天。

    ” 顧思妙有些不舍地看着面前的父親。

     “反正南皮也沒什麼事需要爹您親自回去處理。

    ” 見女兒挽留自己,顧彥明那嚴肅無比的國字臉上,頓時流露出一絲笑意。

     “不了,京中事了,也是時候該回去了。

    ” 他輕撫長須,笑道:“而且你現在身為神武大将軍,超品武官,掌京畿之地兵馬事,前程似錦,公務繁忙無比,爹可不能耽擱你的前程。

    ” “而且陛下對你如此信重,你可不能辜負陛下的信任,萬事當以朝廷為主,精忠報國,莫要分心家中之事。

    ” 他不厭其煩地交待着,一如小時候教導她要忠君報國一般。

     聞言,顧思妙隻好點點頭。

     “對了,妙兒。

    ” 一旁的趙氏突然想起了什麼,對顧思妙問道:“你去太和縣選封地食邑了嗎?” 頓了頓,不等顧思妙回答,她便自顧自地道:“娘跟你說,這封地和食邑之事可千萬馬虎不得,這可是關于子孫後代的大事,可得仔細調查,務必選一處富戶多的地方作為封地,不然” 然而沒等她說完,顧思妙便面無表情地道:“娘親,我已經選好封地了。

    ” 趙氏微微一愣。

     “選了?這麼快?什麼時候的事?” “就這幾天。

    ” 趙氏忙接着問道:“妙兒,你選了哪裡?” 那太和縣她了解過,雖然貧瘠之地不少,但也并非沒有好地,富戶也是有的,隻要選好了地方,或者說隻要選遠離黑山的地區,子孫後代還是有保障的。

     面對母親的追問,顧思妙毫不猶豫地說出來一個地名: “孩兒選了黑山。

    ” 過兩天搞完離職手續,到時候開始加更 (本章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