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滅靈體

首頁
    ,使得她對人心極為敏感,從那些百姓的眼神,她本能地感受到了一股别樣的生機。

     這時,光幕中的柴紅玉直接開門見山地問道:“縣尊大人,您不在縣衙好好待着,為何要屈尊來此,做這些粗鄙之事?” “哦,這個啊。

    ” 大漢放下手中的鋤頭,毫不猶豫地道: “縣衙裡沒什麼要事,現在春耕在即,聽說一些地方勞動力緊缺,可能幹不完活,耽擱春耕,某就帶人過來,看看能不能幫上什麼忙。

    ” 柴紅玉沉默了一會,又問:“可是大人您是一縣之尊,親自下田……” “這有什麼?” 男人不以為然。

     “陸先生說了,人生在世,必須擺正自己的位置,把自己職責範圍内該做的事做好,如此才能無愧于心,昂首挺胸立身于天地之間,而一縣父母官要做的,就是為當地百姓謀福。

    ” 頓了頓,他又道:“某是個粗人,不懂什麼大道理,也不像那些文曲星下凡的修士那般,滿肚子墨水,胸有萬策,某隻知道,既然當了這個父母官,就要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既然百姓缺勞動力,某就過來幫他們做些力所能及之事。

    ” 聞言,柴紅玉愣了好一會。

     “柴姑娘若是沒什麼事,某就先忙了。

    ” 柴紅玉頓時反應了過來,朝他拱了拱手。

     這段記憶到此結束。

     而這段畫面中,柴紅玉在聽到那虎背熊腰的縣尊的回答後,會是什麼感受,那就隻有此時正在施展搜魂之術的陸晨知道了。

     緊接着,下一段記憶再次浮現。

     這次光幕中的畫面,變成了熙熙攘攘的縣城。

     雖然沒有身形魁梧的壯漢縣令,也沒有穿着官袍的縣尊在幹粗活,但這次的場景卻依舊十分詭異。

     比如說,這個明顯隻是個小縣城的人流,竟然不比府城的差多少! 并不算寬敞的街道兩側,每隔半丈就有一個商販在吆喝叫賣,他們面前擺着各種商品,首飾、鍋碗瓢盆、糖人、胭脂、油傘等等應有盡有,沿途還有不少各地特色小吃。

     這些小吃店裡面坐滿了人,門口也排着長隊,但卻沒有鬧起來,雖然有些不耐煩,但還是耐着性子在原地等候,期間時不時有店小二端着茶水出來,一邊遞給他們一邊陪着笑,消解他們的不耐煩。

     而最令人在意的,卻是在街角處,一個個既不擺各種零碎東西,也不擺吃食,隻放着一張寫着“招工”兩個大字的橫幅的桌子。

     “來來來,都來看看,李員外招工,月錢兩貫,上六休一,包一餐吃食!” “王員外菩薩心腸,願為平縣窮苦百姓慷慨解囊,隻需在城西王氏布坊上工一月,就能拿到足夠一戶人家一季用度,感興趣的速來,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延平碼頭招力夫二十位,每月五百錢保底,多勞多得,包一餐吃食,要求身強體壯,吃苦耐勞……” “……” 不少衣服打着補丁的百姓被這些吆喝聲所吸引,朝招工處彙聚。

     顯然,比起花錢,他們對賺錢更感興趣。

     一衆百姓面帶希冀,紛紛朝招工的人詢問起來,不多時便紛紛簽下契約。

     緊接着,在确定接受雇傭以後,招工的人竟然從桌子下拿出一小袋米和一百錢交給準備上工的百姓,然後在對方一臉驚喜的目光中,笑着說這是新任縣令方大人下的政令,所有在平縣做生意的人,在招到工人後,必須給對方一些錢糧作為安家費。

     柴紅玉就這麼靜靜地看着那些百姓對招工處的人千恩萬謝,然後歡天喜地地拿着一小袋錢糧離開。

     看到這一幕,朝臣們反應不一。

     錢益謙等人自然是不屑一顧,認為一縣之地商事過重,不是什麼好事,其縣令肯定是個在黃白之物中失了心智的庸官,到時候定要參他一本。

     而劉東陽和方平、蕭韻等人卻是一臉沉思。

     這時,光幕中的畫面一閃,而後突然出現讓所有人感到有些熟悉的一幕。

     隻見平縣的縣衙門口,一個身着縣尊袍服、英俊得有些不像話的年輕人對一個身着錦衣、大腹便便的中年商人拱手,一臉笑意地送對方離開。

     沒錯,就是當初葉晟狀告陸晨的門生在各縣為非作歹的留影符中的畫面。

     而現在,那張留影符的後續,就這麼展現在了衆人眼前。

     柴紅玉走了過去。

     “方大人。

    ” 她自然知道方玉,畢竟當初救下溝兒村的時候,方玉就答應過要給她這個義士一筆賞錢作為獎勵。

     隻不過她一直沒去平縣衙門要而已。

     “是你啊,柴姑娘。

    ” 方玉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然後輕聲道:“柴姑娘可是來領賞錢的?” “不是,在下是有一事不明,想求方大人為在下解惑。

    ” “柴姑娘言重了,你可是溝兒村數百名村民的救命恩人,身為他們的父母官,算下來,你也是本官的恩人呢,姑娘有什麼想問的,直接問就是了,本官一定知無不言。

    ” 柴紅玉微微颔首,然後像之前那樣,開門見山地問道: “方大人,在下記得,當官的貌似都不喜歡跟商人打交道,對商賈之事很是鄙夷,您和商人走得這麼近,就不怕傳出去,被同僚恥笑嗎?” 方玉聳了聳肩。

     “無所謂,他們想笑就笑吧,反正本官本就不打算和他們打交道。

    ” 沉默了片刻,柴紅玉接着問道:“大人您為何要在縣城大行商賈之道?” 方玉毫不猶豫地道:“因為商道能惠及百姓。

    ” 聽到這似曾相識的回答,柴紅玉不禁愣了一下。

     “可是陸總督的教誨?” “嗯。

    ” 方玉點了點頭,提到陸晨,他的眼中逐漸流露出崇敬之色。

     “陸大人曾有言,為官者理當追求大道至理,而這大千世界雖道法無數,但隻要是有利于民、能夠造福的道,無論是商賈之道還是格物之道,亦或者是醫道、膳食之道,通通都是大道。

    ” “本官不才,除了聖道和武道以外,能拿得出手的,就隻有商賈之道了.” 柴紅玉頓時了然。

     平縣之行結束後,柴紅玉又接着去往另外幾個縣城,幾乎每個縣城,她都看到了這些受過陸晨言傳身教,自稱陸晨門生的代理縣令,在用自己那向來被修士所輕視的小道為當地的百姓謀福。

     而禹州各縣,也在他們那與當今主流格格不入的施政方略中,正一點一點地向着她心目中的盛世方向發生改變。

     總算是忙完月末工作了,明天恢複正常更新 (本章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