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二章 驚喜

首頁
    “可陛下若是一直這樣不計後果地寵信于他,我等豈不是隻能眼睜睜地看着那厮胡作非為?” 兵部左侍郎唐越皺着眉,一臉陰郁地道: “顔閣老,那陸晨可是一個死腦筋,根本沒有任何大局觀,做人做事隻憑自己那點可笑的學識和喜好善惡,而且從來不顧後果,就像這次,他竟然擺明車馬地支持聖王改制!” “誰不知道太祖鴻武皇帝立下的供養宗室的國策給朝廷帶來了巨大的财政壓力,但這種問題隻要想方設法增加國庫的收入不就好了?何必如此大刀闊斧地改制?” “現在戶部的财政壓力是小了,但新制所帶來的問題卻比财政問題嚴重無數倍,這大夏的天下終究是由皇帝和修士共治,如今新制一出,百姓固然是安穩了,但卻導緻修士逐漸與朝廷離心離德,一旦到了那種地步,大夏必然會有傾覆之禍,我等永初朝臣定會成為大夏朝的千古罪人!” 提到新制,他突然重重地歎了口氣。

     “大夏的百姓很苦,這一點誰都清楚,但大夏的根本和未來皆在于修士,再怎麼苦也不能苦了修士,至于百姓,那些連靈根都沒有的黔首難道還能翻天不成?隻要修士心向朝廷,他們永遠都成不了什麼氣候,根本不足為慮。

    ” “為了百姓而犧牲修士的利益,本就是本末倒置,那陸晨連這麼簡單的道理都不懂,卻身居高位,備受陛下寵信,如今還蠱惑了陛下,若是任由他這麼肆意妄為下去,我大夏千年社稷,定會毀于其手!” 此話一出,衆人頓時默然。

     在座的,無不是如今身居高位的有識之士。

     陸晨之害,不用唐越提醒,他們也知道得一清二楚。

     官場容不得如此另類的存在,否則這永初朝堂将永無甯日。

     如今就已經有這個苗頭了。

     但是皇帝一門心思寵幸于他,根本聽不進勸,他們又能怎麼辦呢? 錯過這次天賜良機,他們今後還能有機會扳倒這個禍害嗎? 片刻後,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看向顔松。

     “稍安勿躁。

    ” 顔松依舊是一副氣定神閑的模樣,甚至還有閑暇教誨衆人。

     “諸位可都是謀國之臣,有識之士,怎能如此急躁?須知音律分高低,弓弦有張弛,諸位想要為國除害的初心是好的,但還須注意節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否則就會留下破綻,最終事與願違。

    ” “急,則生變啊。

    ” 唐越深吸一口氣,然後朝顔松拱了拱手。

     “多謝閣老教誨,下官是有些急躁了。

    ” “呵呵。

    ” 顔松很是和藹地輕笑了一下。

     “諸位實在沒必要如此急切,如今的形勢,對于諸位而言,還是相當有利的。

    ” 聽到這話,衆人不由得眼前一亮。

     鄭忠拱手道:“請顔閣老明言。

    ” “嗯。

    ” 顔松微微颔首,然後不急不緩地道: “其實這件事,打從陳都禦史拿出回溯靈石開始,陸晨的下場就已經注定了。

    ” “無論陛下是否認可陸晨的罪行,陸晨與柴紅玉這個反賊大将關系匪淺都是顯而易見的事實,有回溯影像這等鐵證在手,還有禹州義士現身說法,再加上一些佐證,陸晨百口莫辯,陛下再怎麼強勢,也不可能堵得住天下無數臣民的悠悠衆口。

    ” 聞言,衆人頓時陷入沉思。

     片刻後,顔松又道:“大夏的朝堂,終究是容不下反賊的,隻要陛下顧念祖宗傳下來的江山社稷,在乎朝廷的威信,在意國法的尊嚴,哪怕她再怎麼寵信陸晨,也不得不妥協。

    ” “而諸位要做的,就是聚勢。

    ” 聚勢…… 在座的都是人精,顔松這麼一說,他們很快便反應了過來,眼中精光閃爍。

     “等到大勢一起,到那時候,除非那柴紅玉不要命了,親自現身自投羅網,并且為陸晨證明清白,否則,任何人都救不了陸晨。

    ” 顔松很是輕松地說着,右手依舊很有節奏地在太師椅的扶手上輕輕敲打着,一副氣定神閑的模樣。

     “但這一線生機,根本就不可能出現,不是麼?” 話音一落,文淵閣内頓時響起了輕快的笑聲。

     …………… 禹州,平縣。

     縣衙門口。

     “方大人請留步。

    ” 一個身着錦衣、大腹便便的商人朝面前身着縣尊袍服,一臉和善的方玉拱了拱手,很是謙卑地道: “大人送到這裡已是折煞小人,要是再送,小人可就承受不起了,要是讓同行知道,他們肯定會戳小人脊梁骨的!” 頓了頓,他又道:“方大人您不僅為我等外地商人進入平縣打通脈絡,讓我等不至于被本地奸商打壓,還制定了種種政令便于我等行商的政令,恩重至此,我等本就欠大人一個天大的人情,還未有報答之機,又怎當得起大人您如此禮遇?” 方玉微微一笑。

     “蘇員外言重了。

    ” 說着,他倒是沒有再往前,而是原地駐足。

     “當初本官上任之時,平縣民生凋敝,縣内破舊不堪,府庫空虛異常,地方豪商為富不仁擡高物價,豪族士紳坐視百姓饑寒交迫,凍斃于路邊,若非爾等過往義商慷慨解囊,協助官府救助百姓,并且在平縣置業,招募人手,讓百姓有了不少活路,平縣也不會有如今這麼好的局面。

    ” “任何為平縣的發展作出貢獻的人,都值得本官尊敬禮遇。

    ” 聽到這話,蘇有财不禁想起當初自己來到平縣,準備第二天前往對外來客商打壓沒那麼嚴重的隋州做生意的時候,第一次看到方玉時,他穿着七品縣令的官服在各處客棧打轉,親自上門與一個個路過的商人洽談,極盡誠意地邀請他們來平縣發展,并開出一個個對他們相當有利的條件時的光景。

     說真的,他活了大半輩子,還是第一次看到對他們商人如此真誠,對當地百姓如此掏心掏肺的朝廷命官。

     而且這方縣令還不是空手套白狼,隻說些大道理和空話讓他們掏銀子,而是真的給了能讓他們心動的回報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