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濃夜色下,偌大的洛京一片寂靜。
紫極城中。
所有衙署的公房此時已是漆黑一片,然而紫宸殿中卻依舊燈火通明。
身着龍袍的女帝靠着龍椅的椅背,目光炯炯地注視着面前留影石中投影出來的景象。
隻見影像中,兩個中年男人把酒言歡,正是才散去不久的胡岩和王立誠。
不知過了多久,随着王立誠告辭離開,留影石中的影像戛然而止。
“幾百兩銀子一壇的玉液美酒如同喝水一樣豪飲,朕的臣子果然豪氣幹雲,氣度非凡啊。
”
影像消失的瞬間,女帝朱唇輕啟,聲音中卻充斥着陣陣寒意。
“一萬兩銀子,一縣之地一季稅收,說給就給,朕的子民如今竟然如此富足,當真是讓朕大開眼界。
”
“而且恩推一事,朕如果沒記錯的話,曆來都是于國朝有功之人的後代子孫才有資格得到的恩典,由禮部全權負責,為何胡岩一介刑部郎官可以插足其中?”
一句句靈魂提問在紫宸殿中回響。
然而此時卻沒有人可以回答她的質問。
滄溟聖王如今并不在紫極城中,偌大的紫宸殿内,除了女帝之外,就隻有一個身着黑色的夜行衣的蒙面人,正是方才一直監視胡岩的玄極衛。
從那凹凸有緻的身形,便可以判斷出,她是一名女子。
此時的她正半跪在地上,紋絲不動,不發一言,整個人透着一絲幹練的氣質。
她的呼吸極為平穩,平穩到幾乎不會引起周圍無處不在的靈氣波動,讓人完全感知不到她的存在。
這是隻有達到一流武者才能掌握的特殊呼吸法,也是監視修為高深的修士的基本法門。
監視朝臣這種事,皇帝一般是不會做的。
在大夏,隻有成為修者才有機會當官,士農工商中的士,指的就是修者中的修士。
修者是通過吸納天地靈氣淬煉自身,以此獲得超凡偉力的存在,也是修士和武者的統稱。
除了苦修之外,修者要想突破,就必須悟道。
而悟道的前提,是有自己的道,然後才是“大勢”“機緣”等悟道的關鍵。
大道萬千。
無論是主流的聖賢之道、武道,還是另辟蹊徑的詩詞之道,亦或者是數算之道、醫道、格物之道、天星之道、烹饪之道、商賈之道等小道,都能築下道基,踏入求道的漫漫長路。
每個修者都可以選擇自己的道,築基以後也能多道并行。
不過大道雖衆,各有不同,但修者根據靈力的運用方向,卻大體上隻有修士和武者之分。
前者重法,後者重功。
前者修神,後者煉體。
而修士之所以備受尊敬,是因為其能夠以自身浩然之氣調和陰陽五行,在某種程度影響一個地方的靈氣,降低靈氣聚集形成毀滅性靈災的風險,其存在有利于天下萬民。
而且修士雖然精通術法,但肉體力量并不強,隻比肉體凡胎的百姓強一點,相對來說比武者好掌控得多,其存在自身對掌權者也相對有利,并不像武者那般有着凡俗難制的體魄,能用強橫的武功大行天下。
隻不過修士大多對靈氣波動比較敏感,修為越高的修士越是如此,因此監視起來并不容易。
而能夠入朝為官的修士,基本都不會太弱,要想監視,至少得派身手不凡的一流武者。
一流武者可不是大白菜,即便是滄溟軍中最精銳的玄武衛,也隻有寥寥百來個,其中有一部分還被派去保護陸晨了。
如果不是因為陸晨申請重審夏言一案,而胡岩又剛好是刑部荊襄淸吏司郎官,負責此案的各種卷宗歸整審理,女帝壓根不會注意到這個人,更不會動用珍貴的一流武者監視一個五品小官。
卻沒想到這個向來頗有清名,在太後上台之前每次京察都能拿到不錯的考評,一路從主事升任到如今的刑部郎中的“好官”,内裡竟是如此的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