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八章 為官之道

首頁
    繼趙太後倒台以後,又一場官場地震,就這麼毫無征兆地爆發了。

     包括汪直這個正二品高官在内,所有前往皇極門的官員被玄武衛全部拿下,連同家眷一起盡數押送天牢,和之前被抓的太後黨羽隔欄相望。

     一時間,天牢竟變得人滿為患。

     問罪,抄家,拿人,羁押,玄武衛在女帝的指派下不斷在洛京城中四處穿梭。

     前幾天趙太後剛剛倒台時的一幕再一次上演。

     誰都沒能想到,那個不被任何人看好的傀儡皇帝,竟然才是推翻趙太後統治的真正推手。

     而滄溟聖王隻是她手中的刀而已。

     而且這把刀還被她當成了試金石,用來試探群臣的反應。

     結果很明顯。

     除了陸晨以外,幾乎所有人都沒能完全通過她的試煉。

     當然,部分朝臣拿不到滿分,拿個及格還是沒問題的。

     諸如蕭韻等沒有響應李正的号召前往皇極門迎奉聖王的朝臣,雖然不似陸晨那般對女帝死心塌地,但到底還有身為修者的良知和作為大夏朝臣的本分,還是可用之人。

     或者說他們才是女帝想要分辨出的良臣。

     陸晨則是超出期待的意外之喜。

     因此陸晨這種可遇不可求的忠貞之臣固然難能可貴,但那些恪守本分的良臣也并不是不能用。

     隻是芥蒂在所難免,不可能像對陸晨那樣可以毫無保留地信重罷了。

     接連兩次巨變,朝堂上的官員少了近半,空出大量缺額,就連三閣大印都空了兩個,整個大夏中樞行政機構幾乎癱瘓。

     官員選任成了當前最緊要之事。

     其他的,諸如安撫人心、收拾殘局、追殺太後黨羽、清除殘黨、整肅朝堂、穩定邊境等等事務也需盡快處理,以便穩固統治。

     于是,在皇極門之事結束後,女帝便投入了繁雜無比的政務之中。

     有姜承道所掌握的滄溟軍的鼎力支持,女帝的權力過渡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平穩的。

     雖然誰都不知道數萬年幾乎從不幹涉中洲王朝内政的聖王為何會打破慣例,不遠萬裡趕來幫助女帝奪回身為皇帝的無上權力,但無論是什麼原因,隻要聖王力挺女帝,女帝的地位就無可動搖。

     哪怕她現在除了陸晨以外,沒有任何班底也一樣。

     聖王之力,就是如此霸道,完全不講道理。

     忙碌中的女帝暫時還無暇顧及陸晨,隻是發出蓋有大印的通告,言明此次除去為禍朝綱的妖後,滄溟聖王當為首功,在着重褒獎大功于朝的姜承道的同時,也不吝對陸晨的誇耀。

     甚至将其比作上古時期的萬古名臣,對他予以極高的肯定,言語中滿是贊揚,所用筆墨竟不比聖王少多少。

     當然,那些在皇極門之事中選擇閉門不出,既不迎奉聖王也不入宮保護女帝的朝臣,通告中也用寥寥幾筆稍微誇獎了一下。

     畢竟,不管他們是出于故作清高待價而沽的目的,還是心懷良知不願屈從,既然他們明面上都沒有背棄大夏,那麼,即便他們有罪,也罪不至死,而且現在是用人之際,也沒必要對他們苛責太多。

     事實上,要不是有陸晨這顆耀眼得離譜的珠玉在前,女帝為了大局考慮,大抵還是會多誇獎他們幾句的,比爛嘛,他們再怎麼樣,也比那些迫不及待地去皇極門迎奉“新皇”的朝臣好多了。

     但有陸晨在,相比起來他們的表現實在太過遜色,在女帝心中自然也就無法跟陸晨相提并論,稍微誇他們幾句已經算是她顧全大局的結果了。

     這則相當于為此次事件定性的公告一出,那些沒有參與皇極門之事的朝臣們頓時松了口氣,而後同時将注意力放在了公告裡被那個女帝大肆贊揚的名字上面。

     此前無論是敬佩,還是鄙視陸晨的人,此時都隻有一個念頭: 此子簡在帝心,今後定然前程似錦,前途無量,絕不可以等閑視之! 一些心思活絡的朝臣甚至已經開始打聽陸晨的過往、喜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