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我沒有保護好你們,是我失職。
你們送來的東西,我不能收。
”
劉章拒絕了他們的好意,作為朝廷命官,不能收百姓的東西。
不太确定其中有沒有其他地方關的指使,百姓們可能是單純的感謝。
“明府君為了我們,肯定請求敵軍手下留情,多謝明府君。
”
他們對劉章感激不盡,紛紛把自己帶來的東西奉上。
“你們還是帶回去吧,你們也不容易。
”
劉章還是拒絕收下他們送來的東西,這些百姓确實過得不容易。
趙豐擔心這些百姓之中有人受到各地縣令指使,若是收下了他們送來的東西。
那些縣令就有借口彈劾劉章收百姓的東西,那就是貪污了。
也許是想多了,可事情就是很複雜,不得不謹慎處理。
“老師,這些東西可不能收。
你身為敦煌郡太守,要做清廉表率,更不能讓一些人抓住把柄。
”
陳邺在劉章耳邊小聲說着,百姓送來的這些東西,确實不值錢。
可有些人會大做文章,陷劉章于不義。
“你們若是有困難,向當地官員提出來。
讓他們告訴我,你們帶着這些東西回去吧,不要耽誤了自己的事。
”
劉章勸他們離開,一場大戰過後,各城需要恢複。
百姓也需要安撫,要做的事真的很多。
“我奉陛下之命,來敦煌君管理。
所做的一切不求你們回報,大家回去安居樂業。
”
不管有沒有人利用他們,劉章也清楚該做什麼。
不是瞧不起百姓帶來的當地特産,而是他真不需要。
“我可以向你們保證,未來幾個月。
下國不會再來犯,我并沒有跟他們達成不可告人的協議。
”
周圍的百姓對他的話深信不疑,他身為敦煌郡太守,确實有這個資格跟對方談判。
“你們回去吧,你們的家鄉也遭到夏軍的破壞,接下來重建家園。
”
百姓們聽了劉章的話,陸續離開了敦煌城。
劉章松了一口氣,還好這些百姓沒有鬧起來。
有不少百姓确實受人指使,給劉章送東西表示感謝。
隻要他收下東西,那就彈劾他公然收百姓的東西,而且有強迫之嫌。
朝廷不會不管的,各縣官員受到的處罰也會很輕。
劉章識破了他們的那些官員的小伎倆,讓他們的計劃沒有得逞。
“肯定有人暗中指使,就是想陷害老師。
”
趙豐越想越氣,這些官員太可惡了。
如果不是敦煌城衆将士拼死一戰,其他縣城的損失會更大。
真希望夏軍把那些官員殺了,也省得他們找麻煩。
“你們也看到了一些人的險惡,我與他們無恩怨。
為了自己的利益,用手段陷害我。
”
劉章不會輕易放過他們,他要向劉策上奏疏,彈劾敦煌郡各縣官員。
如果他們一開始沒想着談何劉章,也就不會自食惡果。
劉章帶着孫尚他們返回城内,親自寫奏疏,并派人送到長安。
另外,把敦煌郡各縣官員召集到敦煌城,有話要對他們說。
“我已經寫了奏疏給陛下,明天我把他們召集過來。
我倒要問問他們是怎麼防守各城的?”
劉章可不是好欺負的,朝廷那邊還沒有責怪下來。
他就以太守的身份問責這些官員,讓他們給個合理的解釋。
于是派人去了各縣,把縣令、縣丞、縣尉叫過來問話,了解一下各縣的情況。